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影片中的主人公方枪枪,一个梳着小辫子来到幼儿园的孩子,他那高墙里孤独的小小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面对规则与惩罚的渴望和挣扎,一种在集体规则下被遗弃的孤独和悲哀。这个定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故事,让我们有了某种警觉:如今的幼儿园,在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方枪枪似的孩子,在集体规则的严密运转下孤独地徘徊?  相似文献   

2.
走出孤独 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的手里拿着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一个双耳失聪的孩子来说,孤独似乎是他的宿命。  相似文献   

3.
严阳 《广西教育》2006,(7A):10-10
当今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困惑也许就是孤独,他们缺少与人、与同龄人交往乃至娱乐的机会,只能把自己的情感、精力、时间倾注到网络和电视上。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孤独?有关专家提出: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结识同龄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社会和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走向户外,走出孤独。对于社会来说,应该为孩子参加各类户外活动创造必要的备件,如完善社区文化与体育运动设施等。  相似文献   

4.
心海片羽     
心海片羽冬日主题:写在孩子心境上的孤独主持人的话:孩子的孤独犹如一泓静静的碧水,倘若将热情和呼唤投入其中,便会泛起激荡的浪花;然而,碧水的宁静未必不美,关键在于你的理解与选择。──林耀升爸爸:不知不觉中,我在您的呵护下长大了,可是我觉得长大是一种错误...  相似文献   

5.
学会合作     
《小学生》2005,(12):40-43
我的烦恼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喜欢一个人玩,很少和小朋友聚在一起。同学们做游戏自愿组合,我总是被抛在一边,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在学校,我常常是一个人埋头学习,回了家,大门一关,又是我一个人写作业,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讨论、请教,自己苦思冥想,特别孤独。时间长了,我觉得学习真没意思。  相似文献   

6.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过,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与伙伴玩耍的家长只有37.9%,经常一个人玩的孩子达46.7%;14.8%的孩子"没有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孩子没有玩伴,会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这些孩子走出"伙伴危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我家孩子6岁了。平时父母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我们只有周末有时间。我发现我家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太孤独了。平时他也不爱讲话,在家里只是看电视。怎样才能让他不那么孤独?  相似文献   

8.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如孩子孤独的问题就很有典型性。1.独生子女孤独吗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往往会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备受长辈的关心和宠爱,似乎不应该有孤独的体验,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中国妇女报》的一份家庭问卷显示,“孩子没有伙伴”为当今家教十大难题之一。该报告还称,14.8%的孩子自述“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可见,独生子女的孤独问题较为普遍。2.孤独的由来首先,缺少天然同伴(兄弟姐妹)的交往。同伴…  相似文献   

9.
【题记】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孤独地留下,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这个被称为"草样年华"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双翼下生活和学习的?在广昌二小,也有着这样一个孤单的群体,这些缺失父母温暖的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着,他们变得不再孤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广昌二小,走进这些留守儿童中间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0.
孤独的人在孤独中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回去的路,只有原点和终点遥遥相望.梦在遥远和咫尺之间徘徊.我看到刻在心弦上的记忆在慢慢散开,一种叫刻骨铭心的感觉如潮水般向我袭来--梅是一个孤独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郭宁 《家庭教育》2011,(4):34-35
男孩小杰的烦恼 对一个孩子来说,能否与同龄人正常交往,不仅仅是有没有人愿意跟他玩的问题。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交往能力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能否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衡量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某个孩子不能与同龄人正常交往,就会存在孤独、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消除,就会对其心理状况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走的感觉,我喜欢边走边想的感觉。这是一个崇尚孤独的年代,但其实很少有人真正孤独过,因为孤独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在想我的过去,虽然我不知从何说起。我忘了告诉你吗?我是一个懒惰而又桀骜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注定了是要失败的,也注定了不能承受失败。于是我只好离开,离开的意思就是去流浪。我崇尚武侠而鄙弃言情。我喜欢武侠的原因不在于神秘莫测的武功,不在于惊险跌宕的情节,而在于那些很完美的侠士,那些身背长剑、年少却有非凡武艺的江湖浪子,路见不平可以拔刀相助,却不为任何事停留,我行我素,孤寂如斯。这样的人其…  相似文献   

13.
《孤独者》中关于"孩子"的叙述既体现了魏连殳作为知识分子的反叛,也揭示了他堕落的原因之一。同时,"孩子"作为一个媒介将鲁迅的旧我与新我展现在读者眼前,体现了他矛盾、孤独乃至虚无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小尘 《人生十六七》2011,(01Z):23-24
学习分享,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否则,孩子就很难得到小朋友的尊重、信任、友谊、支持,也得不到他人给予的成长动力;纵使聪明过人,也会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压抑,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夜色如墨,一个孩子在通往回家的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半路上,他精疲力竭,孤独、恐惧一齐袭上心头。突然,从九天之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孩予,别怕!你蹲下去,拾起你身旁的东西,越多越好,将它背回家去吧!你一辈子将受用不尽。”这个孩子喜疑参半,试着蹲下身去,在周围的地上摸了一通,凭直觉是一些无用的石头和土块,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年龄不大的小学生,妈妈和老师订的规矩常常在他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很听话的孩子。这就是要求成人在给孩子订规则的时候,要想得周到一些,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更要时时对规则有所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变得墨守成规。  相似文献   

17.
李双红 《安徽教育》2011,(12):32-34
也许,和城里孩子相比,许多乡村孩子最缺少的是来自家庭的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那些跟着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留在家里的孩子不得不背着"留守儿童"的名字,孤独地生活在老家。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都知道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本来是约张晨的妈妈写的,在我看来,张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张晨的妈妈也自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比较民主的,给孩子的自由度也很大。所以,我们想请张晨的妈妈谈一些好经验,但张晨认为自己这个被规则制约的人更有资格谈论这个话题。所以我们选发了她的文章中的一部分,张晨的话可能只代表了孩子的想法,但通过她的文章,我们做父母的也真要想一想,如何让规则订得更合情合理,至少在订规则之前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相似文献   

19.
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将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个道理很多家长也懂,也都从自己经历中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订家规,以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帮助家长给孩子设立正确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在哭因为他感到孤独人们笑着哄他还塞给他礼物这个讨厌的倔孩子只管自己放声大哭他说不出他的要求也听不懂别人的安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