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扬 《东南传播》2013,(4):88-91
"《后窗》是希区柯克悬疑影片的代表作之一,它制造出了恐怖与悬念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喜欢偷窥的心理。影片以《后窗》为名似乎蕴涵了某种意义——门紧闭着,打开后窗,那是另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世界。"这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于拍摄于1954年的电影《后窗》的评价。《后窗》这部电影,被后人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原因在于希翁通过镜头语言,描绘出了戏中人物的心理状况,同时质问着镜头前观众的内心私欲。希区柯克对于镜头语言的使用,为后世许多导演学习。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后窗》这部经典影片的整理分析,学习大师镜头语言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天山儿女》以其取材真实、拍摄客观的朴实风格,向观众传达了人间真爱历经时光流逝而不朽、跨越不同民族而永存的主题.这部微电影在视听语言的使用上极为精准考究,为未来新疆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优秀样本.本文将从视听语言层面,对该影片的长镜头、空镜头、推镜头、关系镜头、叙事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作品因其去冲突、弱情节、重剧情被称为"反电影"而存在。作品当中独具一格的镜头语言体系成为小津作品的风格化标签。《东京物语》作为小津安二郎导演最具"日本风味"的代表作品,其在电影拍摄与制作等各方面都追求着极致。本文将从影片题材、叙事手法、镜头语言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梳理影片风格特征,并深入剖析影片内含的静观生命之变的达观态度以及无常生命中的哲学体悟。  相似文献   

4.
所谓“镜头语言”,是指运用形象的类似电影电视的画面或画面组合的文字表达来表现事物的一种语言方式。电视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叙述故事、表达思想、展现生活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合乎规范的电视语法,由“单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整部影片,有着近似作文的文法及修辞等技巧和手段,这些就构成了电视的独特语言。其实,镜头语言并不是现代电视人的专利,  相似文献   

5.
镜头是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用长镜头是一种加强影片叙事的方法。影片《寄生虫》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手法、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揭露了现存的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影片中的长镜头对于作品的叙事有着重要的功用,为电影在细节上助力。本文以《寄生虫》为案例,结合案例浅析长镜头对该片在叙事真实性、叙事主题、叙事时空、叙事氛围四个方面起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新闻节目的表达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随着新闻摄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中镜头语言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元化,熟悉地使用镜头语言已经变成了一名优秀新闻记者必需具备的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先是简述了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论述了镜头语言使用时所需遵循的原则,电视新闻中几种常见的镜头语言,然后简析了镜头语言运用于电视新闻摄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探究了一些实际的运用方法,希望文中的一些观点策略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通天塔》为例,浅析非言语语言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并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最后作者对影片中跨文化传播的思考。本文选取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非言语语言的传播镜头以及故事,运用霍尔理论从非言语语言的身势动作、空间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影片中的点睛语句"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可以映射出作者对跨文化传播的乐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言语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是非常重要,并且呈现积极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人文情怀与人性关怀的融合——谢晋和他的《舞台姐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晋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在每一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的导演,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为指导,从而在真实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这一特点体现在他对特定群体——演员的艺术观照、影片人物遭际的安排、镜头语言及音乐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牧野导演擅长用温情而静默的镜头语言记录百姓的生活状态,将商业化对现实的渗透和影响蕴藏在作品中,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以2010年以来文牧野执导的《石头》《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等影片为例,结合具体的影视文本,探析其现实主义影片的情感及表现方法,旨在为当代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秋 《声屏世界》2022,(3):27-28,31
2021年,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众多献礼片当中,《革命者》有着别具一格的诗韵特色,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以及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深地感染了无数观众.影片致力于象征写意的功能和银幕视觉的强化,这是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文章主要通过多视角塑造文人的叙事风格、革命浪漫式的画面以及升华主题的镜头语言这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杨成 《视听》2022,(2):107-110
《八佰》作为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战争题材影片之一,呈现出与以往同类型影片相异的崇高美学表现方式.从英国经验主义学者埃蒙德·伯克的"崇高论"来看,《八佰》在视听语言层面构思巧妙.亮与暗的影调对比、沉浸与抽离的镜头调度、虚实交融的意境营造等展现出震撼人心、若即若离、虚实结合以及需要理性思索的崇高美学意味.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不良镜头语言,电视新闻中有哪些常见的不良镜头语言?笔认为,不良镜头语言应该包括画面偏色、曝光不适的镜头;背离新闻主题或与主题脱节、与新闻内容不贴切、缺乏立体感和感染力的万用镜头;缺乏审美、拍摄平淡,不能准确表达和有效深化新闻主题,甚至会损害新闻画面美感和主题表达的镜头;违反有关规定要求,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镜头及一切质量不高的镜头。笔认为目前市县台电视新闻中存在的这些不良镜头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就其常见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清除对策作浅陋分析与广大电视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刘薇 《新闻爱好者》2011,(7):115-116
平铺和纵深,这两种基本的绘画语言曾经被各自沉淀在中西电影的镜头里,以一个个剪辑的画面联缀,形成中西影视语言鲜明的审美风格。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同一时期的两部题材类似的电影,其画面的阐述和镜头的叙说可以代表平铺和纵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风格。一部是1948年由中国上海文华影片公司摄制的黑白片《小城之春》。此片第一次在上海公映时,  相似文献   

14.
刘薇 《新闻爱好者》2011,(14):115-116
平铺和纵深,这两种基本的绘画语言曾经被各自沉淀在中西电影的镜头里,以一个个剪辑的画面联缀,形成中西影视语言鲜明的审美风格。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同一时期的两部题材类似的电影,其画面的阐述和镜头的叙说可以代表平铺和纵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风格。一部是1948年由中国上海文华影片公司摄制的黑白片《小城之春》。此片第一次在上海公映时,几乎没有引起什么  相似文献   

15.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王冰 《记者摇篮》2009,(3):62-62
在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摇臂摄像技术在综艺、体育、谈话类等节目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大大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镜头语言,增加了镜头画面的动感和多元化,给镜头画面增添了磅礴的气势和纵深空间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由于摇臂摄像机的特有长臂优势,经常能拍到其他摄像机不能捕捉到的镜头。  相似文献   

17.
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的科幻电影《沙丘》以精美绝伦的布景、独特的美学体系、诗化的意境,打造出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沙丘世界,为观者呈现出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无论是被海水覆盖的卡拉丹星球所体现的肃冷阴郁,哈克南主星的黑暗,还是厄拉科斯的炙热粗犷,这些场景都透露着电影诗意的美。现代科幻电影的视效(VFX)、镜头语言等视听表现直接关系到影片叙事与整体观感体验,是影片承载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关键要素。文章以电影《沙丘》的视听语言要素切入,解读该片视觉特效的制作手法及理念,并从视觉、镜头、配乐、场景设计等多个角度探析该片的美术风格及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一种客观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而“作者”的主观性却不可避免地被植入影片中,直接决定了影片的主题选择、镜头语言和创作风格,并让纪录片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艺术魅力和个性特征.《茶马古道:德拉姆》是导演田壮壮的首部纪录片,本文将“作者论”的概念伸发到导演对纪录片营销方面的影响,以期拓宽纪录片作者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邓颖 《视听》2018,(11):85-86
德国实验电影《罗拉快跑》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不仅具有好莱坞电影的高观赏性,也以复调叙事实现了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线性叙事模式的解构。本文拟从镜头的角度对影片的复调叙事进行分析,探讨镜头如何表现复调叙事的矛盾性、开放性、未完成性。  相似文献   

20.
鲁旺 《新闻世界》2013,(10):299-300
《生于妓院》是一部他者试图通过自身的能力,改变当地儿童生存状态的纪实影片。片中大量的本位视角镜头语言,真实的反映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及其生活态度,同时,影片也带着拍摄者自身对孩子们生存状态的一种理解和看法。本文从影视人类学视野下,以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意义、本位和他位视角等角度对该片进行了个案分析,试图证明融合视角的方法在影视人类学片保证真实性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