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青岛市海滨旅游资源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回归性分析所得的路径数据,讨论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据此再结合专家评价赋值,最终计算出青岛海滨旅游资源评价值。研究数据表明,青岛海滨旅游区具有较高的通达性、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等优势;但也存在旅游商品缺乏代表性、地方特色不明显、娱乐价值不突出、适游期较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对池州市旅游资源的丰度、空间结构、品质等方面作出了分析和评价,总结出池州市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1)类型较丰富、分布不均衡;(2)“F建筑与设施”和“A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资源品质较高,开发潜力较大。其特征分析与评价结果为该市旅游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评价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是进行旅游规划、开发决策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参阅国内近十年已经发表的有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论文、专著,对国内旅游资源综合评定的指标体系、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遗旅游是非遗实现新时代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RMP(昂普)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从承德非遗的资源分类、资源分布、资源特色等方面,对承德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R性分析,作出非遗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承德市非遗旅游资源的优势,对非遗旅游资源可转化的非遗旅游产品类型提出建议,为承德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LBS&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整合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重点.皖西大别山区域具有丰富的"红、绿、古"色旅游资源,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方式单一、缺少多类型空间整合、主题特色定位不明确、深度挖掘不够等问题.皖西大别山应该立足于区域"三色"旅游资源的主题特色,坚持以组建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网络体系、优化组合周边地区备类型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研究创意性旅游项目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以促进区域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进行了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济宁市旅游资源从丰度、空间分布和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济宁市旅游资源总量丰富、品质较好和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济宁市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济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促进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运会对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要想保持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多中心体育旅游资源市场;充分利用亚运场馆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潜在体育旅游需求;加强亚运体育旅游遗产保护,拓展亚运体育旅游遗产营销发展空间;借鉴奥帆主办城市青岛赛后发展体育旅游经验,规避后亚运体育旅游低谷效应以及构建体育旅游开发动力机制、创新体育旅游新业态等策略,实现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热衷的大背景下,对体育旅游进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挖掘,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中国旅游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正是迎合了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是开发的基础,评价分值越高,开发价值越大。以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研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树,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在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研制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量表。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研究,将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不仅着眼于旅游资源的本体价值,还关注着对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和开发效益等,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本文以宁夏贺兰山文化旅游观光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AHP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每个因子权重并用模糊记分法进行打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各因子的综合得分情况。根据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探讨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优势、重点开发项目、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注意事项,为该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论证和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推进策略,提出以下建议:彰显各地旅游资源优势,凸现民族区域特色,重点打造“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体育旅游品牌产品,加大品牌体育旅游与赛事的游客参与力度,扩展海外宣传,积极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方能持续推进体育旅游产业,使体育旅游成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从而催生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龙岩市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需求市场状况和当前产品开发状况,提出了必须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市场的调研、产品的促销、产品品牌的塑造、精品旅游线路的构筑和产品的创新的思路,为提升龙岩市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龙岩乡村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适应东莞产业升级、转型及高水平崛起的需要,深入调研东莞旅游业现状、特点,挖掘现有问题,有针对性地探寻创新性、可行性对策,大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势在必然。东莞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潜力巨大,却存在开发不足、景点零散等问题。只有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有效推进东莞地方产业、历史文化特色、媒介宣传、行业管理等多元素融合,深度发掘东莞旅游业优质资源,方能实现东莞旅游业的高水平崛起,创建旅游明珠城市。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岩溶水资源分布很广,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大岩溶泉,有良好的天然生态环境和泉水资源优势,泉域内有多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也存在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树立人水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开发和保护良性循环,从而促进辛安泉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永定)土楼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调研,指出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将生态旅游与体育旅游结合开发,构建生态体育旅游模式,促进永定土楼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连云港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等优势,为连云港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云港还存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制约体育旅游的发展等七方面的劣势;可替代旅游资源影响游客出游决策等三方面的威胁。目前连云港有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为发展体育旅游事业明确了目标等四方面的机遇。并对连云港发展体育旅游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四方面进行应对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一种比较新颖和流行的旅游方式,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将结合河北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结合旅游和民俗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河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基于筛选出的217处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点位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来探讨景区在云南省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景区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类型总体上为集聚型,州市尺度上均匀型占大多数;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东部整体集中,西部分散集中”的特征,密度差异较大;景区有着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对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采取强化旅游地质资源区域特色、加强多元化旅游地质资源的产品开发、加快区域地质旅游品牌建设等措施,以促进云南省地质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