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教材和学生是教学系统中的三大要素.教师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是教师的教授、引导、启发;而学生方面要通过理解、巩固等形式来完成他们的活动,这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熟知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认真备课,重新组织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便于掌握知识的结构.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练习为主线,精讲导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精神呢?我认为应“讲中求精、练里务实”.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学者及教学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正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标志,也正是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教学中的现象及研究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这一原则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那就是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多”与“少”。“多”就是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少”就是教师要“少讲”、“少写”,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突出其主导地位。如何突出“多”呢?教师要改变观念,还课堂予学生。要明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切…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凸现学生主体已成为共识。如何在操作层面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课堂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是当前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学民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1.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一言堂”的家长式作风教师要在学习新理论中转变自己的思想,通过学情备课,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过程。新课程理念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具有“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教材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学得方法和技巧的主要“通道”。现代教育思想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教材首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教师教学的“教本”。变“主教”为“主学”,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适切性”是教学的根本属性.在数学教学中,展开“适切性教学”就是要在教与学之间找寻平衡,努力让教学建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对教材、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进行理性考量.努力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找寻平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教师们在从事教 学工作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导向推 出了很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旨在不断 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高效。对此,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详细分析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 该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体现和渗透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超韫 《湖南教育》2004,(12):41-4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实施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1. 备课 精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不仅要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法。教师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缩小教与学的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应因人、因时、因内容、因设备等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2. 运用现代技术 课堂教…  相似文献   

15.
教育原理千万条,我个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是为“学”服务的,是因“学”而存在的。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教师才可能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001年暑假,我在江西省九江市二中初一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备课过程中,由于我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饶杰腾、赵大鹏、张彬福等老师的好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和设计依…  相似文献   

16.
教和学的矛盾是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怎样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直是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备课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在备课中,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注意了备课研究,突出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关系紧密。教学这个词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两者协调配合,教学质量才会有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宽松、  相似文献   

18.
张淑娥 《江西教育》2006,(18):32-33
一、“备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过去的备课方式,已很难适应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案缺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二是过分依赖教参,教案编写程式化,千篇一律,对教材缺乏个性思考,完全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教学目标的预设,过分注重认知性目标,没有从深层次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四是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走过场,应付检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为适应课改的要求,如何改变我们的备课思路和方式呢?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要“不唯明字句,而是得精神”钻深学透。在备课过程中,更要突出体现“知…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在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让学生主动发展,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岗位技能等方面的竞争力,单纯依赖“双师型”教师队伍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这是上好高职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