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的一个新型专业。它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助人专业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但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英国、美国、挪威、瑞典、香港、台湾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纳入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 ,给予积极支持和扶植 ,使得这一专业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发展。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推进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反思转型阶段。2 0世纪 80年代中叶以来 ,特别是 90年代末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突兀显现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调整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再加上高等学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目前 ,中国大陆地区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本科及专科院校已达1 50余所。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于 2 0 0 1年底经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备案批准建立。目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起步态势良好 ,2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活动自人类社会出现就存在,但通常人们所说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却只有近100多年的历史。它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新济贫法》,确立于1883—1889年德国通过一系列法令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战后,世界各国广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和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国家体制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内容构成以及推动该制度建立的动因等方面的异同 ,不仅能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征 ,而且能更进一步说明“社会福利型”和“社会救济型”的社会福利模式的根本差异。对英、德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后的差异分析 ,能给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早,对社会的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战后以来,社会保障过滥产生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70年代末英国开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前改革仍在继续,考察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的一个新型专业。它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助人专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但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美国、挪威、瑞典、香港、台湾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给予积极支持和扶植,使得这一专业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反思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6.
自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首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公共服务机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开来。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二战”后半个多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已初具规模。作为一种制度选择,社会保障制度何以具有如此全面的普适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制度符合了人性的本质要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70年代末 ,英国经济陷入困境 ,出现“滞胀”局面。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一反传统的对凯恩斯主义的崇拜 ,转而奉行货币主义理论 ,通过紧缩公共开支、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限制工会运动等一系列措施 ,使英国经济逐步摆脱危机 ,重新恢复了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福利国家”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被接受和广泛应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战后初期,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最早宣称它们是“福利国家”,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效仿,纷纷以“福利国家”相标榜,通过建立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强国家对收入分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经过40多年的实践,社会保障制度已日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国民收入中已占相当高的比例,社会福利政策已经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经济理论工作者来具体分析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以社会保险为其基本组成部分。我国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今后改革的重点要以社会保险制度为重点,以带动其他社会保险事业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及优抚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及实践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保障建设是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得到社会关怀、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近现代西方国家在推进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中,不仅以社会公平、公民权利、社会模式的残疾观等进步的价值理念替代了传统的慈善与供养思想,还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特别是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在残疾人的医疗康复、劳动就业、特殊教育以及配套措施等方面不断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其经验对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政策以克服贫困和消除社会排斥为基本目标,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民主、调整社会结构、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解决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强烈需求。为此,需要从科学执政的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确立“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目标,积极扩大社会政策覆盖面,并逐步实行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开放、回应与同构的趋势中,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嵌入而具有非同源性,但中国因工业化、现代化的使然,仍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社会分化开始,并凸显出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管制模式的内生性冲突。因而在社会转型情境中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重设动力机制、社会机制,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制度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社会机制链才能持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已形成了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多政策性的衍生社会问题,如政策边缘人群、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政策管理困难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后,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被重新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心和实际努力都明显加大。然而,政府重新进入社会福利的角色将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诸如流动人口、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和人口老龄化等。为此,中国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能促型政府"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和政策实践,要从中长期战略角度出发,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个体资源(本)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基础,社会标准选择倾向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依据,社会匹配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关键。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建立合理的社会匹配机制, 确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标准选择倾向,制定满足社会个体追求占有资本和社会匹配的社会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程作为人们改造社会世界的典型实践活动、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包括社会工程事实、社会工程现象、社会工程理论(学)和社会工程哲学等四个层次。社会工程理论(学)研究只有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并上升为社会工程哲学,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社会工程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进而发挥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方法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排斥"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社会问题所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围绕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失业、社会权利的剥夺等窘迫境遇而展开。"社会和谐"是我国目前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与社会排斥理论向往的境界不谋而合。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努力创造消除社会排斥的制度环境,竭力避免强势集团操纵权力,全面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并开放整个社会系统,促进社会各阶层及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信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社会资本特定形式的社会信任,以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1、创立与维护社会团结,整合社会秩序;2、实现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3、润滑社会交易与合作,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繁荣;4、抑制“机会主义行为”,避免“囚徒困境”现象。认识社会信任的这些作用,对于当今充分发挥社会信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迎生 《教学与研究》2005,12(12):13-18
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社会政策作为支持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化模式,在帮助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存在着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以及低效性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应当加快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转型期的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加强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关键,并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做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的转型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优化社会管理结构,大力发培育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结构由“国家——社会二元结构”向“国家——公共领域_啊公民社会三维空间结构”转化。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首先要进行自身的改革,政府只提供涉及宏观的、全局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局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机构提供,即由社会自我满足。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于培齐社会个体的公民社会意识。培养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自主、法律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