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最具有代表的作家之一,她以"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等标签受到关注。目前,学术界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林白小说进行解读的文章很多,但深究其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论者却很少。林白在许多小说中都展现了桂东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其语言也掺杂了当地的方言俗语,她通过对故乡的回望,向大众展现桂东南地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林白是中国90年代女性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白的小说受到了西方不同传统的影响,大胆坦率地写到了人类生活最隐秘的领域.林白作品的特点是凸现女性内在欲望的叙事策略;回忆与想象统一的叙事艺术;感官化的叙事语言.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充溢着朦胧、飘渺的诗一般浪漫的氛围。在这部林白的代表小说中他叙述风格的散文化、诗歌化,意境氛围的诗情画意,语言的唯美飘逸一起构成了其诗化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4.
神秘主义叙事是先锋作家常用的方法,具有女性文学和先锋作家双重身份的林白也在其作品中渗入了神秘主义的因子,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和神秘主义色彩。以神秘主义叙事为切入点,通过林白小说中神秘人物、神秘事件以及叙事手法解读其小说的神秘主义特色,挖掘地域文化风俗和自身特质对其神秘主义叙事的影响,并阐释其神秘主义叙事在释放女性话语方面的作用以及林白神秘主义独特的诗化意境。  相似文献   

5.
林白小说创作的感觉主义特色是非常明显的,它贯穿于林白小说文本的微观、宏观有机结合的整体性构成。在文学地理学的视野之下,这种感觉主义来源于生命与外在世界的直接体悟,进而演化为一种以生命本体论为中心的认知论、创作论和美学追求。以此为鉴照和反思基础,林白小说创作的"感觉主义"亦能引发对现实、现实主义、地域文化等问题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林白是中国90年代女性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白的小说受到了西方不同传统的影响,大胆坦率地写到了人类生活最隐秘的领域,林白作品的特点是:凸现女性内在欲望的叙事策略;回已与想象统一的叙事艺术,感官化的叙事语言。  相似文献   

7.
林白的小说,语言优雅独特,意境诡异浪漫,由个人化写作带来的浓郁的主观抒情性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散文化的结构特征,使得其作品处处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诗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方式、语言风格和意境创设的诗性表现等方面切入,探讨林白小说诗化的倾向及其对表现女性主题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白的小说《致一九七五》是一些用时光碎步串成的对插队前学生时代和插队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百感交集”,其中,对女性的回忆占了小说的绝大部分,表达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和诉求。’  相似文献   

9.
正要说文学叙事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很奇妙的。读朱山坡的小说时,我不时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丝熟悉的南方幻影和气息,回想起来,在初读同为广西北流作家的林白的小说时也有这种感觉:潮湿、阴郁、飘忽不定的魅影、捉摸不透的意蕴。当然,这并不是无谓的重复,事实上,无论是林白,还是朱山坡,他们的个人风格都是很明显的。在"70后"中,朱山坡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文学的纯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女性作家,她致力于用小说从传统审美范式中寻找新的艺术生长点,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地方风情韵味的关学氛围.其小说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角--童年视角,体现出的鲜明地域色彩以及对女性立场的坚持,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创作理念和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1.
林白的小说《回廊之椅》将影视叙事技法消融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中,使读者既能享受到类似观影的"震惊"效果,又能品味到文学叙事的审美"灵韵"。这种小说中的电影化想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蒙太奇手法的综合运用、神秘氛围的渲染和大量悬疑的设置和富有动感和美感的镜头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接受都离不开想象。林白的小说通过优美的语言记录她的个人化想象,不仅想象奇特,还能使想象借着语言飞翔,从而使林白小说较彻底地揭示了女性的隐性世界。  相似文献   

13.
林白的小说,语言优雅独特,意境诡异浪漫,由个人化写作带来的浓郁的主观抒情性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散文化的结构特征,使得其作品处处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诗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方式、语言风格和意境创设的诗性表现等方面切入,探讨林白小说诗化的倾向及其对表现女性主题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一方神奇的土地,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新疆地域文化特色,具体表现在对新疆自然山水景观和哈萨克民俗生活的描绘、对新时代民族精神的探索.小说的语言极具新疆地域特色.这些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为其作品增加了美感和个性,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性艺术视觉.  相似文献   

15.
王路 《文教资料》2013,(21):11-12
林白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显示出一种精神独语的迹象,特定年代、特定文化背景下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受到一定的阻碍,只能通过较为封闭的精神独语进行自我疏导,这是林白前期小说的一种写作风格和方式,后期则出现了转变,小说通过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生体验展示,私人化写作为精神独语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苦难、精神困境的承担给予了阐释.前期作品中,主要通过梦境或者回忆的方式展现独语的精神状态,而林白最新发表的《豆瓣,你好》则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写作方式更大胆直接,写作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林白是九十年代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从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三个层面对这一长篇小说解读分析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林白小说中的镜象设置为切入点 ,以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 ,解读了镜子在林白文本中作为特殊意象的内涵。指出镜象设置是个人化写作的最佳选择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打破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把生活真实的自传事实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互文性、私人性、身体性、真实性四个维度,体现了小说的自传性特点及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铁凝笔下的镜子是历史的副本,在照映女人模糊影像的同时却清晰地呈现出历史面貌,镜子与女人的照与被照关系暗喻社会历史与女人的塑造与被塑造关系.林白小说中的"落地穿衣镜"是展现女人真实生命体验,揭示女人真正面目的异度空间.从铁凝到林白,镜子在小说中发生了由反映社会历史逐步趋向反映女人自我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当中,林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似乎永远在打着“一个人的战争”。她的小说,往往有点不着边际,偏离传统,然而又令人注目,生发思想。这就是林白的特色。新近出版的《致一九七五》④同样延续了林白一贯以来的文本独立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这是否是小说的怀疑,读完之后,也许还会生发一些说不出来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