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6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R&D投入和出口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企业R&D投入对出口规模有正面影响,而且创新型企业的这种影响比非创新企业更加明显;同时,创新型企业出口规模对企业利润率、政府R&D投入、企业规模和市场势力的反应更加敏感,说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其国际竞争力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各项政策实施效果,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RD投入适配性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应在百分之三左右比较适宜,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广州的RD经费投入的比例在70%左右是比较适配以及每万人就业人口RD人员在100左右比较适宜;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广州应该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加强RD人员的建设以及提升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绩效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2018年江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67.77亿元,占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86.2%,企业创新已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全省企业的优秀代表,江西A股上市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现状如何?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2016-2018年年报数据为依据,对江西A股上市企业RD投入规模、投入强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江西A股上市企业RD投入的不足,提出了加大RD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绝对额度和相对额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机理。根据创业板上市企业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指标变量的选取特点设立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与RD投入绝对额度存在正向关系,而与RD投入强度之间为显著性水平较低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创业板上市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基础上要提高RD投入强度,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29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RD资金投入与RD人员投入对企业利润的作用特征及两者的协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RD资金投入与RD人员投入具有协调作用机制,只有研发资金与人员协同的企业才能实现超额利润。RD资金投入存在最佳规模,中等规模下资金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弹性系数最大。RD人员投入水平较高时,RD资金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弹性系数较大。由于我国RD人员投入水平整体偏低,且高素质研发人员较为匮乏,人员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普遍处于15%~25%之间。多数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企业、大学和非营利部门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尽管各国基础研究执行主体各异,但企业均对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从资助方式来看,主要创新型国家对基础研究一般都采取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与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不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等学校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基础研究经费长期依赖竞争性支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素春 《科研管理》2014,35(1):33-40
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效途径,而RD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利用创新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数据,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创新型城市内部企业不同RD模式的创新产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内部研发的产出弹性远高于RD合作的产出弹性,并且无论对知识型还是经济型产出都呈现稳健性;不同的RD合作模式的创新绩效也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企业研发实力、城市研发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企业集聚度和国际化程度,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影响企业对RD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OECD统计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美英德法日韩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在RD经费投入规模、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与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中国现阶段RD经费投入模式并与典型创新型国家比较,认为目前中国RD投入存在着强度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政府RD资金占比偏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RD投资、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RD经费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RD投入激励的有效性问题,基于2011—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内生性,研究了中国政府采购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政府采购能够有效促进中小企业RD投入,且这种影响对国有性质、低技术行业和金融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中山市数据为例,分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科学技术财政支出与创新产出的关系,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与创新产出(专利申请量)关联度最高;而科学技术财政支出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在高强度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时,应关注资金使用效率、投入方式方法等,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科技投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RD/GDP是反映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指标。"十二五"期间,中国RD/GDP规划指标没有完成目标,31个省市区RD/GDP指标完成进度普遍滞后,原因除了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外,还受到规划目标设置不科学的影响。未来要发挥RD/GDP指标的引导作用,需要切实加强政府的科技投入、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研发投入统计制度,科学确定地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1—2014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广义倾向得分法和最新发展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测度了税收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在不同强度下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动态效应,并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财税政策对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存在政策最优作用区间。大中企业的RD投入只对税收优惠的强度变化敏感,税收优惠强度增加可有效促进其RD投入,而直接补贴的边际激励效应不显著;小微企业对两种政策均较为敏感,税收优惠对其RD活动的激励作用显著,随着直接补贴的强度增加其RD投入水平缓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产业集群总量82%分布在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比重,2014—2021年创新型产业集群从32%上升至47%,国家高新区从33%上升至63%。选取集群与高新区2014—2021年面板数据,探究高企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出口高端和技术高新、国家高新区出口高端和规模高效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出口高端对技术高新、规模高效对技术高新、规模高效对出口高端、技术高新对出口高端影响较显著的高企率区间,依次为47%以上、47%~62%、14%~26%、21%以上;国家高新区技术高新对出口高端、规模高效对出口高端、出口高端对规模高效、技术高新对规模高效影响较显著的高企率区间,依次为6%~38%、6%~36%、6%~19%、6%~19%。通过持续提升国家高新区规模高效,可有效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企业使用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可能来自自身执行RD活动,也可能是来自于其他企业RD活动,故企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的RD投入更能真实反映RD投入对生产率的贡献。本文利用耶鲁-加拿大技术流动一致矩阵测算北京制造业分行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执行RD投入、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执行RD和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对生产率具有正影响,且后者的产出弹性系数比前者的高一倍。  相似文献   

15.
运用RD驱动增长理论分析方法,借助R计量分析软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运用2004年~2013年北京市10年的历史数据,考察了RD结构和RD规模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经研究发现,RD的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RD结构方面,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并由此提出我国应该通过增加RD的经费投入量,提高RD的使用效率;加大RD人员全时量的投入,鼓励培养科研创新类人才;优化RD的投资结构,加大基础研究的支出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存在对大公司的迷信,政府尤其习惯通过推动企业兼并做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往往合并后的企业难以达到预计的结果。本文基于2003—2011年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并扩展Griliches的资产-价值方程,研究了企业规模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RD投入将提高上市公司市值。RD的市值高于有形资产,但与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②RD绩效受公司规模影响,但并不随企业规模单调上升,而是随规模递增先上升,后又下降,大致呈倒U型。③从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以行政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RD投入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陕西省2001—2013年RD投入模式与发达国家同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RD投入强度基本符合规律,但政府RD投入比例偏高且基础研究领域经费投入比例偏低,建议陕西省稳定政府RD投入规模、加大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调动企业RD投入积极性、提高RD投入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金融资本支持企业RD投资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首先,构建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资阶段边界影响的理论模型,认为超过一定边界的金融规模或金融效率不利于企业的RD决策和RD投资。其次,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HECKIT模型和门限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金融规模影响企业RD投资具有双门槛值,深化不足或过度扩张的金融规模不利于企业RD投资。(2)金融效率影响企业RD投资具有单门槛值,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利于企业RD投资。(3)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边际。金融效率是跨越企业RD投资过程中规模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RD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中国企业的RD结构呈现出"重技术发展,轻技术探索"的特征,越来越成为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障碍。基于2004-2014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规模对RD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动态GMM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企业规模与RD结构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随着规模的增加,RD中技术探索型研究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企业规模对RD结构的影响受到技术获取模式的调节,具体来说,内部研发和购买国内技术正向调节企业规模对于RD结构的影响,而引进国外技术对企业规模与RD结构的关系则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此外,检验还发现政府支持、行业市场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对于RD结构具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8,(5):14-17
将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应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Heckman两步法,系统研究规模经济对我国创新型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对其出口决定和出口深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马歇尔外部经济和雅格布斯外部经济对企业出口决定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和科技类型的不同使得相应影响效果存在差异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