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党报工作人员,每发一篇批评报道,都要认真思考它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这里,重要的是让读者尽快地看到批评以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力争做到“不把问题留给读者,不把问题留给版面”,采取相应措施,着力抓批评结果的报道。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我们一、二版和读者来信版发表的较有影响的批评稿有三十一篇,其中批评后有结果,并已在版上发表的有二十五篇,其余六篇所批评的问题,也大多  相似文献   

2.
今年11月以来,本报一、二、三版的批评性报道悄然多起来了,差不多平均一天三个版上就有一篇,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我相信读者也会敏感地关注这一变化。加强舆论监督,适当登一点批评性报道,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的要求之一,也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不知从何时起,本报依稀自设了一个禁区:不登批评性报道,有些正面报道也不抓问题,变成了纯粹的表扬稿。对此,读者是很有意见的。此次批评性报道悄然变多,社里并没作专门动员,但有责任感的编辑自觉编发开了,夜班和二、三版的编辑自觉上了版。这说明编辑部的同志能自觉按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办报,能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报,能自觉地接受读者意见并见诸行动。目前已登出来的几篇批评性报道还没有一篇挨上面的“板子“和下面的批评,说明我们编辑部对批评的度掌握得好,没有造成负面影响。鉴于此,我希望有关同志总结一下搞批评性报道的经验,届时可交流一次,并写成论文发表。今日一版的《只有一个退伍兵,竟派三个工作组》是一篇好稿,但批评似乎没批到要害上:①这种情况虽是一种形式主义但更贴切地说是一种官僚主义,应直刺官僚主义才是;②一个团级仓库,就那么不到200人,出现这种情况领导的责任是明显的,但报道最后批到了机关、部门头...  相似文献   

3.
正确引导舆论,是党报的功能之一。但对这一功能的理解,有些地方却走了点调儿。某家日报因为近段时间接连发表了几篇揭露问题的报道,惹得一些人不自在,虽然所揭露的都是事实。上级因此批评报社说:“我们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干嘛要写那些不好的东西呢?党报要正确引导舆论嘛!”言外之意,批评报道不能算“正确引导舆论”。类似的看法不鲜见。因为是上级的看法,报纸发表批评报道只好慎而又慎。结果慎来慎去,往往是最好不登,省却了报纸的麻烦,说不定还可博得个“正确引导舆论”的夸奖。  相似文献   

4.
怎样在国内新闻报道中进行批评?“新闻业务”活叶版上曾经展开了一场讨论,先后发表的文章将近三十篇,现在这个讨论还没有结束。这次总社农村记者会议上也把批评性的报道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研究,有几位记者讲述了自己采写批评稿件的经验,讲得很好。这里,我想扼要地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中可能涉及同志们争论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原是大兴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1986年调入《北京日报》郊区版当记者。我先后在报纸上发表各类批评稿件30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稿件有10篇。写批评稿件,自己吃过不少苦头,但也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和赞许。通过写批评报道,丰富了自己的采访经验,提高了写作水平,使自己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宁可“伤关系”说情不让步我在大兴县居住,并且负责大兴县的报道。因此,一些乡、村的农民常利用晚上时间来到家里告状、反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很难办,因为  相似文献   

6.
从事新闻批评报道的同志,深感批评难,促使被批评的人和事得到处理更难。从人民日报去年全年和今年1至6月一至四版批评稿及其反应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点。人民日报一至四版,一年半共发批评稿187篇,平均每月10篇,比各中央级和省市级机关报刊登的要多,这说明人民日报开展批评是比较经常的。批评后有处理结果的报道,计31起,占187篇的16.5%。由于有些批评稿是泛指的,不要求批评者公开答复;有些是不久前发表的,反应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上述比例可能低了一些。但总的看来,是不够理想的。中共  相似文献   

7.
报纸没有批评报道就难以抑恶扬善,就会失去战斗力。但是,要写好一篇好的批评报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人认为,要写好一篇好的批评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批评报道一定要完全真实,不能满足“基本准确”。否则,受批评单位就不服气,甚至惹事生非。所以,批评报道在发表前,报社和作者要把稿件送被批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批评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决不能马虎了事。二、作者要有明确的批评目的。批评一定要出于公心,决不能为泄私愤而写稿。指导思想不明确,肯定写不出好的批评稿件。  相似文献   

8.
《废都》出版以后,本刊收到多篇批评稿件,但都未发表。因为,当读者中的盲目性被某些人利用了的时候,发表批评文章,如同把清凉之水滴到沸沸的油里,只能使那些原来不想看《废都》的人也产生了好奇之心。 在《废都》热的热头上,我们不发表评论,也因为我们深信广大读者是有着辨别真伪美丑鉴赏能力的不是吗?《废都》热了一阵便冷却了,拜金者得到的不是花环,而是四面楚歌。 读者是不可欺的,读者是不可侮的!读者在来稿中指出,《废都》有两个问题:一是艺术问题,一是道德问题。 艺术问题用艺术的方法去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探讨研究;道德问题,事涉社会生活,无须讨论。为此,本刊编发了一组批评《废都》、批评作者的稿件。 有人说:这不是干涉创作自由了吗? 否,作品一经公开出版了,又不是出给他自己看的,这就不属于作家创作自由的范畴,而是作家的一种社会行为了《废都》受到读者的、书评家的批评,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八月,我们在一版刊登了一篇批评报道《郑州长途汽车站究竟是谁家天下》.短短一个月内,编辑部收到六百多封读者来信,接到大量的电话,表扬《河南日报》“有胆量”。其中一位匿名者在电话中只说了一句:“向《河南日报》致敬!”听见这话,我们这些办报人的心颤得不行。多少年来,读者或明或暗地把报纸文章比作“四平调”,不爱看。这一次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我们真正感到,人民群众跟党报的心贴得那么紧。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发表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统计公报。各新闻单位对公报的发表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有的只是转发公报全文,有的则细心研究公报内容,从中寻找有启发性的报道思想和新的报道角度,把公报内容同当前大局联系起来,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公报的理解。三月十日,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今朝一日不寻常》(见附稿)就是一篇这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怎样把经济报道搞得生动活泼?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入门。这里只是想从南方日报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九日一版头条配合新闻图片发表的《化肥白花花,为何受糟蹋》这篇报道,谈点粗浅的看法。我们在一次会上,听说广州石油化工厂生产的尿素因运不出去,堆积在厂,浪费严重,便决定去看看。一到现场,真是触目惊心: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19年来,只评出过一个特等奖——由我执笔撰写、发表在1994年12月20日《聊城日报》一版头条上的《留给世界屋脊的绝笔》。时间已过去近10年了,每每回忆起这篇通讯采写的前前后后,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1994年11月29日,领导干部的楷模、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  相似文献   

13.
从事新闻批评报道的同志,深感批评难,促使被批评的人和事得到处理更难。从人民日报去年全年和今年1至6月一至四版批评稿及其反应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点。人民日报一至四版,一年半共发批评稿187篇,平均每月10篇,比各中央级和省市级机关报刊登的要多,这说明人民日报开展批评是比较经常的。批评后有处理结果的报道,计31起,占187篇的16.5%。由于有些批评稿是泛指的,不要求批评者公开答复;有些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第四期上有一篇"不要忘记一般地区和后进地区"的批评文章是针对山西日报写的.我认为批评中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一些有益的意见,无疑,这都值得山西日报加以检查和改进,力求在报道中克服这种可能克服的缺点;但批评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更有一些不符事实的指责,这也需要我们加以很好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说明.关于批评中的一些事实的说明文章中指责道:山西日报的报道地区不平衡,忽视后进或一般地区,因而有些通讯员编出这样一段快板:“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我认为这段快板的内容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山西日报的报道是不是”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呢?这里我不妨从统计数字来加以考察.去年  相似文献   

15.
时政报道始终是媒体的重头戏,国内媒体无不把时政报道放在吸引眼球的一版、二版位置。我们常说的"一版、二版是留给党委、政府的,"说明了媒体对时政报道的重视,但"过度"重视也会影响时政报道的可读性,影响时政新闻的宣传效果。时政报道存在的误区以下是某报2007年至2010年关于市政协主席会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自1984年2月开篇以来,已经发表了近三百篇作品,主要是杂文、随笔之类,并有一些较短的时事评论。一般是每天一篇,千把字左右,或谈政治,或谈思想,或谈文化,或就具体问题发表看法。这些文章既针砭时弊,批评和抨击;又讴歌进步,引导和教育,受到青年及其他方面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采写批评不正之风的稿件难,其中一难,就在于稿件中的事实必须十分准确、扎实,稍有证据不确凿的地方,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我们采写的批评“青海餐厅”的一组报道发表后,不仅社会反响比较大,三篇稿件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加了按语,而且,被批评者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没有一个人指责报道失实。  相似文献   

18.
我搞业余报道一年多,发表的稿件有50多篇,它们大多都是些“豆腐块”,长的不足1000字,短的仅有100来字。因此,身边的战友常取笑我“长不大”。但我却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豆腐块”就好比是基石,没有它,就不可能耸起摩天大楼。 “豆腐块”虽小,但要把它真正写得短小精悍、活泼有趣,也并不容易。因为一篇好的“豆腐块”所起的作用有时并不比一篇长篇通讯差。记得去年11月份,我把驻地一位初二学生不幸父母双亡而不得不辍学回家捡垃圾谋生的事写成92个字的小消息,发表在驻地市报上后,引起了社会共鸣,数百名读者纷纷…  相似文献   

19.
中共河北邢台市委书记柳宝全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新闻媒体要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他提出,今后除党代会、人代会外,一般会议上领导的讲话只发消息就行了。 显然,这位市委书记的讲话是有针对性的。近年来,一些地方报纸的版面、电视屏幕似乎成了一种“待遇”,有的领导一有活动便打电话,要报纸登多大版面呀,上什么位置呀,常常弄得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很为难。有些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整天跟在领导后面转,唯恐漏了哪次活动。 新闻媒体要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并非一件易事。正如柳宝全在讲话中指…  相似文献   

20.
加强舆论监督,这是党的十三大赋予党报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去年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报纸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抓不可;只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大有可为的。南方日报一如既往,以正面报道为主,同时注意抓好批评报道。去年除每周一期的《读者来信》版坚持以批评报道为主外,在一版刊登的批评报道共101篇,其中有8篇登在头条位置。这些批评报道见报后,有关的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认真调查处理,绝大多数都有了处理结果。尤其是对某些领导干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评,密切配合了全省开展的以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