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约     
在主题队会上,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是戒烟日,回家后,劝劝自己的亲人,不要再吸烟了……”放学后,强强走进爷爷的房间,亲热地说:“爷爷,你不是说过吗?谁说得对,就该听谁的。如果我说得对,你听吗?”“我听,我当然听!”爷爷很高兴。“那你今后别抽烟了,我们老师说,烟里有毒,对身体有害!”“嘿,小家伙,管起你爷爷来了!你说我抽烟不好,我还说你晚上吃糖后不刷牙呢!弄得小嘴满是蛀牙不说,喉咙有时还噎得呼呼直喘呢!”“爷爷……”强强无话可说了。过了几天,强强想出一个好办法。一天晚饭后,他又走进爷爷的房间:“爷爷,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好吗?”爷…  相似文献   

2.
强强是我好朋友的儿子,今年5岁,是个很聪明又好强的男孩,他常到我家来玩。一天他对我说:“做男人真没劲,我要做女人。”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气呼呼地说:“我和爸爸在家都要听妈妈的话,妈妈是女人,权力最大。”强强的话让我很吃惊,我知道强强的妈妈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性格外向,而强强的爸爸性格内向,家中的事多数是听从妻子的意见。可没想到,在儿子的心里竟然产生“要做女人”的念头。我该怎么来劝说强强的父母呢?上海管云答:首先我认为你对强强的话有误解。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强者、优秀者,而这同样也是做父母所希望的。强强以…  相似文献   

3.
大海无边一个6岁的孩子终于看到盼望已久的大海,他说:妈妈,看到大海才知道你说谎。妈妈不解地问:什么意思?孩子说:你不是说过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吗?妈妈:是呀。孩子:那我们现在怎么站在大海的边上呢?  相似文献   

4.
勤劳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一个人具有了勤劳的品格,就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在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中发展壮大、繁荣昌盛起来的。有这样一件事情: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爷爷,发现自己上小学的孩子源源把换下来的衣服交给保姆洗,立即亲笔给老师写了这样一段话:“源源应当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劳动是光荣的。”一位国家主席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热爱劳动,说明劳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看人家,比自己,认真想想下面的问题——在家你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在校你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吗?你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吗?看看下面几位同学经历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又该摒弃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小溪和大海     
小溪和大海本是好朋友,但由于地壳运动,它们被分开了。 有一天,小溪正为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而低声哭泣。突然大山爷爷说话了:“孩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呢?”小溪伤心地叙说着它和大海的友情,正说着,小溪身边的野花开口了:“小溪小溪,你说的大海,是不是无边无际,里面住着许多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小鱼的大海?”“对呀!就是它!你知  相似文献   

6.
<正>爷爷在田坎边守望着,眉头紧皱,时不时叹口气,又时而起身左转转、右转转,整天在田坎边转来转去……爷爷是个驻村老干部,在外头的时间总比在家的多。他还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我总是抱怨爷爷没时间陪我。我有时就忍不住责怪道:"爷爷,你瞧瞧别的干部,再忙也没有你这么忙,你就不能多陪陪我吗?"爷爷总是笑着  相似文献   

7.
5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王小华,你的家庭作业怎么又没做呢?”老师严厉地问,“你爸爸妈妈干什么去了?”只听王小华支支吾吾地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到上海打工去了。”怎么又是外出打工?爸爸妈妈放心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几个班干部秘密地进行了一次家长外出打工的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全班66个学生中,有39个家长外出打工,占59%!外出打工者的孩子在校表现怎样呢?王荣同学因为父母都在上海,没人照料,家庭作业经常不写,昨天还叫他哥哥替他写,成绩一天天下降。徐杰同学在前些天大人不在家的时候自己…  相似文献   

8.
2强强又和小朋友吵架了,还打了彬彬,我让强强向彬彬道歉,强强却撅着小嘴巴,倔强地说:“我不道歉,我为什么要道歉啊?妈妈说了,在幼儿园不能被人欺负的,我没有错!我打人家是为了让自己不被欺负嘛,这是妈妈教我的。”一句“妈妈教我的”,就让强强觉得理直气壮。的确,在大多数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亲对他们说的,他们常常就奉为“金科玉律”:妈妈这么跟我说,我就这么做;爸爸这么跟我说,就一定是对的。因此,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亲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可能会影响到你孩子的一生。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摇篮,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因…  相似文献   

9.
住在伯克利的安妮·伯恩斯坦怀孕了,她丈夫与前妻生的孩子布莱恩已7岁了。当布莱恩得知安妮将有她自己的孩子后,他向安妮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喜欢你自己的孩子呢,还是喜欢我呢?”这个问题难住了安妮。  相似文献   

10.
专家指导科学运动健身宜忌尽在掌握!强强是一个非常喜爱运动的孩子,每天都坚持运动。这段时间来到了爷爷家,常听爷爷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陪爷爷去散步吧。原来散步有这么多的好处呢!每天晚饭后陪爷爷散步也成为他的运动项目了。可是这几天在散步的时候,强强感  相似文献   

11.
我问邻家孩子明明:“在家谁管你?你怕谁?”明明摸摸小脑袋说:“我怕爸爸,爸爸怕爷爷,爷爷怕我。我们三个是锤子、剪刀、布!”据我观察,果真如此。明明犯错,总是爸爸出面管教,有时还骂几句,打几下。每当这时,明明就喊爷爷保驾。爷爷总是呵护看孙子,明明就在一旁看着爷爷训爸爸,心里乐滋滋的。久之,爸爸学乖了,趁爷爷外出。找明明算“总帐”。明明噙着眼泪说:“等爷爷回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  相似文献   

13.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是多么开心;当孩子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是多么欣喜……然而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开始跟你“争执”,开始跟你“反抗”;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粘着你像“小跟屁虫”;一会儿要向东,一会儿要向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你是否会束手无策呢?是否会抱怨:“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他总是要做不让他做的事,真拿他没办法。”“一点儿小事就哭个不停,真烦人。”其实这时的孩子已有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困惑、痛苦、愤怒、忧伤、快乐……那么如何读懂孩子的感受呢?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的方法。仔细倾听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某一天,孩子不停地张嘴向你诉说电视上的事、学校里的事、自己的事时,你突然意识到:小家伙长大了许多。你知道如何应对吗?方法很简单,两个字:看着。他讲时,你看着他,一副极专注的神情。如果你手头正忙着一点事,甚至不妨停下来。要注意的是,这时是两人世界,你不能心不在焉、左瞧瞧右瞄瞄,更不能推开他,说:"这孩子,没看到我正忙着吗?真不懂事!"  相似文献   

15.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老师没有宣布上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16.
<正>哈罗德·伯尔曼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法学教授,他授课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有一次,他到一所中学给学生们讲授法律类型及其适用范围时,打比方道:一个孩子说"这是我的玩具,别动它!"——这是财产法,合法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孩子说"你答应过我的,不要反悔!"——这是合同法,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一个孩子说"他先打我的,他应该道歉和罚站!"——这  相似文献   

17.
像个男子汉     
在阿图什的一片无花果园里,一个熟透了的无花果挂在枝头。她的身体越来越沉,一直在担心,会不会落到地上摔得稀巴烂。可是今天,她顾不上担心自己了。无花果园里,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向爷爷苦苦哀求着:“爷爷,您就答应了吧。小朋友们都有足球,就我没有。”“可以买,但这一回,买足球的钱得你自己想办法。”爷爷严肃地回答。从他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相似文献   

18.
【案例】《小珊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生:我觉得小珊迪是个坚强的孩子。生:他是个守信的孩子。生:他是个爱弟弟,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的孩子。生: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孩子吗?生:(大多数学生)喜欢!生:(有两个孩子)我不喜欢。师:为什么不喜欢呢?生:因为他太穷了。生:小珊迪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了父爱、母爱,好可怜。我不喜欢。生:(针锋相对地)老师,我喜欢小珊迪。他虽然穷,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缺钱就把“我”的钱据为己有,还让弟弟来还钱。他这样诚实守信,我喜欢他。生:(立即附和)我也喜欢小珊…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3.注重知识的迁移,感悟作者对父母的评价,并借此表达对父母的理解。课堂实录: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自信,谁愿意说说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觉得自己性格很开朗。生:我是一位胆子特别大的人,有很多朋友。生:我性格内向,不太愿意说话。师:大家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看你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然后说说是否同意家长对你的看法。(录像内容为三个片段,分别是班级中学习和纪律上有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孙仕满 《山东教育》2005,(18):48-48
今日,孩子自己在家。早晨上班时他答应做完作业后再玩。10:00我打电话给他,他正在上网。12:00我下班回家,他还趴在电脑前面。翻看作业,竟然只写了几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