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街道是城市的橱窗和走廊,是体现城市形象和活力的地域特色场所。不同民族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塑造的城市印象迥异。文章针对八一镇城市街道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调查分析,结合八一镇的区位优势、文化特征、民俗特色等,对其街道景观塑造和活力体现开展研究,以期对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张家界城市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该城市形象建设中软件及硬件建设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家界市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应营造城市特色景观,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思标 《科教文汇》2009,(25):269-269,286
通过分析宜昌城市形象的定位,提出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理念,并从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绿地系统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宜昌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的措施与成就。  相似文献   

4.
罗璇  叶跃群 《科技广场》2007,(12):56-58
本文通过对赣州市山水环境与城市布局特色的分析,提出山水赣州的城市形象策划目标,指出营造山水赣州应关注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常春  钱达 《科技广场》2009,(10):66-68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相较公园、广场等,所受到的重视不够,其在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和改善城市生态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存在诸如缺乏系统性规划,地域特色不足,布局形式单调以及植物选用和植物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并结合南昌自身的地方特点与城市特性,对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使城市道路绿化成为城市重要的廊道景观,并成为构建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特征的主要窗口.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由于城市自身发展定位的不完善,城市形象"复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在建设规划中逐渐脱离了本土文化,单方面考虑经济发展而忽略了自身特色,使原本具备自身特色的城市逐渐"趋同化",城市千篇一律的问题越发凸显。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为能够给民众留下更具鲜明的城市形象,提升郑州城市形象塑造力刻不容缓。本文分析郑州城市人文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城市规划等特点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如何创造富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城市景现成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笔者在参与宜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定位的确立做一个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轴,也是城市的绿化生态轴。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随着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建设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植物造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运用己有的关于滨水区植物景观要素、植物造景形式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城市形象要求的提高,一味陶醉于城市快速建设而忽视城市形象塑造的做法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环境。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以临汾市为例对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城市形象塑造应在充分了解城市形象环境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中突出要素的规划设计和城市人文精神塑造两方面入手,其中前者主要有赖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边缘地带的规划整治、重视视觉景观和完善功能分区来实现,后者有赖于对空间异质性突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实现。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中突出要素的规划设计与城市人文精神塑造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实力与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因素众多,包括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化、景观设施及城市文化、居民素质等等。本文试从环境陶艺的角度出发,分析环境陶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环境陶艺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及其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