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超前夸张"还X就Y"格式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句法上,"还"和"就"为时间副词,"X"由"VP1"、"在+时间词"以及"AP1"等语类充当,"Y"由"VP2"和"AP2"两种语类充当。语义上,"还"的语义特征为[+持续],"就"强调"Y"实现得早或快,承接"X"。"X"和"Y"具有时间、地点和性状三个方面的非现实关系,此格式具有[+超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同为辞格,我们可以抽象出比喻的基本格式,却很难对夸张进行格式化描写。本文尝试从语义的角度,抽象出夸张的表现形式:1.直接借助数字形式表达的夸张;2.数字形式投射为概念,借助概念表达夸张的语义;3.借助句式表达夸张的语义,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格式及其变式:“x得y”,“x比y更……”,“x连y还不如”。  相似文献   

3.
1、引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选择问句,可分一般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两类。这两类都有带关联标记“还是”与不带“还是”两种形式,因此共有四种格式: A.X还是Y? B.x,Y? c.x不/没x? D.x还是不/没x? 选择问句中的同指成分都可按一定规则删除,但不同格式的删除规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法、语义等不同层面对“才A就B”超前夸张句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包括超前夸张句式的界定、“才A就B”超前夸张句式中A和B的选择、句式中关键词和句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X也好,Y也好”格式的分析,探讨了此格式的语法意义和语用表达功能,并探讨了“X也好,Y也好”格式的表“情”功能。“X也好,Y也好”的格式意义是表示“例举”,是对某一范围内的人,事、物、方式、情状等进行列举说明。强调范围广、情状复杂。“X也好,Y也好”格式的语用功能就在于,它以“例举”的形式表明所列举项(可以代表人、事、物、方式、情形等)的差别是不重要的,在一定范用内是“任意”的。“X也好,Y也好”格式除了在篇章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外,还具有表明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的功能,它表明说话人只看重“X也好,Y也好”后续成分中的事件、活动及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知道,夸张就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一种辞格。它包括扩大夸张,如“离天只有三尺三”;缩小夸张,如“五岭透迤腾细浪”;超前夸张,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还有一种特殊的夸  相似文献   

7.
“x归x”格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归x”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格式,人们对它至今还未深入研究。本文对“x归x”的构成、类型及其特点、功能等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X比Y还W"格式是指表真实、实际比较的语法构式和表极性程度的修辞构式。修辞构式是一种具有修辞功能的虚比构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修辞构式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和参照点模型。认知联想的触发、形式的模因移植、认知经验的突破和意象图式的动态化促成了"X比Y还W"格式从语法构式向修辞构式演变,使其具有了夸张的修辞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由动词“说”与副词“就”所组成的“说x就x”格式,是现代汉语的常用格式。该格式具有丰富的语用义。从焦点角度看,该格式能够凸现句子的焦点。从语篇角度看,该格式与上文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较强的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还X就Y"格式是一种反预期格式,其所传达的信息可与受话人的预期相反,也可以与说话人的预期相反,还可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该格式可分为现实型与非现实型两种类型,都传达反预期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还N呢”与“比N还N”格式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N呢”与“比N还N”,都是口语中时常见到的格式。对于这两种格式,语法学界讨论很少。即使有时提及,也是只言片语,迄今为止尚无详细论述的文章。这两种格式很特殊,它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都包含有“还 N”这样的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12.
夸张是英、汉语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按意义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大类;按构成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一般性夸张和借助性夸张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夸张手法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其共同点在于:两种语言都可以利用数字来进行夸张;在语义上进行夸张;与其它修辞手法相结合的夸张。不同之处:汉语中有超前夸张。英语夸张倾向于写实,汉语的倾向于写意。夸张辞格的翻译有直译;意译;根据句意,作模糊处理;根据语言习惯,变通翻译等。  相似文献   

13.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比”字比较句的句法格式主要有“X比Y”式和“X比YW”式。“比”字句主要表达平比和差比两种意义。《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还未完全虚化为介词,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过渡的中间状态,既有粘着性又有独立性,呈现出鲜明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Y+很有+X”格式的研究提出X必须是抽象名词。但是抽象名词作为一个理论概念颗粒度较大,因为有很多的抽象名词无法进入该格式。“规定属性”和“归纳属性”作为两个颗粒度更细的理论概念可以更好地确定X的准入条件。对“Y+很有+X”格式的研究有两点普通语言学价值:其一,“Y+很有+X”格式与“Y+有+很+Z+X”的变换事实上是“贝克难题”的一个具体体现。解决“Y+很有+X”格式的准入条件更有助于理解和解决“贝克难题”。其二。“有X”被重新分析为表“性质”,促使其中的一些用例呈现词汇化的倾向,这说明“有X”一方面具有句法结构的性质,另外一方面成为历时机制发挥作用倒置短语词汇化的平台,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句法和词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因果与条件、充分与充要、主动与被动等三个角度对“无X不Y”格式及其变式“无X无不X”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无X不Y”格式本身及对嵌入成分的选择和制约在不同条件下有各自的特殊限制条件,不能笼统地理解为“所有的X都Y”或“没有X不Y”;另外,本文还揭示了其变式“无X无不X”中所包含的虚拟语气因素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话语结构中“X,一旦Y(就)Z”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话语结构中对“一旦”格式进行了分析。从语法上看,“一旦”句有独立和非独立成句两种;从语义上看,Y与前面X有三种关系:因果;顺接;逆反;从话语篇章角度看,“一旦”后作为衔接句的提取有Y从X中直接同义提取;Z从X中同义提取;Y从X直接反义提取衔接词语等三种形式;语用上Y句具有非常态;可行性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X量 Y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量 Y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构成看 ,“X”“Y”可以顺序组合 ,也可以逆序组合 ,可以连续组合 ,也可以间隔组合 ,有的组合成优势说法 ,有的组合却是劣势说法。格式中的“量”可以是物量 ,也可以是动量和时量。格式中有时省略量词 ,有时嵌入名词 ,有时扩展构项。从表意看 ,“X量 Y量”或表约量 ,或表选量 ,或表虚量  相似文献   

18.
“X就X”与“X就是X”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x就x"格式和"x就是x"格式在语义上都可以表示假设和确认,但前者还可以表示妥协等意义,后者有突显内涵等意义."x就x"和"x就是x"在结构和句法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网络热用语“一言不合就Y”就本义而言是“一X就Y”中,“X”的论域局限于“语言或意见相左”的下位变体;当代汉语系统中“一言不合就Y”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从“逻辑意义的顺理承接”到“小化前提、大化结果的反差承接”,再到“意义的无厘头对接”的连续统,而后两种意义是“一言不合就Y”应用中的强势表达。三种意义演变的过程中“,一言不合就Y”从“表义实体”演变为“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对汉语中”……x就x在……”格式的结构特点、句法功能和语义语用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一、结构特点能进入这一格式的“x”包括形容词和动词。例如:①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②数学妙就妙在她对自己无法预测,她的前沿可能向我们意想不到的任何方面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