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暖回家路     
《中国广播》2012,(2):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1月16日至20日,推出春运特别直播节目《温暖回家路》。中国之声每天三档节目时间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郑州、阜阳直播,播报全国各地春运现场的高峰动态。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1995,(3)
面向读者贴近生活──介绍乐山日报副刊专栏“海棠路98号”本刊记者魏虹坐落在乐山市中区海棠路98号的《乐山日报》,是乐山市委的机关报。由该报副刊部主办的专栏“海棠路98号”,1992年被评为乐山市好新闻一等奖(专栏),第三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栏,获得201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大众报业集团今年获得的7个中国新闻奖之一. "周末人物"专栏,创办至今,已近20年,曾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或优秀专栏称号,十次获得山东省新闻奖名专栏称号.是目前全国党报中唯一个坚持长久的人物栏目.  相似文献   

4.
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栏,获得201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大众报业集团今年获得的7个中国新闻奖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6,(2):I0003-I0004
2016年2月1日至2月6日,中央人民广搔电台《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6天时间足迹遍布北京、武汉、合肥、西安、贵阳、济南、哈尔滨7个城市共18场直播,掀起线上线下互动热潮。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张家口晚报“现场办公”专栏连续获得全国地市报新闻专栏一等奖、河北省优秀专刊等奖项。一个创办只有几年的“新面孔”能够在业界饮誉,是对全体栏目创设编采人员几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大家解放思想和思维创新的结果。回过头来看。“现场办公”专栏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人民前线》报在创新中落实“三贴近”要求.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策划推出的《老兵说事》专栏,靠“金点子”成功打造品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荣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中新社,是中国两家国家通讯社之一,也是我国开展国际传播事业的主力军。中新社“国际观察”专栏被评为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本文通过对该专栏2023年系列稿件进行定量分析、内容分析,并横向对比同类媒体的国际类稿件,认为该专栏具有紧贴国际热点、全面立足中国“世界观”、契合中新风格的叙事风格等特点,并提出丰富稿件数量和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互动与反馈等方面建议,力求增加该专栏的实效性、影响力,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衢州日报社的子报《农家报》从2006年3月16日起开辟了一个"有问题找阿水"专栏,固定在一版,期期皆有,连续7年从未间断。至2012年3月,《农家报》共接待农民来电来访4000多人次,大多是找"阿水"咨询问题和求解难题。专栏公开解答各类问题900多条,基本上做到了有问必答、有事必帮、有难必解。久而久之,"有问题找阿水"成了农民之友,农民们把这个专栏当成"娘家人",有事来找它,没事去走走。2010年,"有问题找阿水"栏目获得了全国农民报协会的优秀栏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济宁日报》1995年以来创办的“农村科技”栏目,始终坚持为农民提供科技致富知识、与农民兄弟交朋友这一宗旨,融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结合农时季节,服务农村经济,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该栏目已连续3年在全省地市报专栏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贴近再贴近该栏目在创办过程中,既贴近地方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2012年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推荐的《金华日报》“多彩QQ群·和谐新空间”栏目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开办的《上海好心人》新闻专栏,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奖项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品牌专栏是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五年来,衢州晚报“温暖在线”专栏已在读者中形成了一种传递温暖、传递信念的合力,体现了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一个品牌专栏的培育,就是一个持续的议题设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企业营销中的CS理念——顾客满意策略,坚持以读者本位为导向,造就了该专栏今天所拥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月11日至12日,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的2012年度"带一本好书回家,过文明祥和佳节"赠书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天山读书节"的内容之一,已连续开展五年,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既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推动了全民阅读,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对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刘虓 《中国记者》2023,(12):54-55
<正>“一访定心”是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和无锡市信访局联合开办的一档建设性舆论监督专栏,栏目积极践行“上访变下访、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不断完善“融媒报道+信访落实+共治共享”的运行模式,形成了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强大声势,为主流媒体改变新闻生产方式,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2023年,“一访定心”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由《江海晚报》副刊部编辑的“江海写真”在2007年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专栏能获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肯定,关键在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关注普通民众,展现精彩人生。通过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挖掘出他们身上的不平凡之处,给人以启迪。“江海写真”的成功操作,也为副刊的新闻化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河北日报于一版开辟了言论专栏<燕赵论坛>,至今已有9年了.该专栏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河北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河北日报社组织的多次受众调查中,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位于各言论专栏榜首,已经成为河北日报的"招牌菜"之一.1998年,该专栏发表的<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一文获得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2001年,该专栏发表的<"真抓"与"假抓">再度荣获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一个省级报纸的言论专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两次获得全国新闻最高奖的一等奖,这在全国都是非常少见的.近年来河北报界总共获得的两次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部出自<燕赵论坛>,可见该专栏在河北报界的地位和影响.<燕赵论坛>除了两次摘取中国新闻奖的桂冠外,在河北省新闻奖、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好新闻评选中更是捷报连连,屡次折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伊始,湖北《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在此后整整一年时间里,共刊载了66篇文章。在2006年3月举办的2005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记者走进特色村”专栏获得了一等奖:“记者走进特色村”刊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文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  相似文献   

20.
获奖     
《视听界》2013,(6):10-11
第23届中国新闻奖第23届中国新闻奖日前揭晓,江苏广电总台获得4个一等奖和1个三等奖。任桐、袁丁、姚加炎、姜虹创作的《选择》获广播专题一等奖;集体创作的《时代问答》专栏作品《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获电视访谈类一等奖;卜字撰写的《区域性主流媒体源点的变迁与重构——基于“场域——惯习”的视角》获新闻论文类一等奖;陈辉、荆雷、王波、许霄鹏、吴强创作的《新闻眼》获广电专栏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