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变课间操内容枯燥乏味,千篇一律,不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需求,难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现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教改实验。其活动内容的科学性、灵活性、实用性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称赞和认可。师生同参与,增进了了解和感情,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组织性和集体荣誉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体育大课间活动一般是学生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有合操和分组形式。包括队列、广播体操、校操(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以课间操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朝阳区光华路一小一、解放思想,深化课间操改革过去,我校课间操的内容比较单一,只组织学生做国家推广的广播操。由于几年一贯地做一套操,课间操上得沉闷、单调,学生的锻炼兴趣明显下降,运动量也达不到要求。通过对做操学...  相似文献   

3.
大课间操也称大课间操体育活动,是相对于传统课间操而言.也就是学生在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上由原来的20分钟改为40分钟。大课间操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大课间操的综合效益.学校把大课间操纳入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智力开发及校风校纪建设体系:把大课间操与学生生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课间操的特色,我校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编了一套富有中职特色的"礼仪广播操",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礼仪广播操创编设计的构思和实践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检验其在课间操中开展的效果,以提高中职课间操的质量,为今后中职学校课间操活动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早操     
深圳市莲南小学在原有早操的基础上推出了大早操,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该校将每天的第一节课设为大早操,活动内容为诗歌朗诵,精气神练习,呼号训练,广播体操(121健力操、学校自编健美操、武术操三套操轮流做,每天做两套),个性化自主练习,同唱一首歌。在大早操时间,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六·一”前夕,我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写道:“尊敬的陈校长,不知您是否在意,我们现在的课间操都是上午、下午两套操,一年四季不变,我们越做越没兴趣。课间操的时间和地点都是规定好的,同学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我们喜欢的活动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间操是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对多年只做一套广播操感到厌倦,逐渐失去了兴趣,达不到锻炼身心的最佳效果,更无美感可言。课间操改革势在必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从根本上变革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变被动强制为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解决活动主体的自觉积极性问题。一、大课间的目标1.坚持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锻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2.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通过音、美与体育锻炼的…  相似文献   

8.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以徒手操为主,创编操、专业操、集体舞、放松操等为辅,配以游戏、竞赛等各种小型体育活动。还可与文化、艺术等多学科整合,并以适宜音乐相烘托,为学生营造多种氛围,增加多方位熏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大课间操和体育活动课是小学作息制度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是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主要措施。一、大课间操活动近年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我们传统的课间操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决定实行“大课间操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十五分钟延长为二十五分钟,具体安排如下:上午第二节课后,仍然先做眼保健操,然后要求学生全部走出教室,到各自做操的规定区域自由选择所喜爱的各种课间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以我们提倡的课间“一打”(打沙包)、“三跳”(跳长、短绳,跳皮筋,跳集体舞)活动为主,也有的利用场地上的器械开展…  相似文献   

10.
视点     
《家长》2013,(1):4-5
1崇文小学课间操跳"江南Style"引热议日前,北京崇文小学课间操跳"江南Style"的视频引起热议。崇文小学音体美组组长林春回应,学校搞创新,根据旋律编出适合小学生的舞蹈,并保留了"江南Style"经典的"骑马""挥鞭"动作。目前学生跳的3套自编操中,伴奏音乐分别来自小虎队、世界杯主题曲等流行音乐,以前还教学生们跳过改编版"Nobody"以及跳绳操、球拍操和拍手操等。  相似文献   

11.
王敬东 《考试周刊》2012,(77):116-116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有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把课间操扩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既有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比较适宜等特点。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六一"前夕,校长收到学生一封来信。信中写道:"尊敬的校长,不知您是否在意,我们现在的课间操都是上午、下午两套操,一年四季一成不变,我们越做越没兴趣。课间操的时间和地点都是规定好的,同学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喜欢的活动内容。一直这样下去,根本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儿童节即将来临,我们想借这个机会向您提个建议,能否改变一下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谢谢!"  相似文献   

13.
课间广播体操自1951年起在我国中小学开始广泛开展,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课间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青少年学生追求创新、个性张扬的特点与日剧增,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形式去做几年才更换一套的徒手操,已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消极怠操甚至逃避做操现象日趋突出,课间操效果每况愈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遵循教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总体原则,从"快乐体育活动‘出发,对现行中学课间操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从2001年起在全校试行了独自创编的"Para Para"健身操,取代第八套广播体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校园大课间活动的不断开展,以自编操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改变了课间操单一、枯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并能把足球操与足球紧密结合,使每个孩子通过足球操的练习,了解了足球的特点,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术。有效推进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合理性、有效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热爱运动,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15.
李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84-185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在近年来的课间操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量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体育、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雪峰 《考试周刊》2014,(3):110-11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量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7.
大课间活动是在传统的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由于近几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我校一直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与体育课,但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要。如何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就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活动。在学校的不断实行和改进过程中,我对大课间也有着不断的认识,自己的组织能力、编排能力也在不断的实战、反思中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8.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在近年来的课间操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量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体育、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与课间操相比,其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统一管理。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学生紧张学习起调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的作用,是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是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有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比较适宜等特点。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又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所以实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