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夏,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成为“非典”后又一重大的“媒介事件”。许多媒体把“皇马访华”事件当作娱乐资源开发。“皇马访华”一时成为球迷狂欢的节日;许多媒体把“皇马访华”事件当作娱乐资源开发,显示了媒体的负功能“皇马访华”的娱乐性新闻报道中暴露出的种种负面现象和问题,说明中国一些新闻媒体和记者在职业认知上还存在着偏差和错误。这是一次反思职业素养和新闻价值观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2.
电视娱乐节目:痛并快乐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争夺受众的必然选择,成为电视改变过去以传为中心格局的有益尝试,使人的游戏娱乐本性得以回归。但是,娱乐节目功能却开始失调,节目“克隆”,品位低下,过分强调功利诉求,形成“娱乐化霸权”。因此,应正视现实,开拓创新,将审美性、认知性、故事性、娱乐性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如今文坛上流行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娱乐化”的倾向,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一种或浓或淡的感伤与迷茫,似乎每个作家都有浓郁的乡愁。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这种失落的轨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文学的市场化,作家的明星化,文学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4.
媒介大众化、市场化的浪潮汹涌而至,传媒改变一味重宣传、重教育的传统,“轻松”、“接近”、“实用”的社会新闻及都市新闻越来越成为报道的主要内容。新闻娱乐化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一种时尚。从受众地位、媒介角色、新闻内容的化归属三方面的转变需要可见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文坛,“汪曾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研究者长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汪曾祺的小说通过“非欲望化”的叙事来疏离现当代历史对文学的整合、逼近人类真实存在,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汪曾祺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汪健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41-144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与大众文化时代背景有关。媒体报道关注娱乐性,这种变化虽然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但其改变的方向与策略却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新闻报道中添加娱乐元素是可行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应该遵循“适宜、适量、适度、适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教育学“中国化”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本土化”,过去提“中国化”,观在提“本土化”。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教育“本土化”即指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但是。提“本土化”是否会使教育不仅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而且又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另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谈体育游戏化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凯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3):121-122
娱乐性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众所周知,体育是由民间的游戏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一种游戏。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不成其体育,特别是对大众体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这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体育的重要原因。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动机往往来自于学生的娱乐需要,而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大受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游戏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因此,本文就体育游戏化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表示“观察”义的“看”加上事态助词“来”演变成认知动词“看来”,表示的是“推测”义,属于“以身喻心”的隐喻,而后再发展成为推度副词。这是一个语法化和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而语法化与主观化又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来中国近代政治的腐败,致使文学不得不对政治进行某种“过度补偿”。在这种“补偿”过程中,文学把自身当成一种宣传的工具,而遵循“大众传播”的话语规则:为了扩大宣传的实际效果——扩大受众面——于是以所谓“大众语”来替代知识分子具有先锋性的话语形式“白话文”。以所谓的“民族形式”来取代西方的文学形式“fiction”等。但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文学自身的扭曲、变形,使其成为“非文学”甚至“反文学”。同时,这种对“民间”的想象,还建构起了一个左翼文学的鸟托邦,从而使得一切非文学、反文学的东西,都得以合法化、主流化、权力化了。“工人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文学水平最低的一种,但它上有左翼文学的话语资源,下有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等的变相继承。今日虽已边缘化,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对“工人文学”的研究木曷橥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退行”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