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蒙在五十年代以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文革”后重返文坛。新时期中出版了《深的湖》、《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三卷本)以及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等作品。其中短篇《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中篇《蝴蝶》、《相见时难》分别在全国文学评奖中获奖。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我国出版八十年代又再版的一部有影响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著),叙述到三十年代著名的作家时,曾有一节写到云南的马子华。“一九三六年马子华出了中篇《他的子民们》和短篇《路线》,又在《文学丛报》上写了一些短篇,如《勾结》、《南溪河检查长》等。他的小说大都是以云南南部做背景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小说理论盛极一时,小说的创作和译介风起云涌。畏庐居士林纾,这时“尤耽于小说”,对小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大量翻译西洋小说,而且自己也从事小说创作。据马泰来统计,林译作品达一百七十九种。其创作小说也不少,长篇有《金陵秋》、《劫外昙花》、《巾帼阳秋》和《京华碧血录》;短篇及笔记凡数百篇,曾汇为《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畏庐漫录》出版。一个如此热心小说译著的人,他对小说的文学地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是文学研究会一位重要作家,也是该团体作家中创作劳绩最为卓著之一.五四运动前后,他就开始写小说,除长篇《倪焕之》外,还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等.叶圣陶遵循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的主张,他的小说一开始就“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其主题富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他的创作态度是极端严肃的,曾说道:“我似乎没有写过什么自己不怎么清楚的事情”、“中国革命逐渐发展,我粗浅的见到一些,我就写那些.”(《叶圣陶选集·自序》)因此,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描绘平凡的人和事,从而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语言的朴素精练,感情的淳厚朴实,这就是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5.
从端木蕻良对于艺术样式的选择,从中国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发展趋向来考察,史诗性长篇《科尔沁旗草原》无疑是端木蕻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若是从创作风格表现的完整,从端术蕻良步入三十年代文苑的足迹来看,则要首推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科尔沁旗草原》遭到出版界的冷落,曾令端木深怀抱璞不遇之感:“三年血泪成飘渺,一世耳目作哑聋”。(端木《永恒的悲哀》)他却并未因此而减弱了自己的创作热情,逐又写作了计划中的四部长篇小说的第二部——《大地的海》。这部长篇1936年6月完成于上海,命运也同《科尔沁旗草原》一样。鲁迅在病中看过之后,虽愿为之介绍出版也一时无着。鲁迅劝端木蕻良先写点短篇。端木为纪念“九·一八”五周年而创作的短篇小说《爷爷为什么不吃高梁米粥》即由鲁迅推荐于《作家》发表。对端木的文学才  相似文献   

6.
雷·布拉德伯里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既善于写幻想小说,也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既写短篇也写长篇,共出版了近20部集子。短篇小说集《太阳的金色苹果》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亦幻亦真,虚实交融,颇具可读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7.
1月朱亚宁的小说集《金甲虫》出版朱亚宁的中短篇小说集《金甲虫》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这在作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精选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该小说集为“21世纪中国作家实力展”丛书之一种。主编周冰心在其所撰写的《“后知”时代智性写作的可能性——21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1897年—196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南方文学”的代表。1949年,他以“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七十五篇短篇小说。他早年开始写诗,二十年代初,出版了诗集,如《春之幻影》(1921年)等,诗作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二十年代后期,他转向小说创作,续处女作《士兵的报酬》(1926)之后,又出版了《群蚊》  相似文献   

9.
《药》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个重要的短篇,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前夕——1919年4月25日。《默》(1900)是俄国著名作家安特莱夫(1871—1919)的短篇小说,鲁迅把它译成中文。鲁迅在《<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指出,在《药》的结尾留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本文试从时空结构、象征印象主义和“灵肉一致”三方面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来认识“阴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平 《当代电大》2004,(7):13-15
填空题 (每空 1分 ,共 30分 )要求 :书写规范 ,不得有错别字。1)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1)《》 ,接着又出版了《南国之夜》、《夜景》等短篇集和散文集 (2 )《》。2 ) (3)的小说《华威先生》发表后 ,引起了一场关于 (4 )“”的论争 ,这是抗战以来文坛上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学论争。3) (5 )在 30年代接连发表了《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优秀短篇小说。4 )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 ,写了《且介亭杂文》、(6 )《》、(7)《》三部杂文集。最后一部是鲁迅逝世后由许广平编辑的。5 )小说《春蚕》的主人公是旧式老农民 (8)。6 )…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素描     
弗朗茨·卡夫卡 (1 883 - 1 92 4 )奥地利小说家 ,2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先驱。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生前仅发表少数几个短篇。41岁时即被长期的疾病和贫困夺去生命。生前给好友马克斯·布洛德留下遗嘱 ,要求将他的全部手稿付之一炬。今天的读者得感谢布洛德先生 ,他非但没执行这份遗嘱 ,反而把它们整理出版了。代表作有中短篇《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地洞》、《饥饿艺术家》和长篇《审判》、《城堡》等。《城堡》是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名叫K的土地测量员 ,应城堡当局之聘长途跋涉前往工作。小…  相似文献   

12.
赵本夫,江苏丰县人。他从1981年发表处女作到1986年上半年的五年时间内,对小说的各种类型,包括短篇、中篇、长篇乃至微型,都进行了尝试,共写作七十余万字,其中不乏上乘之作。这些作品有与别人的共通之处,而更多的是他个人的创作特征,个人的文学风格。读了《卖驴》,有人说他巧子“心事”;读了《“狐仙”择偶记》,有人说他谙于农村男女情爱;误了《绝唱》,有人说他善写风土人情;读了《古黄河滩上》,有人说他深得传奇文学之奥妙;读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主编简介]周莲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短篇少年小说《雪狼白蹄儿》2000年获全国第八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2003年短篇少年小说《送白狐狸回家》获全国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已出版童话集《美人鱼欢欢》、长篇历史故事《将军少年时》、儿童绘本《小黑的秘密》、长篇励志版名人传  相似文献   

14.
《人间喜剧》作者的《中国与中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一九一五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说部丛刊”第二集,就收入了法国巴鲁萨的《哀吹录》。作者巴鲁萨即后来通用的巴尔扎克。最早同中国读者见面的巴尔扎克的作品,怕是这里用文言意译的四个“哲学小说”的短篇。它们是《别了》、《耶稣·基督在福郎德》、《红客店》与《罪犯》。我们往常谈论现实主义,谈起巴尔扎克来,就象谈论浪漫主义,一定会说起他的朋友雨果那样。解放以来,《人间喜剧》的大部分长篇短篇有了译文,比较重要的“引言”、序文,书评和政论,作为研究的资料,也被介绍过来。  相似文献   

15.
孟伟哉论     
孟伟哉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多的文学创作道路,他至今也不是一个专业作家。除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半待业状态,曾因祸得福而能有较为集中的时间从事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的第一、二部的构思与写作之外,他的其余的创作都是在业余进行的。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已逾二百万字。他的创作不限于小说,他也写诗,写有长篇叙事诗《英雄像》、长篇抒情诗《“吃草”歌》和若干短诗,也写理论文章,但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创作上。他的小说从体裁上看有长篇、中篇、短篇(包括微型小说);从题材上看,有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写现实生活的,有写古代社会的,有写虚幻世界的。他的小说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崇高和诗情,他的创作道路是大体上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素描     
威廉·福克纳 (1 897- 1 962 ) ,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南方一个庄园主家庭。一生创作长篇 1 9部 ,中短篇 70余篇 ,多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展开故事。代表作有长篇《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 ,押沙龙 !》、《去吧 ,摩西》、《八月之光》 ,短篇《纪念艾米丽小姐的玫瑰花》等。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 1 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无疑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此后的英美文学还没有出现过比它更高的山峰。不过 ,《我弥留之际》写得更为简洁与流畅 ,它的主题同样是…  相似文献   

17.
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园城记》是芦焚从1938年9月至1946年1月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历时八年,几乎与抗日战争相始终。在小说出版时,编者就介绍说,《果园城记》是作者“最得意的短篇结集”。事实确实如此:三十四年后,劫后余生的芦焚重编他的短篇小说、散文选集时,删去了一些自认为保留价值不大的作品,却将《果园城记》中的二十篇悉尽收入。称《果园城记》为芦焚“代表作”,大概不会有错。  相似文献   

18.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否定的。在“四大奇书”之中,《三国演义》总的成就虽然远不及《红楼梦》,但它仍不失为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小说不仅集中了古代“讲史”小说的优长,而且把虚(虚构)实(历史)相兼的历史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星转斗移,光阴如梭。从1932年10月出版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到现在,沙汀在文学道路上已经坚实地跋涉了半个多世纪,横跨了两个时代。他艰辛而精勤地耕耘,给我们留下了以《兽道》、《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闯关》、《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过渡》和《木鱼山》为代表的百余个短篇、三部中篇和三部长篇小说,并写出了优秀长篇报告文学《随军散记》和不少散文特写,涉猎电影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自斯·茨威格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斯·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20岁的茨威格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21岁又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30岁时,他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尝试着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文学体裁的创作。但标志着其在小说界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并使之声名鹊起的是他1911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历》。1927年,他又发表小说集《热带癫狂症》和《情感的迷惘》。这三部“链条小说”的创作主题——“探索和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