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文学史写作中,"还原历史"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潜伏于"还原历史"背后的三大陷阱,力图对曾以各种理由遮蔽与覆盖的真实历史和真实生命经验进行真正的还原,并以此写作出最有活力的当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2.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公案的历史还原》一文认为,"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内部对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和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理性讨论;胡适与李大钊共同开创了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史.这些认识摒弃了阶级分析方法,离开了历史的大背景,无视这场论争的实际,因而是非科学的,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科学的历史研究,应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前一些错误的思潮,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对木炭还原Fe2O3的产物"异常"进行分析,指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该反应产物的本质和产物"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产成品所耗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是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综合结转方式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对产品成本还原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对比,发现传统的还原率法及结构比重法都存在计算复杂、学生难理解的缺点.笔者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测试,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率原理对产品成本进行还原的过程更清晰,学生更易理解,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阶段论"、"方面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以往流行的传统模式,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其原本面目.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采取两者结合的"综合论"方法,就可以弥补其不足,以达到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原其本相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巧妙地使用"名著中的妙语"能为"历史新课堂"添光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为"名著中的妙语"不仅生动形象,还能简明扼要地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实质意思.它不会显得拖泥带水,不会增添历史新课堂的负担,也不会过多占用历史新课堂的宝贵时间,却能给历史新课堂带来生机和活跃.  相似文献   

7.
实施"精英数学"还是"大众数学",一直是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历史地考察国内外"精英数学"与"大众数学"所走过的历程,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其发展规律,对于目前我国进行的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有助于找准改革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传统"翻转课堂"设计存在内容难度定位不当、学情认识不清、流程编排考虑不周等教学问题.基于ADDIE模型的化学"翻转课堂"设计,可克服设计缺陷,引导教师程序化地构建"翻转课堂",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内容教学为例,具体呈现ADDIE模型对于"翻转课堂"设计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9.
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审视中国共产党,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三个代表"的历史客观必然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主观必然中诞生的.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根本历史条件、历史依据.这种必然相应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章所强调的意识形态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对立及其反讽表述看,"世界历史"观念颠倒地反映着人类社会整体化趋势,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意识形态;与之相对,世界市场理论历史和具体地呈现出人类社会整体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历史意义。由于误读了"世界历史"概念的理论性质,所以"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是个假命题。  相似文献   

11.
"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历史题材创作铺天盖地而来,存在的问题很多.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的风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出于新启蒙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学者,围绕对"五四"的历史价值评判,各执一端,针锋相对地对20世纪中国的激进与保守两股文化思潮的历史功过进行了阐发。对"五四"的重评,包含了学术界诊断中国历史文化症结和引导当下文化走向的强烈诉求;体现了在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如何化解启蒙与保守、西化与民族化之间的间隔,以及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13.
商洛"下户人"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兵劫之后,清初康、乾年间在"招垦"政策的鼓励下,大量的东南客籍流民将商洛作为自已家族心目中理想的迁居之地,历史上民间流传的"湖广填陕西"的说法由此可窥全豹.本史根据地方志资料和迄今仍然保留于商洛各地移民先祖们的墓碑铭文,可以清楚地看到"下户人"当年的移民史实,旨在考察明、清交替之际,地方经济和社会恢复与发展的历史与轨迹,及民俗文化中的地缘结构因素的变动、异化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让历史课"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动地讲述历史——生动历史首先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广泛涉猎,心中积累大量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而且教学语言应富有趣味性、幽默性、艺术性。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再加上恰当地运用态势、表情、手势、动作等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动感,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讲什么学生才爱听呢?首先,应注重历史课堂上的生动性、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特别爱听历史故事,这样,他们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知识,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第二,引用诗词典故。教师选取适当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传说、歌谣诗句、成语典故等辅助教学也会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如学习"淝水战役"时,可引用成语"八公山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学习一·二九运动"时,可播放《毕业歌》学习"渡江战役"时,可朗诵毛泽东的诗《七律·钟山》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历史的复杂性,把主要精力花在总结所谓的"规律性认识"、灌输绝对化的"××决定论"上,让学生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存在着教学简单化的倾向。为此,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角,提出重构历史教学的主张,通过历史移情、研读史料、问题探究等方法,丰富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金"的词性,自从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分析为区别词之后,汉语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的声音.本文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简要地概述,并采用历史的观点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主张应当历史地看待"金"的词性:"金"正处于从词(古代的用法)向粘着语素语法化但又未完成的状态,既不能分析为名词,又不能分析为一个粘着语素,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即词和粘着语素之间的"语法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