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平速度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与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为:外国优秀三级跳远选手在助跑阶段具有较高的绝对水平速度;在起跳阶段中,水平速度的损失率明显小于中国的优秀选手,因此分析了水平速度低、水平速度损失率高是我国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突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以速度力量为主要训练内容、遵循运动人材培养规律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三级跳远项目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宇 《考试周刊》2011,(16):139-140
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作者通过大量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研究,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综合分析,从现代三级跳远特点的发展出发,研究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准确性,为三级跳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出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是:(1)助跑速度与上板速度加快;(2)技术风格朝着有利于减少各跳水平速度损失的方向发展;(3)起跳的准确性和摆动技术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徐振会  屈跃林 《教师》2011,(17):121-121
三级跳远是历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本研究根据比赛现场实测指标,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及格赛的前8名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的某些速度指标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用以指导和改进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并为今后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级跳远中的最关键因素是三跳比例,这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绩。在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中,英国爱德华兹的速度型技术已引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并且逐步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国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技术与体能方面都远远不如世界上其他国家,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当今的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及趋势,促进我国三级跳远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级跳远成绩的不断提高和三跳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及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作以分析,希望能为我们三级跳远的训练提供借鉴,来达到促进我们三级跳远水平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100m途中跑的速度特征,最高速度及维持最高速度的时间和步长、步频的对比与分析,找出我国百米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所在,提出提高我国短跑技术所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国外运动员相比较,从全程速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女子100 m栏运动技术,发现我国女子100 m栏运动员最大栏间速度小、加速能力差.但是苏懿萍却在最大栏间速度、加速能力和速度持续能力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助跑速度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速度在该项目中的作用也得到体育界的广泛认可,然而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身体其他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过于强调速度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挥,如对下肢损伤的影响、对踏板精确度的影响、对三跳中维持身体平衡的影响等,本文在充分肯定助跑速度重要性的基础上,辩证论述其应该控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男子三级跳远是湖南省发展很快的田赛项目,在2006年12月份结束的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运动员吴波以16.47米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同时也创造了湖南省男子三级跳远的新记录.但是,我们从第一名到第八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难看出他们比赛成绩的差距,原因何在,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验法对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二跳进行测量,并收集世界优秀运动员跨步跳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差距与问题,为高校三级跳远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男子三级跳远第一跳起跳与跳远起跳角度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技术和跳远起跳技术的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着板角(∠1)、扇面角(∠6)和起跳腿(着地瞬间、最大缓冲瞬间、离地面瞬间)三时相膝角(∠2),前者较大;起蹬角(∠7)、起跳角(∠8)、腾起角(∠5)和起跳离地时刻之摆动腿膝角(∠4)前者较小.角度特征的差异表明:三级跳远第一跳必须相对低平地跳出去.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实践证明,要提高跳远成绩,应在助跑最后阶段的合理技术和绝对速度能力上下功夫。助跑最后阶段的适宜速度和合理技术动作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方面的相关数据 ,通过对比综合分析 ,认为我国跳远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应提高助跑速度并且应合理地提高速度利用率 ,不断完善技术 ,以缩小与国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跳远助跑速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助跑速度与远度的有关资料,并通过多年来自己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论述跳远运动中制约助跑速度的因素及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速度与跳远成绩相关性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决定跳远成绩的好坏有诸多因素,如:助跑、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起跳角度、空中动作、落地技术等,其中助跑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快的水平速度。据统计资料测算的结果,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6。因此不难看出助跑速度因素的取得是极为重要的,是获得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3届奥运会12名世界级女子跳远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跳运成绩存在最大值关系,因此,在跳运成绩达到最大值时,垂直速度和高板角增到最佳值并能使远度达到最远后,垂直速度和高板角存度增加,必然会使远度减少(见图2).作者认为:教练员在训练中要严格掌握垂直速度的增值与最大运度的变化规律,并尽量使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向最佳值靠拢.  相似文献   

19.
三级跳远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技术风格。文章通过对当代三级跳远技术特点分析,探讨未来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