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比较起来,湖南的侗族人更是吃辣的大王.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不怕辣的四川、辣不怕的贵州,还是怕不辣的湖南,“老千妈麻辣酱”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食。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家喻户晓的调味品,竟出自于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之手。 据《世界商业评论》报道,创造这个奇迹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她在短短的6年间,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  相似文献   

3.
贾母在黛玉进府的时候说她凤辣子,这个"辣"字概括得更准确,当然这个辣和我们光吃辣椒的那个辣还不太一样.在不同的场合和时空条件下,加入了不同的作料.  相似文献   

4.
“我怕记者”,这是张海迪接受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张海迪,病魔的痛苦折磨不怕,学习中的困难不怕,生活中的坎坷不怕,却怕能够给她带来荣誉的记者,岂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月光向来以"拽"著称.一不怕老师.二不怕蟑螂.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的吗?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了.我神经比较大!吗依呀呼!吗依呀呼…… 说月光"拽"是有原因的:一、作为学生.敢晾老师.  相似文献   

6.
新知     
好消息辣椒:女性天然补品许多爱吃辣椒的女孩子认为吃辣会脸上长痘痘,便由此拒绝了带辣椒的所有美食。不过,最近对辣椒又有了新的解释。在日本,女人们认为辣椒在某种程度上,是女性的“补品”,而非“天敌”:辣椒除了有杀菌作用外,其中  相似文献   

7.
我一气读完了今年《新闻记者》第一期上的《对真实性不能满足于“基本”》等文章,就象不吃辣椒的人吃了辣椒,辣在口里也辣到了心上。联想前些年采写一篇报道时的得与失,感到作为通讯员对“失实难免”之“说”,确实应该严肃认真地想一想。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1977,(4)
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是金还是针,行动作结论。最艰苦的担子争着挑,最困难的事情抢着干,最关键的时刻带头上,最危险的地方冲在前。咱们打井就是同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作斗争,一分钟也不能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困难也要上。“一穷二白”不怕,怕的是没有革命雄心;失败挫折不怕,怕的是没有革命毅力;千难万险不怕,怕的是没有实干精神。  相似文献   

9.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31):95-95
好消息 辣椒或有助于预防大肠癌 吃辣往往被认为会刺激肠胃,但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新报告说,辣椒还有一个神奇功效——其辣味成分辣椒素或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培育出容易患上胃肠道癌的实验鼠.  相似文献   

10.
1957年6月13日,毛泽东同志约见吴冷西时,对他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相似文献   

11.
潇茂 《出版参考》2005,(1):20-20
贾母在黛玉进府的时候说她风辣子,这个“辣”字概括得更准确,当然这个辣和我们光吃辣椒的那个辣还不太一样。在不同的场合和时空条件下,加入了不同的作料。因此我们中国最有名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为她写了一部四十万字的专著,在我个人的阅读范围内,这在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人——为一个艺术形象写一部专著,而作者是一位一流大美学家。由此可见王熙风这个人物的复杂。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同松藻矿区的基层通讯员摆谈,通讯员反映,他们不怕熬夜动脑筋写稿,就怕采访时吃“闭门羹”。他们说:再三相约,好不容易同被采访对象见面,人家不是三言两语完事,就是根本不谈,那种尴尬场面实在让人忍受不了。采访吃“闭门羹”的情况,别说是业余通讯员,就是一些老记者也时能碰到。我们虽是《松藻矿工报》的编辑、记者,但在采访中就吃过不少“闭门羹”。但我们不怕,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寻找不吃或少吃“闭门羹”的方法。一、同你不熟:羞于开口。一次我们带通讯员去松局建安公司采访老劳模李双全。李师傅看到我们一个个拿着纸…  相似文献   

13.
搞批评报道,记者要有棱角,要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这是必需的。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搞好批评报道的首要条件。批评性的报道不仅要对报纸负责,更主要的是对被批评者负责。现在有的人犯了错误,不怕党、政纪处分,不怕内部通报,不怕罚款,甚至不怕追究法律责任,就怕报纸见报。因为报纸具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6,(5):49-49
近日.英国多西特耶出产的一种据说“会把脑袋辣掉”的红辣椒.被美国香辛料贸易协会认定为“世界上最辣的红辣椒”。多西特郡出产的这种名为“纳加”的红辣椒实在太辣了.种植它的人在拨辣椒皮进行播种时不得不带上手套.且身体必须处在上风位置.眼睛才不至于被刺痛。  相似文献   

15.
晓晖其人     
主笔梁勤俭,主人夏晓晖和我属相都是鼠,于是凑在一起的时候便少了那么多的客套寒暄,"直奔主题"便成了我们的主语。晓晖看上去不怎么玉树临风,说文弱书生似乎有些夸张,一副秀郎镜挂搭在鼻梁上,说弱不禁风也不为过。但晓晖是湖南人,似乎湖南人有一种"辣不怕"的  相似文献   

16.
不怕记者没稿子,就怕缩辑有框子。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还是办给人写的?编辑是要为记者做嫁衣,还是要给记者当伴娘?不怕记者没搞子,就伯编辑有框子。  相似文献   

17.
怕后人笑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怕后人笑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简介 陕西省渭北秦椒加工厂创建于1989年11月,是陕西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辣椒加工专业厂家。该厂以“产中华之名食,创天下之佳味”为企业宗旨,将原来松散的、一家一户的自食自足的辣椒加工,改变为集约型、大规模化的经营,实现了辣椒加工生产上的一场革命。 渭北秦椒加工厂重人才,重质量,他们按照“新观念、快节奏、高起点、严要求”的办厂方针,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年生产能力达1000多吨。“八五”期间,该厂以科技为先导,以当地优质线辣椒为原料,先后开发研制出了十大系列,40多个品种。尤其是“华原”牌油泼辣椒、油炸秦椒、香荃辣面、油泼鲜辣酱、油泼辣豆酱、秦珍火锅蘸香、秦珍辣豆酱、儿童加饭酱等,质纯味正,货真价实,被广大销费者誉为“中国辣椒的正宗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产  相似文献   

19.
公元2010年6月13日——端午前3天,华君武病逝;6月25日——夏至后4日,吴冠中病逝。两位中国画坛的泰山北斗,安详地走完了他们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德操之路。两位大师对画画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华先生说,他要对漫画"从一而终",吴先生说,他不怕累,不怕病,就怕不能画画。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地震后,作为山西晚报社会新闻部记者我曾跟随山西消防部队和太原特警支队两次入川,在那里总共呆了15天。很多个场合,消防和特警的同志诧异地问我,有时候,觉得你就像拼命三郎似的,和战士们往前面冲,救完人后,你还要写稿子。你不累?你不怕?我那会儿特别想告诉他们,我怕,我也累,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