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子核     
母亲买了一些李子回来,打算吃过午饭后分给孩子们吃,这些李子就放在盘子里。万尼亚从没吃过李子,他闻了闻,心里非常喜欢这些李子,很想尝(cháng)尝李子的滋(zī)味。他在  相似文献   

2.
果核     
一天,母亲买了一些李子回 来,她想在午饭后分给孩子们吃。 小瓦尼亚从来没有吃过李子,所以拿起李子不住地贴(tie)着鼻子闻。他挺喜欢这些李子,很想吃。他老围着李子转。当房间里一  相似文献   

3.
“我父亲整天工作”,14岁的凯思说,“他早上7点离家,要到晚上7点才回来。那时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于是他便自己一个人吃,而且往往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吃。他甚至周末也到办公室去。”许多儿童认为,他们的父母把事业上的成就看得比父亲或母亲的职责更重要。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说:“人人都说我妈了不起,聪明能干,又有名气。她有时间到处旅行讲演,却没有时间陪我。”儿童也不喜欢父母在家里的时候老是工作。他们想跟父亲或母亲玩,但是办不到,因为他们不许打扰父亲或母亲。听听孩子们转述他们父母所说  相似文献   

4.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5.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6.
儿时,小男孩家里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利用周日去郊区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不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相似文献   

7.
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每天午饭都到我单位食堂来吃。一天,我从食堂买来饭菜,他扫了一眼说:“今天我不想吃青菜,我要吃排骨。”我说:“今天食堂没有红烧排骨,你就先吃炒青菜,待明天有排骨时再买给你吃。”不知道这孩子从哪儿来的一股犟劲:“没有排骨我就不吃!”其他同志看到这情景马上把从自己家带来  相似文献   

8.
李子 《老年教育》2008,(4):31-31
我从小就知道父亲喜欢莳弄花草,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喜欢上了种树。据母亲讲,我7岁那年的一天,顺手将吃过的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竟然长出一棵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父亲非常高兴,视为珍宝。从那时起,他每年都要栽下几棵树。  相似文献   

9.
扣子     
儿子很忙,已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也没待上半天,吃过午饭,外面就有了喇叭声,单位的车来了。时令已是深冬,儿子出门时不禁打了个冷战,忽地记起要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棉衣,就又转过身来。母亲没有接钱,她说回来一趟就抵上几百几千。说着说着母亲忽然说:“扣子!”“扣子?”儿子瞧瞧母亲的身上,没看见什么,再低头看自己,才知道西装胸前的纽扣掉了一颗。母亲老花眼了怎么一下子就看清儿子的胸前掉了纽扣?儿子想不明白。“你坐下。”母亲搬过一条凳来,塞到儿子身后。儿子没坐。要脱下西装,母亲制止了他:“脱了会凉身子,就穿在身上,娘给你钉。”…  相似文献   

10.
圣诞节礼物     
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玛丽,我真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真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那么磨磨蹭蹭,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列宁母亲教育列宁的一段故事。列宁8岁时,父亲带他和哥哥姐姐到姑妈家去串门。他在和哥哥姐姐以及表兄表姐们玩的时候.不小心摔破了一只花瓶。当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把花瓶打碎了的时候,一个个都说不是自己,列宁也跟着说:“不是我。”后来,这事让列宁的母亲玛丽娅知道了,她没有采取打骂逼供的做法,而是给列宁讲了一个诚实孩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他买了十几盒好吃的年糕,保存在一个地方,准备慢慢吃,并且嘱咐儿子一天只能吃一盒。一天,他给了儿子一张写有“令尊”两个字的纸条,叫他儿子交给过几天会来的朋友。过了几天,那个父亲说的朋友还没来,儿子就把纸条烧了。儿子吃了一盒年糕,觉得肚子还没饱,又吃了一盒。后来有一天,父亲说的那个朋友来了,问他:“令尊呢?”儿子说:“没了。”朋友又问:“几时没了?”儿子说:  相似文献   

13.
一、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二、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去郊区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不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三、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回来,晚上糊了挣点零钱补贴家用。男孩半夜醒来说,妈,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四、高考那年,…  相似文献   

14.
小糖10岁了。她的父母是探险家,去过很多地方。这一回,他们去了一个有名的沙漠。几个月后,母亲回来了,父亲却没有回来。纯真的小糖好奇地问母亲:“妈妈,爸爸呢?”母亲不说话,泪水迷糊了她的视线。她很和蔼地朝她笑了笑,说:“你的父亲遗失在沙漠中了!”小糖又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呢?”母亲摇摇头,摸着她童稚的小脸,说:“不知道。”10岁的小糖继续追问道:“他不是和妈妈一起去的吗?”母亲故意装作困了,睡着了。但眼睛闭上的一瞬间,泪掉了下来。小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爸爸找回来。母亲再也没有去探险了,开始本本份份地工作和赚钱。“妈妈,…  相似文献   

15.
曾经的清贫     
1978年,父亲被调到二十里外的雷麻公社去负责建一所中学,当时我五岁。除了周日,我看不见父亲,而父亲又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会讲大灰狼的故事,所以,每到晚上我就很想念他,我老是问妈妈:“爷呢?”学校建成后,父亲曾经带我去住过一段时间。白天上班的时候,他留给我一些“作业”,也就是背《三字经》,做“1 1”什么的。到了吃饭时间,他从食堂里拎回一个大搪瓷缸,里面有瓠子、黄瓜、白菜等。久而久之,我吃厌了,想要肉,父亲就很抱歉地笑笑说,学校很穷,没有肉吃。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什么是贫穷——食无肉。有一天,我终于不耐烦了,嚷嚷着要回家,…  相似文献   

16.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  相似文献   

17.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现在一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有几年,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对父亲的选择她没有丝毫怨言。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白干酒,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吃。我每天能享受到父亲给我的半个鸡蛋,让同…  相似文献   

19.
儿时,丁香家很穷,吃饭的时候,饭常常是不够吃的,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们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的第一个谎言。丁香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利用周末休息去郊县农村的河沟里捕捉些小鱼小虾来给孩子们补养。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却在一旁啃鱼骨头。丁香心疼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母亲一边用筷子把鱼夹回给女儿,一边说,我不爱吃鱼!———母亲的第二个谎言。上初中了,为了给孩子们缴齐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了些火柴盒回来,晚上糊。挣点零钱补贴家用。丁香半夜醒…  相似文献   

20.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