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烧马棚》是威廉·福克纳的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它描绘了一个年仅十岁的男孩在面对父亲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处事原则时内心所受的煎熬以及挣扎,以及最后这个小男孩在道义与血统的较量中所作出的选择。本文在细度文本的基础上,粗略分析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父亲阿伯纳以及儿子沙多里斯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父子关系,并试图从中解读福克纳对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南方社会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一庄园主的家里。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庄园主的儿子被闪闪发光的斧子所吸引,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作家在奋笔疾书,他用意识流技巧展示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悲观情绪与失落心态。他便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威廉·福克纳。福克纳1897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十六岁那年刚上完十年级便离开了学校,靠打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当代有两位著名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他们年龄相仿(生卒年彼此),同属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生于密西西比州,曾经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庄园主,但到他父亲时已家境中落,因而他对地主家庭极盛而衰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十分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加拿大皇家空军,战后进密西西比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论《飘》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米切尔(1900—1949)于193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本书以庄园主小姐思嘉的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经济生活为主线,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历史,细腻真实地刻画出南方奴隶主阶级在向资本主义转化过程中恋恋不舍的痛苦历程。书中大量充斥对奴隶制的颂...  相似文献   

6.
徐李亮 《广西教育》2014,(41):75-75
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教学的新理念,从生活中教会学生学习,必然会促进学生做科学、学科学,提高学生的观察、预测、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家庭实验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亲身体验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物理学习中,大力开发家庭实验成了必然的趋势。下面笔者结合初中力学知识来谈谈家庭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北战争打响之后.南方的庄园主们不甘心败给北方佬.他们仍然希望保留奴隶制。他们聚集在一起,想出了一条妙计。由于当时美国也流行决斗.他们于是在南方找了一个快枪手,用一火车皮的黄金作为酬赏.让他去找林肯决斗。这个家伙号称是全美国拔枪最快、射击最准的人,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放心吧,我肯定会干掉林肯。  相似文献   

8.
祖传秘方     
据说在南方的某一个地方。有个治蚊世家。靠着祖传的秘方,生意一直很好。如今,治蚊世家已经到了第二十代传人。每天,只见他在大榕树下支起一个帐篷,而他就坐在阴凉的帐篷里面收钱。  相似文献   

9.
小说《烧马棚》是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父亲阿伯纳与儿子沙多里斯在血统与道德观念上的冲突与矛盾。福克纳塑造了父子两代人的典型人物形象,父亲代表的是福克纳塑造的斯诺普斯的形象,而对应的儿子则是扮演沙里多斯的角色。其中也不乏少穷富白人的冲突情节。  相似文献   

10.
茶商世家 生长在茶乡的陈日宝,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憨厚,纯朴的南方小伙子,很是亲切,所以朋友们都叫他小宝。  相似文献   

11.
动听的故事     
<正>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径直向他主人庄园的住宅走去。因为他是奴隶,他得去当仆人,去那所富丽堂皇的大宅院里听候使唤。他躯体瘦小,神情柔弱,衣衫破旧,模样十分可怜。当小个子在宅院的门廊里向庄园主请安的时候,庄园主老爷忍不住大笑起来。庄园主当着在场的所有男女仆从询问道:"你是人还是什么东西?"这个仆人低下头,没有回答。他战战兢兢,两眼发  相似文献   

12.
聪明的农夫     
郭倩 《下一代》2015,(3):41
1.有个凶恶的庄园主,订了一条规矩:穷人遇到他,都得低头行礼。一天,一位农夫经过他的庄园,正好碰上了庄园主。"穷小子,你为什么不向我行礼?"庄园主问。2.农夫说:"我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向你行礼?""我是这里最有钱的人,有钱就有势。你不低头,我就抽你!"  相似文献   

13.
两三岁的孩子从备受呵护的家庭走向陌生的幼儿园,必然会有一些不习惯,我们在开学前三天特意将幼儿园小小班布置成“类家庭”的环境.组织家长和孩子参观游玩,孩子们玩得都挺起劲。可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亮亮长得瘦瘦小小,看上去很忧郁,只要父母一离开他  相似文献   

14.
<正>乔治·华盛顿是美国人,他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者之一,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深受美国人民爱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华盛顿出生在大庄园主家庭,家中有许多果园,果园里长满了果树,但其中夹着一些杂树,这些杂树不结果实,而且长得很高,影响其他果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与福克纳齐名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家的慰藉》讲述了一个家庭逐步走向瓦解的故事,以两个敌对的人物看似融为一体结尾。为理解这一怪诞结局,需从奥康纳对美国南方社会的关注出发,分析故事中两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作为美国南方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性的典型代表,两者的冲突与融合揭示了南方所面临的身份困境与现代性冲击下的身份重建难题。  相似文献   

16.
弥生 《大学生》2013,(18):50-51
正见面的时候人们相互介绍,经常听到这样的标签:他来自艺术世家,他家是书香门第,她是X家名媛。好像了解了家庭背景就能大抵明白你这个人一样。我是个学新闻的普通大学生,某次被别人介绍为来自"新闻世家",懵了一下,回首望来,嗯,我是学新闻的,我爸妈也是学新闻的,噢,连我姥爷居然也是学新闻的!不禁回味起家庭文化在我成长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的一座乡村,失去丈夫的农妇与儿子相依为命,靠着勤劳的双手,日子虽然不富足但幸福安宁。有一次,回乡度假的庄园主的女儿所乘的马车受惊,农妇的儿子救了她一命,并且在四目相对的那一刻爱上了美丽的庄园主女儿。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为了争取和少女接近的机会,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家当花匠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从家庭结构以及母子关系等方面来看,盖斯凯尔夫人的《南方与北方》具有明显的俄狄浦斯情结解构,《南方与北方》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表现在桑顿及其母亲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桑顿太太对玛格丽特的敌对态度,与以往的俄狄浦斯情结不同的是,主人公最终摆脱了俄狄浦斯情结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家庭的出现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础的,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家庭也必然随之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果我们将家庭的出现看做是人类人际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在家庭出现以后直到工业经济时代行将结束的漫长人类历史发展中,家庭的发展都只是在同一轨道上不断地进行着量变,当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家庭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交替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革命的出现;家庭形式多样化,家庭功能社会化,家庭内涵感情化,将这些变化与传统的家庭进行对照,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家庭的第二次革命已经走向我们,走向人类,在未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家庭将通过第二次革命走向其终结阶段,恩格斯曾经预言,家庭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将走向消亡,知识经济正在引导家庭向这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20.
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悲剧贯穿于《金粉世家》的整部小说。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正是这一特殊时代,让他们的爱情注定走向失败。冷清秋的悲剧可悲、可叹,具有一种悲剧美。金燕西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封建纨绔子弟的劣根性,婚前婚后他对冷清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们二人的爱情悲剧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