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2,(8):49-50
2008年岁尾,一个女记者开始了她的南极探险之旅,她从长春出发,经深圳、香港、巴黎、布宜诺斯艾丽斯,飞到地球最南端的乌苏怀亚。从那里乘坐了9天9夜的破冰船,抵达南极大陆。宛若童话仙境的南极大陆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辽阔无边的冰原、巨大奇异的冰川、蹒跚成群的企鹅、有些人几十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册上,有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名字,她就是李清照!她不仅以诗、词、文并擅的卓越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中技压群芳,独领风骚,而且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身份跻身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文学园地,奠定其比肩须眉、创"体"名"家"的文学地位;她既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杰出的批评家,她的一篇《词论》以大胆新颖的文学见解和鲜明自觉的理论意识,为中国古代词学批评和词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建树。在李清照的文学创作中,尤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在词史上的地位,早在她所生活过的南宋时代即已较普遍地得到士大夫文  相似文献   

3.
一 刚到电台的那几年,她的日子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5时30分起床,6时整出发,6时25分到岗,6时55分开始直播工作,8时30分别人刚刚上班,她已经结束了一天中的第一段工作,接下来是选题、采访、写稿、直播。每天三档直播节目的工作强度,源自工作带给她的充实和她对这份工作的无比热爱。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4日,29岁的中国女将李娜在巴黎的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历史性地斩获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子单打冠军。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媒体对这位女子给予最高级别的赞誉之词。中国媒体说她书写了历史。CNN说她的夺冠就像童话一样。毫无疑问,李娜职业网球生涯成功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开始的单飞,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档案》2014,(1):21-21,20
正冰雪的品格,寒梅的秉性,业务指导工作中,她风雨兼程,为挖掘鄂伦春历史,她费尽苦心。梅香醉人,因其历经风雨,梅香如故,因其依然美丽。——"最美龙江档案人"评委会推荐词1992年8月,赵冬梅告别教师生涯,调入黑河市档案局。她先后在档案馆、业务指导科等多个岗位工作。为了快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她不耻下问,虚心学习,看书本、听讲座、问同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很快掌握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  相似文献   

6.
李宇瑛 《大观周刊》2012,(29):36-37
李清照(1084—11557),号易安居土,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她自少便有诗名.她的诗、词、散文均有非常高的成就。要数在词方面造诣最高。据全宋词载录李清照词共47首.其中又以咏花词为最多.竟有35首写到花.而“花”“酒”又是李清照词的主要意象.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报刊纷纷披露了一个消息:女作家张海迪在推出长篇小说《绝顶》之后便封笔不再继续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对此,张海迪说:“我从没有说过要‘封笔’这样的词。”张海迪说,身体状况是她暂时不写长篇的原因之一,其次写《绝顶》动用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她要开始再一次学习和思考。“我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恢复得好一点,让我再一次尝试一种新的写作。”目前,她已开始写一本作家出版社约她写的书“How to study English”。《中华读书报》6月5日载文明确指出“《绝顶》不是张海迪封笔之作。”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一不留神,时不时的会在你眼前蹦出几个你也许闻所未闻的新词、怪词,这个年代似乎是个特别能制造新词、怪词的年代。这一点,新闻圈中人是特别感同身受。暂且不说别的,就说新闻圈中人自己的服务单位——报社、电台、电视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不怎么喜欢叫“新闻单位”了,纷纷代之以“媒体”的称谓,尽管“媒体”的称谓总觉得没有“新闻单位”来得顺口,甚至刚开始还有点别扭。  相似文献   

9.
有个姑娘,喜欢上路。我说她内心水深火热,她说她满眼山高水远。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她从杭州不断出发,分别去了云南、海南、西藏、新疆、柬埔寨这些遥不可及的“远方”——通过坐飞机,乘火车,搭轮船,开汽车,骑马,步行……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按飞行距离算,杭州到昆明2472公里,杭州到三亚2694公里,杭州到拉萨4422公里,杭州到乌鲁木齐3653公里,  相似文献   

10.
青春言情图书市场,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大的市场,两个简单的词涵盖了从14岁开始初步独立阅读的青少年一直到25岁以上的成熟女性。受张爱玲、琼瑶、  相似文献   

11.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有感于“不留情面”近日,新华社记者赵兰英专门让撰文感谢巴金老先生对她的批评与指正。她在《走近巴金》一文中用错了“喀嚓”一词。巴金看到后,就不留情面地向她指出来,“喀嚓”一词用得不好,当时骨折他并没有听到这个声响。巴金老先生的“不留情面”给记者...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用“德高望重”这个词来表达对许鞍华的尊敬。但许鞍华说她很怕这个词,因为这意味着她老。她知道自己老了,但还是希望能显得年轻,精神上年轻。用这番话来描述许鞍华非常合适;总是能与命运面对面,坦诚,朴实,又有股倔劲。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6):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知名新闻研究学者芭比·泽利泽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的探析,尤其关注她对新闻研究的范式发展作出的思考。泽利泽认为,包括技术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导致了新闻业、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多重危机。她进而从"解释性社群"的概念出发,将弥合分裂、制造共识作为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从五个路径出发实现对新闻研究基本问题的概念化。  相似文献   

14.
丹飞 《出版广角》2015,(6):35-35
给一颗甜枣,打一个嘴巴子,说的是命运之于卡森·麦卡勒斯。上帝给了她天才--19岁便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神童》,或许就有自励和自矜的成分,又顺手给了她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炼狱--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吸管》46岁才得以出版。凝视卡森的黑白照片,两个词蹦出我的脑海:傻子,天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28日,春光明媚,万木复苏、河南省优秀社科期刊《妇女生活》杂志迎来了她的20岁生日。然而,妇女生活杂志社原总编辑刘绪乾没有在场。 这时,前来参加会议的省妇联主席吴全智向众人宣布:刘绪乾同志因积劳成疾,现病重延诊于医院。在吴全智的发言中,她用了这样两个词来形容刘绪乾在《妇女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女子在二十六岁的年纪,做出了一个选择,离开温暖的家,离开她熟悉的人和伴她成长的城市,只身来到上海。六个月后,她当初来的新鲜感渐渐退却,开始感到了寂寞。于是……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她随我走进门便搬过一把椅子端坐在我对面,默默无语地看着我。须臾,她傻傻地问我:"你看我像个淫荡的女人吗?"出于职业需要我给予了否定回答。她伤心地说:"可我的老公却骂我是个荡妇!"她接过我递过去的茶水,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兴盛,清人开始努力构建一整套严密的词律体系,而在构建词律体系过程中,词学家们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与观点。这些不同的认识与观点,就构成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9.
1970年夏天,一个身着旧军装,扎着两条小辫的姑娘兴冲冲地来到宁波人民广播电台报到,开始了她的播音生涯,她叫凌丽,那年才满十五岁。弹指一挥间,二十五个春秋匆匆而过,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把青春留在话筒前,把声音传遍浙东大地。二十五年的艰辛跋涉,凌丽终于成功了,她是全市乃至全省的著名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她当之无愧地得到党  相似文献   

20.
1983年,开了个裁缝店的小业主邓小华,带了四五个徒弟,生意非常红火,一个月能挣60块钱,抵正常上班的丈夫两个月工资。做生意,时间总是零零碎碎,店里也老是闹哄哄没个安静的时候,可是她得个空就开始写小说,而且一拿起笔来就能写,更奇怪的是她开始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写的是什么,就像神灵附体一样,写出了处女作《黄泥街》。这个裁缝店的小老板就是后来的文坛“异端”残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