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能力和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预报节目从诞生之初就以服务公众为己任,公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天气预报节目最重要的指标。天气预报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和解读能力、包装水平,满足公众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天气预报节目可用资源大大增加,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变暖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的灾害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公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天气预报节目也肩负起新的使命,需要加强对气候产品的解读和应用,探索更积极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7月7日电视节目《天气预报》诞生,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气象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气象节目越来越成为广大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常态节目。伴随时代的变迁和技  相似文献   

4.
罗毅 《新闻前哨》2006,(4):45-46
气象新闻的出炉源于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新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从那时起,气象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人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在人们生活中持续了20年。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杰 《声屏世界》2012,(8):127-128
5月以来的黄岩岛领土纠纷牵动着国人的关注,而各部门也正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对南海诸岛的管控。其中,5月16日,海南气象部门正式新增对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和南沙永暑礁3个岛礁的定点天气预报,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天气预报在气象信息发布与重要信息传播中的特殊意义。另外,从增设黄岩岛天气预报的价值层面上看,天气预报节目在强化中国大众的认知度与记忆度上,还拥有着强大的标识性与教育性作用。权威平台节目深入人心以气象节目中播出时间最早、影响中国受众面最广的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为例来分析,这种强化作用更多的是来源于气象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金涛 《新闻前哨》2007,(10):70-71
每晚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收看人数最多的天气预报节目。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气象的新闻报道。地位:配角成主角——从小豆腐块到专版天气预报是我国气象新闻的开端。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  相似文献   

7.
古时候预报天气是一种神话,而今《天气预报》节目深入百姓生活,名列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榜首。和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出镜时间是以秒计算的.必须在一亮相、一开口、一句话的时候打动观众。优秀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化妆与造型、稿件的撰写、播报节目的基本素养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9.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9,(12):16-19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趋严重,像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持续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影响也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也加大。  相似文献   

10.
孙佳妮 《记者摇篮》2012,(12):39-40
1980年7月7日,电视版《天气预报》诞生了,天气预报成为了一种电视节目;1993年,电视版《天气预报》开始有了讲解天气的节目主持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电视版《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雄居央视以及各级电视台榜首。在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中,天气预报节目不仅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更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天气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电视天气预报是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的,作为一档实用性相当强的服务类节目,在其后的20多年中,其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中国电视气象事业的发展,各省级市级电视台也开始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节目。这里,笔者将天气预报节目分为新闻板块的天气预报节目和一般的天气咨讯类节目两大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受众本位"理论出现与实践,天气类节目呈现出许多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走马上任使得如今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内容好看、形式多样,而且充满了"星"气象。尽管在当前消费时代电视节目的娱乐特性得以张扬,但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必须把握好娱乐尺度,坚持满足受众对天气信息需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3.
气象新闻中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新闻不能仅仅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更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事实上,我们的报道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太好。气象科普迫在眉睫许多人都看过《后天》《龙卷风》《完美风暴》等灾难片,其实将这些电影定义为灾难片并不十分准确,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都可以被称为气象事件的科普片。有统计显示,在全世界所有自然灾害中,90%都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今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就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气象科学的知识普及,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电影就成了一种很好…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气候不断变暖的今天,天气、气候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阴晴冷暖。天气的变化,影响着个人的日常生活安排,关系到国家国计民生的发展调控。气象在国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气象新闻也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部门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气象部门面对社会的主要窗口。但是,在目前宣传媒体众多,客户选择投放广告媒体多样化的今天,近年来,地级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广告市场低迷,客户投放广告少,广告金额不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梧州气象影视为例,结合当地经济市场,深入分析市级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要有所突破,必须在提高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自身竞争力和加大栏目对外宣传力度上下狠下功夫,主动营销,精心研究营销策略,培育一些栏目广告老客户和长期客户,苦炼内功,着力提升气象节目质量及其广告制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服务性和新闻性,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提高收视率,从而达到吸引广告客户的目的,力争栏目广告业务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是谁一直与我们同在——认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观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因为其短小,又大多包含在新闻资讯类栏目中,所以对它的受众调查一直是个空白。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公司作为国家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单位,认为有必要在全体电视观众中将天气预报观众分离出来,以认识、了解这些观众。因此,从2003年开始,通过网络调查、节目的满意度和收视率的调查分析,初步认识了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一、庞大的观众规模如果有人问:目前国内收视率最高和观众规模最大的节目是哪一个,你会怎么回答?正确答案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节目。由国家统计局、中科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17.
邓杰 《新闻世界》2014,(6):80-81
本文介绍了气象节目的发展背景,梳理了气象节目的几种样态,认为气象节目主持人应把握好节目具有的专业性、新闻性、对象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观众,提升气象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开局之年,气象服务重点向农业倾斜。2011年初,中国气象局、财政部首次设立"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在全国120个县市开展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其中湖北省10个县市区列入乡村气象服务试点。2011年8月18日,湖北农村广播、湖北农业电视频道垄上频道正式开播,垄上频道的开播为气象为农服务提供了专门的阵地,对电视农业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本文从电视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性出发,从节目的内容、形式、主持人风格与形象包装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如何做好农业气象服务节目,同时认为应打造一支专业的制作队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以此提高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华大 《东南传播》2012,(8):166-167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是气象影视的基础和核心,当前我国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不管在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还是传播载体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因当前气象系统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了气象影视发展。本文结合福建省级电视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未来福建省级气象影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节目中既充溢着对风云冷暖的关切,又有对大自然天气的诠释,在社会公众面前起着“发言人”的作用,是电视气象节目的灵魂人物。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电视气象节目时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