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时代经典阅读的式微与休闲化阅读倾向的出现以及知识观与信息观的错位等变化使大学生面临"亚知识"状态的迷茫与焦虑,图书馆在强化信息质的控制、优化阅读环境上面临新的可能性和新的责任。图书馆应提高大学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消除新媒介阅读带来的阅读焦虑,帮助大学生建立深度阅读的价值观,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平衡机制应有的效用,实现大学生在数字空间下知识与成长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受信者,大学生在求知观、交往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受到了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选择、注意、理解、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改变等具体影响过程;二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环境、主导价值观和次要价值观之间相互关联的具体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千名大学生的实证调研发现,"90后"大学生的杂志阅读呈现出总体选择多元而小众但少数几种广受欢迎、综合文摘类和时事政治类杂志占主流、与社会人群的阅读偏好差异较为明显等三个特征,这种阅读旨趣反映了"90后"大学生对杂志阅读的认知需求、社会整合需求、个人整合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和排解压力需求等。杂志作为大众传媒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巨大,应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建设性地利用杂志的信息资源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学习观是大学生对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潜在认识,其形成受学生学习活动经验、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探究大学生学习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学习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环境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生成环境、生存环境以及培养需求带来了新的变化,但网络暴力、信息裂变、个人信息保护缺位以及负面信息的冲击也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正确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引导其适应约束虚拟世界的现实规则,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展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折射反映,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的流行语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体现,是多元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也是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直接反映。流行语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流行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和民族差异。影视文化是大学校园流行语传播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流行文化已渗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流行文化对大学生阅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在当前流行文化背景下,社会要净化网络环境、学校要营造网络环境、学生个人要积极发挥阅读主动性,以期改善大学生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8.
社会思潮的内容丰富繁多,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大学生是社会思潮最直接的影响者也是新的传播者。通过实证调研发现,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思潮本身的作用,同时也有变化着的环境所形成的众多社会复杂变量的刺激,还有大学生成长过程的许多特点的影响,这些因素各自又包含着复杂的成分。同时,社会思潮虽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鉴于现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的制约,如"快餐式"阅读习惯使他们形成了解读信息的表面化、平面性和碎片化的倾向,暂时来看大学生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又是有限的。对此,我们一方面不要过于应急而防止超敏反应发生,另一方面又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关注,特别是教育对策和预案方面要有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符号,视、听、触等多种感觉通道,向大学生们提供着海量的信息,使大学生以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感受更为愉悦的阅读体验。读图、阅听这些新的阅读方式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影响着他们的阅读。但新的阅读方式不仅为大学生阅读带来积极因素,同时也有负面的影响。规范新媒体的内容传播,净化传播信息,从源头上杜绝精神污染,并且科学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引导大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而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和品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学习观提出了新挑战。在多重挤压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并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反思中重新建构适应新形势的学习观,其基本取向是从求知走向启智,从预设走向生成,从直觉走向深刻,从独白走向对话,从传承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丽军 《考试周刊》2009,(52):84-8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影响业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影响下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英语阅读内容、文本阅读及超文本内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受当前社会发展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均出现许多新变化。本文通过对江西某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动机、内容、方式等的调查,详细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偏好与倾向,还针对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多元文化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使其成为一种教育新范式。高等教育必须以新的视角,为全人类提供适合社会需求和能够应对社会挑战的教育,这就呼唤新的课程观的产生,其特点就是国际化、相互尊重以及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目的应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对随着WEB2.0应用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环境都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途径。本文结合WEB2.0的特点,分析了WEB2.0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应用WEB2.0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提出了WEB2.0环境下加强...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盲目性、互动性、娱乐性特点。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广图书馆阅读,重视阅读的内容分享、信息发布与需求匹配问题,结合高职生阅读特点与专业需求。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全面推广数字化阅读导读服务工作,科学设置阅读计划,将信息素养教育提到教育改革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社会物质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和信息环境在诸多社会因素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影响更加明显。这些因素的改变在大学生中引发了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西部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其政治主体观、政治发展观、政治清廉观、政治生态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网络文化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政治观有显著影响,而个体特征和家庭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政治观影响不显著.因此提出,加强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和网络环境,是今后一个时期塑造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政治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权与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观的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论述了传统知识观与新知识观的区别,阐述了新知识观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并在分析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价值取向、选用与评价标准三方面对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境外的个人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在校大学生阅读价值的多元化,不仅反映了他们多层次的人生价值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价值观的多元化。只有对我国在校大学生多层次的阅读需求进行正确引导,才可能在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中真正实现他们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新需求,高校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海洋观.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主要包括海洋资源观、海洋环境观、海洋产业观和海洋国土观等4个方面,其培养过程主要通过各专业在与海洋有关的学科基础课、选修课中讲授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来实现.一些沿海地区有海洋类专业、环境类专业的高等学校,尤其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海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