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黑人自传是美国自传文学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尤其是黑人女性自传。因女性身份、肤色原罪等群体特征,黑人女性自传揭示了多重自我、呈现了“我”与“我们”的代表与被代表关系。然而,近年来被关国文学界重新发掘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自传《路上的尘埃痕》,却打破了黑人女性自传揭示群体性自我的传统,通过消解“我”的种族身份、女性身份而构建了“纯我”,而其现实生活中“真我”却被作者以迂回式叙事策略而遮掩了。“纯我”与“真我”在自传文本中以复调式叙述结构、以此消彼长的延展而达到最终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
张洪伟  孟凡飞  蔡青 《文教资料》2007,(14):134-136
“美国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在其自传《华女阿五》中探讨了作为华裔女性的身份问题,而这部自传因对饮食的大量描写受到文学评论界的批评。本文将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分析在这部自传中饮食对主人公身份构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传性”成为五四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是真正的“女性写作”。文章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对五四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进行研究,探究其蕴涵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我们更直观、真实、深入的认识五四女性。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品,而“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该文试图从传记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小说文本中表现出的自传性进行分析。通过论述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获得的文本接受效果,阐明了自传性写作对该文本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以此来探索自传性之于现阶段女性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打破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把生活真实的自传事实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互文性、私人性、身体性、真实性四个维度,体现了小说的自传性特点及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女性叙述声音是女性意识和表达方式的结合体,“半自传体”个人叙述声音真实地虚构了叙述者、作者、主人公三位一体的客观自传和精神自传,体现了女性写作对话语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女性叙述声音是女性意识和表达方式的结合体,“半自传体”个人叙述声音真实地虚构了叙述者、作者、主人公三位一体的客观自传和精神自传,体现了女性写作对话语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女性小说大多以自传体式文本表达她们的诉求和心声。她们的小说强调族裔历史和经历变迁,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探讨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女性被分裂的身份。女性主义批评以历史穿线和自传的方式来观照女性的种族、阶级、性别与身份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库切的《夏日》是一本虚构式自传,这篇小说整体上就是被采访女性们的回忆式叙述,以主人公约翰为叙述背景,而他的情人和朋友们则成为叙事话语的主体。这种反传统性与小说叙述结构模式的创新性相一致,更与库切作为一个反叛性的怀疑论知识分子的身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笔者提出这个问题与个人身份有关:一是性别身份,即身为女性的——女性身份;二是职业身份,即从事社科学报编辑的——主编身份;三是阶层身份,即研究女性的——知识女性身份。在这里笔者着意说明自己的“身份”,是想强调笔者“言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是供大家来批判的。  相似文献   

11.
汉文写的朝鲜小说《王庆龙传》就是唐代传奇《李娃传》的翻版小说。《王庆龙传》的故事情节虽然和唐代传奇《李娃传》相似,但是女主人公妓女玉丹形象上发生了差异。朝鲜汉文小说《王庆龙传》翻版的过程中受到了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影响。但是,与《李娃传》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相比,更加注重了《王庆龙传》中女主人公固守贞节的烈女形象。其原因是贯通朝鲜社会的儒教意识形态,因为朝鲜社会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就是为一个男人坚守贞节的女性。除了《王庆龙传》以外,朝鲜后期的韩文小说《月下仙传》也是《李娃传》的翻版作品。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也坚守贞节,被封为了贞烈夫人,也表现了朝鲜翻版小说的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雨中猫》是海明威于1925年在法国生活期间写的一个短篇。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度假。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对照这种修辞手法。小说中,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的追求是以一种自恋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女主人公强烈的自恋性才阻止了她对自己身份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在巨著《克拉丽莎》中展现了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中颇为典型而现实的女性成长之路。作为新个人主义中精神独立的英勇代表,克拉丽莎深受"启蒙运动"中的民主和平等思想影响,其追求自我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她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对构建女性新身份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孙琳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2-93,102
才子佳人小说,因其固定的情节模式,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形成恒定的模式: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主人公与辅助者的关系,主人公与破坏者的关系。同时,《金云翘传》又有其独特的"故事套故事"结构,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异于常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套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16.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最终揭示了珍妮的悲剧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汤亭亭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处女作《女勇士》通过描写华裔女主人公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面对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困境,展现了华裔女性为摆脱"他者"身份所表现出的决心和做出的努力。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女性的双重"他者"身份以及颠覆这一身份的艰难过程,旨在探寻汤亭亭在这部小说中对华裔女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索福克勒斯笔下《安提戈涅》中的女主人公死亡的原因,主要从命运,法律及情感等因素出发,分析造成女主人公人生命运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以中国人民传统的娱乐休闲活动——打麻将为基点,通过分析麻将对东方文化的传承作用﹑麻将桌建构的"第三空间"和麻将作为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阐述后殖民主义下身处美国主流社会边缘的中国移民的尴尬处境,展现小说主人公对东方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情,并探寻以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在平衡东西方文化冲突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紫色》这部作品充满了沃克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理论进而阐述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意识如何在妇女间的"姐妹情"的帮助下彻底觉醒,并最终摆脱黑人男性的压迫,以及如何重拾信心并最终走向自立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