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村 《出版参考》2005,(2):41-41
在上海的街上很容易看见女人。我的意思是说,上海的女性乐于让人看见。为写这篇文章,我站在街头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人行,必有一女。她们兴高采烈地上街,最大的可能是去商店,尤其可能去服装店或皮鞋店。与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对服装的浏览和采购是她们始终怀有莫大热情的一件事。当然,假如脸上的神情不那么兴奋的话,也可能是去上班。她们必须上班,工作被她们自觉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极不喜欢别人称呼我为美女.在上海读书时,班里的南方男生最爱瞎叫美女.只要是女生,不论美丑妍媸,也不论老少中青,一律称为美女,常常让我觉得难受.对真正的美女而言,这种做法让她们感到不公平,是对她们美貌的一种漫不经心的漠视;而对我这种从小因为不漂亮而自卑的人来讲,无异于讥讽和嘲弄.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栖息     
街拐角街拐角是人群出现的地方,同时也是人群消失的地方。一群鲜亮的女孩子出现在街拐角,她们一边笑着,一边哼着,从街角消失了,我知道她们刚刚从我的身后来,她们来自我的身后——那个有笑声,有歌声的地方,而现在她们消失了,她们也将笑声和歌声带走了。她们带着这歌声和笑声去了哪里?街拐角也是人群出现了的地方。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从街拐角走了出来,他们从一个我不知道的学校,从一个我已经永远不可能回到的年龄走了出来,他们正走向我。我,一个陌生的30岁的人注视着他们,我的目光从街拐角捕获了他们,他们也在走向30岁吗?我的目光是有罪的,因为我的注视他们才被认为是朝我走来的,朝30岁走,不是他们的意识,是我强加给他们的。街拐角,我也将从一个街拐角出现。进入另一个人的眼中,我也将从街拐角消火,消失在街那面的某个人的视线里。  相似文献   

4.
出版事业的新生长点王建辉这是一个无人说过的话题。其实当我约请朋友们侃一侃这个题目时,我还不知我能说些什么。这需要眯起眼来看她们,如此并不是不敬,而是为了审美和准确,如同绘画创作中常常需要眯起眼来看对象一样。我们的女编辑同行们是可敬可爱的。她们已经显示...  相似文献   

5.
多看勤问     
在现实生活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通讯员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见到“热闹”去看看,发现了问题去问问,就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附近一座大桥上围着很多人。我也跑过去看“热闹”。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刚才发生了事。只见一个衣服湿透的农村妇女对围观的群众诉说,这天下午,她们27人去桑干河捞鱼,当大家捞得起劲的时候,暴雨突降,洪水冲下来,把她们围困在大桥下面的一块凸起的沙滩上。幸亏被路过这儿的几名筑路工人发现,及时扛来铁梯相救,她们才安全脱险。听了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条新闻。于是,当场找被救的群众和那几位救人的工人进行采访,回家后我与另一位同志合作,连夜赶写了一篇《筑路  相似文献   

6.
榴莲之味     
第一次在水果超市见到榴莲,我就产生了恐怖的联想,这家伙太像二战中德国制造的一种水雷。导购小姐甜美的声音,也掩不住它的恶臭。她说这是榴莲,号称“水果之王”。我没记错的话,上回我和太太买芒果,她们也说是“水果之王”。看来能称王称霸的绝非什么好东西。  相似文献   

7.
突破自我     
曹颖 《新闻天地》2009,(8):57-57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到医院去看望过一对身有残疾的颖迷小姐妹,她们在病,床上的笑容,从心而发的开朗和快乐,感染了很多的人……那一次我也在博客上写了自己的感受,并和大家一起为她们送上祝福!没想到《智勇大冲关》的编导看到了这篇博文,知道她们也很爱看《智勇大冲关》,于是特意去做了采访、而这一切编导没有告诉我,他希望能在现场给我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8.
初夏,一个人的午后,我有幸与《她们知道我来过》邂逅。这本书,是张大诺先生历时十年,对近百位高龄老人临终关怀的记录,是志愿服务温暖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份,我在参加省人大、政协会议的报道期间,无意之中抓住了一条“活鱼”,采写了一篇现场感较强的短新闻——《比金子还珍贵的》(见《河南日报》1992年2月25日二版)。时间虽然过去几个月,但回忆起来仍给我留下许多有益的思考。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干新闻工作这一行要有一种“好奇”的心。要说这件事有些偶然,这条“活鱼”不是自己用心钓来的,也不是费力捕来的,而是碰到自己手里的。24日上午11时,我骑着自行车赶到河南饭店南楼找一位代表采访。刚把车子放好,看到有几个服务员在旁边的垃圾箱里寻找什么,只见她们弯着腰,探着头,有的用棍挑,有的用手拣,顾不得垃圾的脏臭。“她们在找什么?”一种好奇的心理驱使我走上前去观看。还没等我发话,旁边路过的服务员半开玩笑地  相似文献   

10.
我至今还在水中浮不起来,更别说以怎样的姿势游上几米,但这并不妨碍我养在深闺的美丽泳装有增无减。她们是我每年初夏雄心万丈学习游泳的动力,可惜的是,万丈太浅,深闺太深,除了去海边穿过两次,她们几乎没有被"宠幸"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关于女人,我能说些什么?因为对于她们,我们知道得越多,就了解得越少.说她们爱慕虚荣,还是说我们对她们的要求无法满足?说她们缺乏时间观念,在约会总是迟到,但这个毛病不正是我们惯出来的.说她们丢三落四,有时甚至把自己丢了.说她们没有方向感,因而时常迷路.有个女孩曾亲口告诉我,说她有一次下班经过一幢楼房,觉得面熟,走了一大段后,才突然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家.你也许会认为她在装糊涂,那就让她装下去好了.我更倾向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2.
新民晚报有个版面叫《女性世界》,我有幸当上了这个版面的编辑。女同志编“女性世界”,我想有她的长处。却也有她的短处。长处是女同志最了解女同志,短处则是身在其中,有时候会云遮雾障,难识其中真面目。怎样编好《女性世界》,这是我常常放在心上的一件事。到读者中找感觉怎样让读者走进并且关注《女性世界》这个版面?有一次,我去一家针织厂开女工座谈会,问她们希望在版面上看到怎样的文章。她们的工会主席小郝就说:“我就  相似文献   

13.
我住六楼。当时买房时,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年轻腿健,爬楼梯算是锻炼,二是楼层高清静。天津这个地方有一种胡同文化,住附近的老人们爱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而且她们还都起得很早。我最怕起得早的人。 最让我满意的是楼上还有一片平台,这是我计划中的楼顶花园。砌一花池,推开书房的门就是梅兰竹菊,再邀一二好友啜茗闲谈,真正的乡绅般的“诗意的栖居”。当时就是这么打算的,但后来的变化却让我始料不及。楼顶花园计划受阻  相似文献   

14.
在认识她们之前,我真想不到还有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工作的记者。她们与我一样都是女性,也同我一样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瑞典新闻进修学院主办的第一届“新闻中的妇女”国际研讨会上相识,并且结下了真挚的友谊。作为有着相同背景的同行,我对她们感到由衷地钦佩。  相似文献   

15.
1995年第四届韬奋出版奖的得主中,有四位是女士。她们的名声早已广为流传,获得出版界的这一最高荣誉,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韬奋出版奖,干出版的谁不向往,她们能月宫折桂,人们自然羡慕。但是,谁能深知她们在出版园地里如何艰辛地耕耘,流下了多少汗水呢!有无怨无悔的耕耘,才有金秋的丰收! 王为珍这四人中,我最熟悉的要算山东科技社王为珍了,当然重庆出版社的沈世鸣也算熟悉,新疆教育社的莎阿达堤·伊敏、上海辞书社的鲍克怡可算是初交。一旦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我问王为珍受奖后的感受,她说这  相似文献   

16.
李丹 《新闻实践》2013,(3):67-67
读《十年》,仿佛有一种在看有关广告营销方面的微型电视剧的感觉。一个个经典案例,正是一群媒体经营者演绎、制作出来的广告片。她们是一串串闪亮的珍珠,串起了长达十年的钱江晚报广告营销的链子。她们也是一个行行清晰的脚印,记录着晚报广告人的艰辛跋涉,无穷创意。读《十年》,有一种亲切感。集团党委的分工,有幸将我与晚报经营紧紧联系在一起。她是浙报大院里的经营台柱,多少人在关心她,呵护她。我,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回音     
正张秀娥:读了贵刊2016年第8期《上海滩一枝秀》一文很亲切,文中提到地下党组织1948年五四青年节大游行,被国民党当局开除的学生,其中有我的姐姐张月娥。文中提到的王敏琴、张淑曾、陈惠英、夏忠慧等我很熟识。这些地下党员经常到我家来聚会,当时我17岁,虽然不知道她们的真实身份,但我的直觉里她们都是有正义感的大学生。后来姐姐她们几个人离沪,上海解放后才得知姐姐她们转移到了解放区。姐姐和姐夫1951年奉调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她们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与生活态度,但经常是浮动不定的,她们外表上个性独特,或经常被旁人贴上类型化标签,内心却是一群不那么确定自己的人,她们不管是突破束缚、或是遵循传统而活,其实她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朱德庸对“涩女郎”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一个女性角色迷群——"艾琳·艾德勒"迷群为研究切入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她们的理想自我和性别诉求.研究结果显示,"艾琳·艾德勒"迷群的形成是基于迷群内部成员对电视剧的意义建构,并且坚持迷群内的文本阐释规则.她们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成为一个智慧、独立的女性,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她们的性别关系诉求是一种在互相超越的过程中维持的势均力敌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20.
郭维易 《今传媒》2016,(3):74-75
在完成了对女性的精神解放、消除了肉体奴役的同时,所谓的"女性"也就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子虚乌有,这也使得她们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亦是悄然失落于文化的视域当中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戴锦华将其命名为当代女性面临着的"花木兰式的境遇",当她们终于获得了分享话语权利的时候,却失去了她们的性别话语身份;在她们真实的参与历史的同时,她们的女性主体身份却也不得不消失在一个非性别化的假面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