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在自然界,春天来了,花草用颜色来表达;秋天来了,稻子用果实来表达;冬天来了,池水以结冰来表达。季节不同,环境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表达是大自然赐予的。  相似文献   

2.
呱呱,呱呱!青蛙在荷叶上欢笑。啊,春天是欢笑着来的!嗡嗡,嗡嗡!蜜蜂在花瓣上跳舞。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沙沙,沙沙!竹笋在舞台上歌唱。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呵呵,呵呵!小朋友在风中欢笑。啊!春天是伴随着欢笑来的!春天是这样来的$江苏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二年级@唐韵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外星人是来卖萌的;在美国,外星人是来侵占地球的;在日本,外星人是来打怪兽的;在韩国,外星人是来谈恋爱的……同样都是星星上的来客,来访目的还真是大有不同啊!他们怎么来?我们知道,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满天小星星,有的实际上会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当然,它们离我们很远,连光都要走好多好多年。虽然,从别的星星上看,地球在浩瀚的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聚会     
春天来了,春姑娘把小雨点们召集起来,对它们说:“我要举办一个春天的聚会,你们把信送入千家万户,让它们来参加我的聚会吧。”于是小雨点把信洒在每户人家的院落里。第二天一早,小鹿哼着小曲儿悠闲地来了,小兔跳着美丽的舞蹈来了,小松鼠骑在大象的背上神奇活现地来了,小草们换上  相似文献   

5.
春天来了,大自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这些声音真的很奇妙。滴答滴答,这是春雨的声音,它在召唤小草:“春天来了,快出来呀!”花园里,许多蜜蜂在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它们在说:“春天来了,快去采蜜吧!”池塘边,小鱼在游来游去,它们说:“春天来了,我们又可  相似文献   

6.
“去来”的性质及其“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方言用例的相互印证中讨论“去来”的性质 ,以历史语言学的视角考察“来”的历时演变。“去来”为两个词 ,“去”是动词或趋向动词 ,“来”是表祈使的语气词。“来”因其语法意义的抽象、概括程度弱化 ,在清代被适应性较强的“罢”所替代。  相似文献   

7.
风,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它时而柔和、温暖,时而呼啸、凛冽。随着风的变化,我有时喜欢她,有时讨厌她。一阵柔和的春风吹来,软绵绵的,柳条轻飘飘地在河面上划来荡去;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吹绿了千山万水,大江南北;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来,就好像一团棉花在脸上轻抚;一阵微风吹来,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人们的脸庞;一阵和风吹来,带来一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一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帮助     
外婆要来家住几天,多尼心中很不高兴。外婆来了,多尼就要让出房间给她住;外婆来了,多尼就要在她休息的时候蹑手蹑脚地走路;外婆来了,多尼就不能在墙上拍球,因为外婆喜欢安静;外婆来了,多尼吃饭前就必须洗手并要接受她的检查。总之,外婆来了,规矩就来了,多尼的麻烦跟着也就来了。有时多尼想,外婆是不是不喜欢他。现在,外婆在厨房和妈妈聊天。多尼想趁这个机会悄悄地溜进他的房间(当然,现在是外婆的房间),因为他想知道他的那辆遥控汽车是否留在床上。多尼轻轻地推开门,发现床上放满了各种颜色的毛线球。他立即忘掉自己是来找遥控汽车的,也忘掉…  相似文献   

9.
有许多化学概念,原理,在不同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叙述。像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先是以得失氧为标准来定义的,接着,以化合价变化为依据来定义;在高中教材中,以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为标准来定义的;大学教材又以氧化数的变化为依据来定义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身为80后的这一代无疑是幸运的,跳过了漫长的等待,在我们最有朝气的时候,奥运来了;在我们对奥运有了深刻意识的时候,奥运来了;在我们有了充分准备的时候,奥运来了。  相似文献   

11.
韦娅 《当代学生》2011,(22):30-31
好像谁都在巴望来点儿新鲜事,好让这沉闷的课堂生出些趣味来。这不,新来了一位插班生,而且是女生哦!嘻嘻!先别打听这女生是打哪儿来的吧,仅从她的外貌看,就够让人眨眼皮的,连最顽皮的小男生,都至少会在  相似文献   

12.
愉快的春游     
春天来了,小朋友在绿树下唱歌,象什么?象可爱的小鸟。春天来了,小朋友在鲜花旁跳舞,象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热情和激情,更需要理性和智慧。在课改中做出灵气来,激发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个性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思想来,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实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热情和激情,更需要理性和智慧。在课改中做出灵气来,激发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个性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思想来,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在课改中做出实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鲁迅都是以一个积极的具有领导力量的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一位决绝的革命闯将并不提倡以生命的流血牺牲来进行革命。相反,鲁迅作为革命者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以生命作为一切之根本,以生命的持续不绝来发展革命,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来拒绝用任何形式的牺牲去祭奠革命。他的生命意识体现在,用牺牲来延续生命,用发展和改革来解救生命,用揭穿"瞒"与"骗"来守护生命,用现实和清醒来保全生命。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来"在句法层面上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在语用层面上常用来标记自然焦点。谓语"来"分布于"NP+来"、"NP+来+VP"句式中;补语"来"常分布于"NP+VP+来"结构中,补语"来"在句中常用来表示动作趋向义和完成结果义,"来(趋)"主要出现于"N施+V来、(N处所)+V来+(NUM)+N施、(N施)+V来+(NUM)+N受、N受+V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结)"主要出现于"N施+V来、N1+‘跟/和’+N2+V+得/不+‘来’、N受+N施+V+不+‘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用来标记焦点时常分布于"VP1+来+VP2"、"PP+来+VP"、"S1,来+S2"。  相似文献   

18.
曾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衣服、手机、电视等等从哪里来?答:全在超市。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问许多孩子,钱从哪里来?答:从父母口袋里来。再问:父母的钱哪里来?  相似文献   

19.
李天语 《新读写》2008,(4):61-61
“我们看到温总理了!”“温总理又来郴州了!”大街小巷四处传递着这个消息。总理的到来,为郴州城带来了融融暖意,也安抚了人们焦躁的心情。很快,八个省市的电力大军来了,解放军、武警官兵来了,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来了,大学教师来了,年已七旬的老者也来了……小小的郴州竟牵动了举国上下无数颗关切的心。终于,在除夕这天夜里,经久不息的鞭炮声响彻了郴州上空,仿佛是几百万的郴州人民在向苍穹、向湘南大地欢呼:来电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个从南边来的人和20个从北边来的人,同时误入乌有国。南边来的人都自私自利,北边来的人都急公好义。乌有国国王听说这两群人的品行大相径庭,非常惊讶,于是决定搞一次测试,看看两边的人在关键时刻,都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此,国王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