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应激量与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总分、总应激量对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和谐总分对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成熟防御机制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探讨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深层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6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不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2)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健康的预测效应是直接而显著的;(3)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的简单中介作用实现;(4)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结论:大学生防御机制对其健康不同侧面存在不同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笔者通过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对某高校3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城乡的大学生习惯使用成熟防御机制,但是相比之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少的采取成熟防御机制。而从人格特质来看,城乡的大学生的开放性人格特质是最多的,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顺同性更强一些。(2)不成熟机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外向性、顺同性和严谨性呈负相关;成熟防御机制与开放性和严谨性呈正相关;中间防御机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外向性和顺同性呈负相关。(3)大五人格特质对不成熟防御的解释度更大,而对成熟防御的解释度则较小,另外,神经质是预测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的重要因素,并且3种不同防御机制受到大五人格的影响各不相同,开放性是影响本科生是否运用成熟防御最大的因素。结论是:防御机制确实与人格特质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防御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幻想和分裂,与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升华,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否认相关最密切。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使用防御机制上的差异性,笔者用DSQ防御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施测.结果表明: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较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的频率更高;在年龄差异上,心理学专业学生在不成熟型、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使用频率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不成熟型和成熟型防御机制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能促使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成年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市监狱内部共80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心理控制源量表调查及防御机制问卷,后对其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未成年人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年龄、学历均无明显性差异,服刑人员与心理控制源及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而与成熟型防御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书祥 《职教论坛》2003,(14):51-51
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确立一种主导的、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前沿阵地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全新课题。做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过程中有几点想法,现提出来以求教于同行。一、挖掘课文内容,使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专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一)帮助在校的中专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二)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探索职业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应付方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大学生常用的应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自我防御机制,包括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压抑作用、否认作用)和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白日梦、倒退、投射和发泄);另一类是自我调节机制,包括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放松和倾诉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代君  康琴 《职教论坛》2012,(17):117-118,121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579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总体上,中职生的心理防御机制趋向成熟,在部分防御策略上存在着性别差异;(2)中职生的应对方式不很乐观,与黄希庭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中职生在退避、忍耐和发泄的应对方式使用上比中学生较高,而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使用上较低;(3)成熟的防御机制与问题解决和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退避、发泄和幻想也呈显著的正相关。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针对蒙古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通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防御方式问卷(DSQ)探讨蒙汉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蒙汉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蒙汉中小学教师都较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主要的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压抑、否认、投射、退化、认同、移置、反向、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等。根据对人格发展的不同作用,研究者把防御机制分为成熟型、叶间型和不成熟型三种,  相似文献   

14.
职技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大学生群体高,但不如一般的同龄人,强迫症状尤为突出。心理健康不佳者,易动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来缓解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心理健康的各种症状均对不成熟型的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天中学刊》2008,23(1):137-140
大学生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相关研究;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防御机制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缺乏原创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真正干预性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相关研究;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防御机制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缺乏原创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真正干预性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中专生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郑州市两所中专和三所高中,共得到有效问卷662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高中生与中专生中异常焦虑的比例都较高,男生心理状况优于女生.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高中生差,应加强心理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心理防御机制对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作.对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关理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模式与类型、常见的心理应对与调节的反应方式、大学生心理应对与调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该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及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能动因素,转化和克服消极被动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选择,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一定形式。多元价值时代的到来使中专生的道德选择陷入迷茫与困惑,引导中专生对各种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辨识成为培养中专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关键。引导中专生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对道德从实有到应用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是了解中专生生活应激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是对整群随机抽取的中专生,用《青少年生活应激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专生生活应激的各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存在不同维度的相关性,并且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后结论告诉我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注意对中专生生活应激的控制,培养学生积极生活的态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