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孔雀东南飞》主人公刘兰芝性格中的勤劳之美、道德之美。并通过分析文中四处关于刘兰芝落泪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挖掘、体会刘兰芝性格中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根本原因的探究,有人认为刘兰芝之所以被遣,是因为她没有生孩子,是因为她不守礼节,是因为焦母的恋子情结,是焦母处于更年期等  相似文献   

3.
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有同学根据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一句,便断定她是个左撇子。刘兰芝果真是个左撇子吗?显然不是。实际上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4.
不断加深的爱——析刘兰芝的爱情心理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宇 《学语文》2005,(5):14-15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诗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善良。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刘兰芝同焦仲卿的爱情。备受人们歌颂。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爱是始终如一的,刘兰芝以死殉情也是早已决定的。但认真阅读原诗,我们认为这种通行的看法值得商榷。刘兰芝对焦仲卿并非一开始就一往情深,她的爱是不断加深的。直到最后,才达到爱的顶峰,以死殉情。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从刘兰芝被遣开端,以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结束,两人遭遇令人同情,结局令人伤悲。造成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因素涉及家庭、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家庭结构缺位导致焦家家庭不稳,利己归因心理偏向导致焦仲卿、刘兰芝认知偏差,而封建家长制则是两人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侯圆圆 《文教资料》2007,(21):64-66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历来一直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本文试图从她性格方面来剖析这场婚姻悲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故事女主人公刘兰芝更像一块美玉,在我国文学史上绽放着独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耿超 《考试周刊》2013,(37):14-15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对造成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课本中一直沿用"五四"以来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悲剧是封建礼教,家长专制造成的,这无疑有一定的道理。焦母之所以能够强迫儿子驱遣刘兰芝,就是因为封建礼教赋予的家长权威。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只是表层的原因,恋子情结才是真正导致刘兰芝婆媳不和与被驱遣回家的内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9.
近期重温《孔雀东南飞》,再度被刘兰芝形象深深感染,且忽而意识到:深入剖析刘兰芝形象,并让广大男女朋友对照古人反省自己,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范桦 《考试周刊》2010,(2):54-55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及北朝乐府《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刘兰芝和花木兰两位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刚柔相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部分女性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总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感伤不已,甚至把刘兰芝奉为坚守爱情的烈女典范。唏嘘之余,若再细斟详酌这个故事,笔者觉得刘兰芝之死不单是因爱而死,更是她和焦仲卿的性格所致的悲剧。一、刘兰芝刚硬性格的悲剧刘兰芝是爱焦仲卿的,自知不被婆婆喜爱,不愿夫君夹在婆媳之间为难,主动提出"遣归";夫妻话别时,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从中我们可以多次读到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刘兰芝在被谴的前夜。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新探广东潮州仙美初中李来涛《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①千百年来,刘兰芝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在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自“五四”以来至改...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诗中焦母驱赶刘兰芝的原因,有“无后说”“夺爱说”“更年期说”“望子成龙说”等说法,都似有道理,只是人们的猜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忠于爱  相似文献   

16.
从汉魂门阀制度的兴衰来深入挖掘焦中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的典型性,并对作无名氏的身份问题提出新的见解,这就从理论的高度揭示出《孔雀东南飞》的美学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刘兰芝是一个任劳任怨,被婆婆百般刁难的形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旺,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受尽了百般委屈后,刘兰芝只得离开焦家。刘兰芝离开焦家时,诗歌里对她的外貌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描写:“腰若流纨索,耳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孔雀东南飞》(下简称“孔诗”)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体制宏伟、文情并茂的叙事长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为题材,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性别批评为手段,将不同类型女性形象与刘兰芝形象进行比较,从而对刘兰芝形象进行解读,试图还原刘兰芝本真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多年来,人们对《孔雀东南飞》悲剧的社会根源,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如: 《孔雀东南飞》长达一千七百多字,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70页)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暴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