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学校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保护与支持高校贫困生群体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本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高校贫困生群体存在容易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学校责任。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是在新时期的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目前,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高校受助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受助贫困生产生心理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朱锫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这里,“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在高校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贫困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多数高校基本形成了“奖、贷、减、勤、补、资”六位一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体系。但在目前贫困生资助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贫困生自身性格的原因。解决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特别是高等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关心贫困生群体。具体措施为:培养四支队伍.进行“三观教育”、“关爱教育”、“诚信教育”,鼓励学生社团组织的成立及加强心理辅导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目前已成为有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明显的弱势群体特征。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考量,"能力贫困"是他们之所以归属弱势群体的内源性因素。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而且需要精神层面的扶助。其实现路径为:优化社会扶助体系结构,完善有偿支持保障;拓展社会扶助渠道,加大精神关怀力度;理性运用社会扶助,主动拓展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7.
梁磊 《华章》2012,(12)
我国社会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由来已久,在共同富裕尚未实现的情况下,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近年来,由于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探讨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扶贫”现状,以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5%-10%.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李朝毅  顾伟 《高教研究》2005,21(4):85-87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所谓“特殊群体”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具有各种不良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群体,主要包含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弱势群体学生(违纪受处分学生)等。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特困生及其解困工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出现,高校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高校特困生问题。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表明,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按这个比例计算,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中,贫困生数量约为80万人左右,其中,特困生近30万人。随着高校“并轨”招生的全面实行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数字还将呈上升趋势。贫困生日益成为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贫困生问题亦成为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