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性报道要不要搞?如何搞?这个问题是多年来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根据新闻实践中的习惯理解,批评报道是指通过新闻工具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及坏人坏事进行揭露批评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不同于一般揭露性报道,它批评的对象主要是正在发生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它也不完全等同于舆论监督,而是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搞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舆论监督难,又是新闻界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如何更好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探索。 舆论监督难在哪里? 新闻舆论监督难,难在哪里? 不单是因为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常常给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招来麻烦或责难,而是难在如何使报  相似文献   

3.
抓热点     
热点,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人们中,常常有不同的热点。 当前,成为热门话题的热点很多。谈得较多、较普遍的,一个是物价,一个是住房,一个是不正之风,一个是行业之间分配的差异……对于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当我们要报道时,它们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较大,难度是很大的。然而在这些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的过程中,不少报纸都提出了增强“可读性、可亲性、可信性”的问题。要增强这“三性”就要敢于触及受众议论的热门话题,而这些热门话题又多是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受众议论的热点问题新闻不敢沾边或者只沾了一点边,叫受众如何亲你、信你呢!新闻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论的功能。那么,怎样使新闻起到勇于触及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能实现引导舆论的社会功  相似文献   

5.
所谓议题设置,是指我们在传播过程中,集中于某一事件,如多次、大量报道,就会使社会公众愈集中地议论这一话题。议题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虽然媒体不能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却能够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巾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上的热门话题稿、广播电视里的热门话题节目分量越来越重,并上升为主要品种之一。热门话题稿和节目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为对象,或一事一议,或多事一议,从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这些热门话题稿件和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稿,它不仅要以事实为依据,而且融人思辨。但是,目前有些热门话题稿和节目由于叙事多,议论太少,缺乏必要的思辨,致使文稿和节目主题不突出,观点不鲜明,失去了应有的色彩,显得苍白无力。 那么,为什么要在热门话题稿和节目中恰当地运用思辨呢? 首先,运用思辨,可使热门话题稿和节目观点更鲜明,《中国青年报》曾刊载一篇关于青年厂长经理改革探索的热门话题稿。文章介绍了几位改革成功和改革失败的青年厂长经理的经历。文章最后分析说:“改革将不仅受到来自旧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挑战,更会受到改革者自身素质的制约。因此,要确保改革成功,提高青年改革者自身素质已迫在眉睫!”在这里,思辨分析使文章的观点十分鲜明,从而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可以说是个老问题了。十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始终没有减退,并时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七十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问题的探讨,图书馆学界就曾出现过一种公认的观点,这就是我国图书馆工作水平低下,图书馆事业落后,原因在于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在于我们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图书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能不能搞深度报道呢? 短短一年,我们作了探索,有成功,也有不足。一、深度报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对事件报道的同时,作较深的理论思考。上海铁合金报理论色彩最浓的栏目是《学苑》,主要针对本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或职工中有争议的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多维性的深入闸发,以统一改革的思想认识,或启发人们去思考发生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深刻的原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中议论文具有以下要求:一是要会写多种命题形式的议论文,二是要贮存多方面的议论话题的资料,三是要善于用辨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四是能恰当联系实际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五是能简明扼要的议论一个问题。这些特点都离不开对所述的问题的概括。 拿到题目,我们应该怎样去想呢?这是同学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常常遇到的困惑。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二是根据论点进行正确的联想。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较差,制约着同学们对材料的准确审视,因而不能将生活中的材料准确的提取出来。 本章主要谈谈怎样进行概括。 一、田括的方…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议论,人们马上会想到社论、评论、短评、编辑部文章、编者按和各类个人署名的思想评论、杂谈、随笔等,但这些仅仅是有形的议论.其实,报纸以最大篇幅刊登的新闻中也常常有"议论".在这些报道中,尽管记者是十分忠实地、朴素地、公正地叙述着一件件客观事实,但这里的事实已不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在报道者头脑里的映象,并通过文字加以再现.因此,每件事物的叙述总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一定的观点,这种用叙述事实来发表的意见就是一种无形的议论.恰如其份的议论不着痕迹,所以人们称之为新闻中的议论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怎样在奥运报道竞争中搏得先机?是各家媒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综合分析2007年关于奥运报道研究热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北京奥运报道的视角、手段与职能.  相似文献   

13.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长江 《现代传播》2004,(2):119-120
《新闻调查》能不能“灰”一点?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对“生活原生态”的观照能不能再多一些主动?可以说这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一出现,我马上就意识到它迟早会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命题,为什么这样说?二三十年前,中国还没有什么受众研究。人们看电影或听故事,首先想知道的就是电影或故事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时候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泾渭分明:黑白不容颠倒,良莠不许混淆。人们绝对不愿意相信雷锋也可能喜欢漂亮的姑娘,绝对不能答应欧阳海在拦惊马牺牲后宣传干事竟会在他的日记里发现了一些私利的追逐。可是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性电视节目,也称“述评性电视节目”,是由主持人主持串联,对某一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作出分析的报道。它的特点是以事实为议论的基础,以议论为组织材料的核心或主线,夹叙夹议,通过对事物现状的概括或过程的解剖,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问题、揭示趋向,藉以帮助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今后的活  相似文献   

16.
程少华 《声屏世界》2003,(12):24-25
环境和体育已成为当前媒体的热门话题,但目前有关这些热门话题的报道多集中感观层面,使得很多的报道成了简单的消息通报和空洞人文关怀的口号式宣传。如果把目光放在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上,以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热门话题,将给受众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不该疏忽     
护士节那天,听人议论,说叶欣等10名中国护士获南丁格尔奖章,可惜不知道究竟是哪10位护士获此殊荣。有朋友发牢骚:“这些护士的名字为什么不能在报上露露脸?要是那些头头脑脑在国际上得个什么勋章,能不登出名字?”  相似文献   

18.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官倒问题和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原是街谈巷议中的热门话题,上了报后,大受读者的欢迎。不料,有家报纸却出来纠偏,发表了一篇《对“热门话题”要注意引导》的评论。这篇评论有两个要点。一是指出偏向,“现在的问题在于,不能对这些‘热门话题’渲染得过分,更不能随意夸张。似乎是无时不谈公平事,无处不唱‘官倒’歌。这种倾向容易引出否定  相似文献   

20.
编一本与自己观点不尽一致的书稿并为之作序,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这倒不是违心,而是试图在实践一种新的编辑思想。“热门话题丛书”的问世,得助于光明日报评论部诸兄的启示。而话题之所以成为“热门”,则由于人们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背地经常议论,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致。既然是议论,就难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地球本来就是圆的,人们来自不同方位,又维系着自身的利益,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得出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