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刚刚记事时,我就对她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情要学会去做,一是学会做事,做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二是学会做人,做个品德高尚,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女儿似懂非懂地问我:“妈妈,我能不能学会做这两件事?”我点点头说:“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要讲的是我的小女儿学书法的故事。说起来,当初让孩子学书法,也没多想。孩子9岁那年的暑假里,我想,光看电视不行。可她写完作业去干什么?大热的天,只能呆在家里。干脆,让她学学书法。小孩子学书法,  相似文献   

3.
英国人认为家务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可以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做一些家务。作为父母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孩子帮助大人干家务,下面几条或许有用,家长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很多育儿书都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多大时开始学琴,如何开始学琴,却很少在书中指导家长和琴童在什么情况下该理智地终止学琴计划。在学琴之初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学琴的终点,理性、健康地结束孩子的学琴生涯,才是真正的有始有终。孩子是否该终止学琴呢?情况一,孩子学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动物走路     
人物爸爸或妈妈、孩子背景夏天,动物王国举行了一次大游行,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一个动物(爸爸或妈妈扮演)走累了,在树阴下坐下来,对孩子说:“你能替我走一会儿吗?千万别告诉别人。你只要知道我这种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照样走就行了。”玩法爸爸或妈妈先做一个示范动作,然后让孩子照样学。等熟练了,爸爸说:“我是袋鼠、我是老虎、我是小鸡……”然后让孩子想像着自己表演。园长邵文珠点评该游戏是发展孩子表演能力的一种有趣方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认识多种动物类型,把握住它们的特征。游戏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想像力,并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  相似文献   

6.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7.
陈巍岭 《幼儿教育》2012,(29):18-19
儿子3岁半,我想让他学钢琴,但是看看他又好像觉得太小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搞懂五线谱上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吗?如果真的开始学了,是不是每天都要按时弹琴,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很难坚持?如果一开始就做得不好是不是还不如晚点学?心里有太多的问题。我想问陈老师,孩子几岁学琴比较合适,如何挑选合适的钢琴,怎样的老师适合做孩子的启蒙老师……看来,学琴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8.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9.
托班的孩子刚两岁多,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对他们得有点特别的招儿才行。 比如,每次我叫能干的孩子帮助老师做事时,孩子们都一窝蜂似的跑来了,任你怎样叫,也叫不住他们。于是,我改用说悄悄话的形式,适合的事找适合的人。在孩子的耳边悄悄地交代怎么做。这下,孩子们就不再为抢做一件事而吵得不可开交了。 再比如,托班的孩子要做到与他人分享东西还是很困难的,硬让他们这样做,准会个个哭得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这不,本来就爱哭的尧尧偏偏看上了诚诚从家里带来的手枪,两人你争我夺,还都哭了。没办法,我只好让他们先把手枪交给我藏起来。放学时,妈妈来接尧尧了,可尧  相似文献   

10.
家务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可以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做一些家务。作为父母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孩子帮助干家务,下面几条或许有用,不妨一试。精心计划明确责任把孩子当成大人,会使他们感到高兴。而将家务变成一种有责任的游戏,就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不  相似文献   

11.
孩子学钢琴,家长应当起什么作用?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不仅要由家长陪同上琴课,回家练琴也多有家长监督。钢琴老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因素,但家长却是天天与孩子在一起的。于是,家长在业余钢琴学习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的确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有三种情况,是不利于学习的:第一种,家长代替太多。理应学生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比如认谱,这是完全可以、而且也是应当由学生自己去熟悉的事。但却有这样的学生,学了几年钢琴了,你指着一个五线谱上的音符问他:这个音是什么名字?多长的时值(几拍)?是哪个键盘?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享受吃饭的感觉,而不是把吃饭当成吃药那样痛苦。孩子吃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件快乐的事。说起喂养,很多家长觉得就是给孩子每天做很多顿饭,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或者吃的东西越贵越好。很多父母还特别希望我们医生能给一个特别精确的指导,比如多大的孩子应该吃几次饭,每次吃多少种类,每个种类吃多少……我总是在跟家长说: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  相似文献   

13.
双休日父母老叫我做这做那,我看到书上说,美国孩子做家务都是有报酬的,所以也向父母提出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父母的一顿痛骂,难道我的要求错了吗?小丁当小丁当:我可以想像你要报酬时父母暴跳如雷的情景。因为我们国家是非常强调家庭观念的,很多情况下做家务只是一种尽到家庭义务的行为,而且我们以孝为本,做些家务体现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如果把这种亲情用金钱来量化,父母当然不干了。美国孩子做份外的事,比如帮父母修剪草坪洗车什么的,的确是有报酬的。但他们也不像中国的孩子想要什么都是父母无条件给,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4.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15.
庄子在《逍遥游》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什么叫做有用?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跟孩子说,你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下午蝴蝶,做的是没用的事。这一下午,如果你练钢琴,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倾听孩子     
作为父亲,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懂得对与错的差别,我坚决相信以身做则是最好的方法。你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但他们却看见你在做。那是没用的。他们只会这样想:“哦,爸爸都这样做了。这样做一定没什么。”我记忆中关于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就是我女儿瓦内萨7岁、儿子贾斯廷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瓦内萨说了几句骂人的话,但或许是从我这儿学去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宝贝俩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们的破坏力也增强了,让我烦心的事也多了。宝贝是否在撒谎当初只有宝儿一个孩子时,事情就简单:家中的坏事、淘气事儿,基本都是他一人的责任,我和先生只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教育即可。现在呢,贝贝这个孩子也大到了会惹祸的年龄。偏偏这两个孩子都能说会道,都把自己当成乖孩子。坏事?怎么可能是乖宝宝干的?肯定是对方,自己最无辜了。比如有一次,先生发现买回来的装着圣诞节用的充气圣诞  相似文献   

18.
问: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怎样激励孩子争强好胜?答:要让孩子有好胜心,就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让他有自信心,敢于去竞争。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发现他的长处,多鼓励他。同时,还要给他确立适合他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也会让孩子在挫折中渐渐丧失了自信。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总喜欢和一些比她年长三四岁的孩子们玩。有的朋友警告我说,和年长的孩子玩会提早知道一些年幼的孩子不该早知道的事情,比如年长的孩子之间会谈论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事情;也会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比如年…  相似文献   

19.
当今父母们,都为培养自己的子女费尽心血,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自己要做一名称职家长。去年3月18日是我孩子的生日,那天早上孩子说:“妈妈,今天是我生日,我休息一天行吗?”我说:“不行。你托儿所回来后,妈妈给你买生日蛋糕和你喜欢吃的东西过生日。”“妈妈说话算数?”“算数。”孩子高兴地上托儿所去了可是我由于工作忙,下班六点多才想起答应孩子的事,这时,附近几家商店已关门。我又累又饿,想回家算了,以后再补。但这次不算数,下次还能让孩子相信你?次数多了,孩子也会学着不算数的。不行,一定要买到。于是我又转上另一条街……。当我回家时天已全黑了,儿子提了一包他称心如意的东西,高兴地说:“妈妈真好,说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孩子的礼貌让人产生距离感从小到大,我都跟孩子说,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并且言传身教。现在孩子六年级了,的确成为了我理想中的"谦谦君子"。但是我发现,孩子虽然有礼貌,却少了些人情味。比如,我给他洗个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