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想起我在长安报当记者时采写的一些获奖稿件,通讯《青山隐隐作痛》(原载1998年7月14日西安日报二版)一稿的采写体会最深刻,也最难忘。这篇通讯稿件分别荣获’98陕西新闻奖二等奖、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环保好新闻奖。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够多次获奖,得益于深入调查采访,得益于对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得益于敢于采写批评稿件的大无畏精神。挖掘重要的独家新闻和质量上乘的新闻稿件,记者们可以说是各有高招。我的体会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抓到更多的好新闻。我的家乡就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深山,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历来提倡新闻通讯应具备生动、真切、感人几个要素,尤其是写人物和写事件性的报道,更要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才能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我认为,三月三十一日新华社播发记者李尚志采写的《“问乡亲们好”》这篇通讯(见附稿),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全篇通讯没有空话,没有说教,都是现场情景如实的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的重大新闻事件采访中,一切都处在瞬息万变中。这就不仅要求每快记者要有过硬的功夫,各位记者间还需配合,相互补台,也就是说要点面结合,才能全面地完成报道任务。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国驻南使馆,造成人员伤亡。这种公然侵犯一主权国家的霸权行为为历史所罕见。人们时刻都在关注着这~重大新闻事件本身的进展。我参与了对医疗队赴南救治和护送伤员的报道,并对伤员回国后的治疗恢复情况予以跟踪采访。这期间我先后采写了6篇报道,受到了领导与读者的好评。其中既有自己采写的,也有与同事合作的。现将经历这一…  相似文献   

4.
文汇报自今年扩版以来,对记者的要求更高了。我从1995年1月1日至5月29日,共刊登新闻报道111篇,其中消息75篇、通讯特写36篇,消息数量为通讯特写数量的两倍多。我从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认识到,写好消息是记者的基础工作,也是第一位的工作。 我感到采写消息并不像某些同志所说的简单乏味的活儿,而是大有学问可做、大有奥秘可探,大有文章可写的。有时候,一大堆采访得来的材料,反映了一个宏观的专题后,报道工作似乎已经完了,但如果再动些脑筋,也许还有新闻可挖。记得我在采写上海10多所高校争取进入“211工程”(即“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工程)时,根据采访搜集得来的尺把厚的材料,写成了一个宏观反映  相似文献   

5.
早年我在浙江西部的一家县级党报当记者,2008年成为《中国环境报》一名驻地记者。作为一名国家级专业媒体记者,我总想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恰巧这一年开始,《中国环境报》开展风格年活动,鼓励驻地记者采写提问式深度报道,我就将此作为主攻重点,相关报道近几年来获得一定好评。回顾几年来采写提问报道的体会,我大致经历了"提不了问题、问不到点上和向善于提问努力"三个过程。提不了问题开始采写提问式报道,还真的一下让我迷惘了——不会提问!因为没有这方面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县级党报当记者的时候,跑的是领导会议线,到了现场就有领导讲话稿、背景资料、新闻通稿等,几乎不用采访,就可做成一  相似文献   

6.
我与批评稿     
十多年来,我跟“新闻批评”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粗略统计,从1980年至1992年这13年的时间,我除了采写一些正面的通讯、专访外,还精心编采“小品文”50~60篇,加上其他形式的批评稿,共有120多篇。采写批评稿,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生活”,这是同行们的“共识”。写表扬稿,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个个眉开眼笑、皆大欢喜。眼下时兴“拎马夹袋”,还有种种实惠。采写批评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在感情上就跟记者很对立。认为记者是来找岔子的,故意跟他们过不去,因而大都紧绷着脸,抱不合作态度。尤其是被批评的对象,或是吹胡子瞪眼,或是拍桌子,或是胡搅蛮缠……什么样子的都有。当然人嘛,谁都喜欢表扬,只有傻瓜才愿意登报批评呢!所以很多同行都把写批评稿视为畏途。但是我想,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7.
“你真幸运,赶上了菲律宾历史上一段至关重要的时期,对记者来说这种机会是千载一时的。”以上是记者出身的菲律宾总统新闻秘书贝尼格诺在我离任时给我的告别信中的一段话。 1985年11月至1988年6月,我担任光明日报驻菲记者。这期间,正值菲律宾动荡多事之秋。我目击了1986年二月革命、先后5次兵变和2次内阁改组。错综复杂的政局和紧张的采写工作,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兵受到了锻炼,初尝了记者生涯的甜酸苦辣。一甫到马尼拉,菲律宾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浪潮汹涌澎湃,菲反对派在反马的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力量逐步壮大,政局孕育着变动,可谓风云迭起、危机四伏。临行前虽也翻过一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我采写了长篇通讯《彭真回乡记》刊登在《?望》周刊上,有些报刊觉得写得不错,全文加以转载。几个月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又指令全国各地整党办公室印发此文,要求各地党委组织广大党员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彭真同志的伟大胸怀,因此又有许多报纸转载了此文。1986年5月下旬,彭真委员长到山西视察工作,我作为新华社的记者随行采访。细想起来,当初采写这篇通讯时,我确实是有些思想活动的。首先,作为彭真同志回乡探亲的随行记者,我被他老人家的伟大胸襟和高…  相似文献   

9.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上世纪50年代曾在国内广为传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的歌词当时引自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战地通讯,而采写这篇报道的就是首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山东《烟台日报》刊登我采写的《逃离“采石场”》通讯喜获通讯类一等奖。这篇通讯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的体会是这篇报道是舆论监督稿件中曝光事件、关注问题解决较为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11.
榆林记者站王忠杰采写的通讯《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是一篇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的好通讯;是一篇清“左”破旧、搞活经济的生动报道。这篇通讯,曾受到编委会领导的表扬和读者的好评,荣获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这篇通讯有哪些新鲜、浓郁的陕北特色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在选择主题和材料上,具有陕北新颖而独特的特色。凡是熟悉陕北  相似文献   

12.
人物报道是每个记者都要面对的。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能采写出既精彩又感人的人物通讯来,有典型地选材、有挖掘性地采访、有深度地写作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党报记者采写新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燕 《新闻窗》2011,(3):34-35
作为一名党报的新闻记者,如何能使自己采写的报道有深度,有角度,并能引起良好的社会作用?我认为这与在采访中,记者采用的采访技巧和采访后的写作紧密相关,一篇好的新闻离不开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时灵活的方法、采访后角度的选取、主题的提炼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刚刚学写新闻报道时,有许多生动的材料,一到我的笔下,就显得干巴巴的。后来我除了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外,还注意捕捉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和语言,这么一来,报社的编辑认为我的稿件有点味道了,因而稿件的采用率也提高了。一九八三年元月,《工人日报》刊登了我采写的一篇通讯,题为“烈士母亲的儿女”。这篇通讯的开头,就是我通过亲  相似文献   

16.
采访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的仗。”采访新闻当然和打仗不同,但需要准备,这是一样的。有些记者同志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了报道任务的一半。我个人也有同样的体会。想起了好几年前的一次采访。大概是1954年,中国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二十五周年纪念之际,中国科学院组织北京各报记者去参观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回来后几家报纸的记者和我都写了一篇访问记,很多报纸刊登了这些通讯。最近我才发现有一些比较生动的情节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所以都没有写到通讯  相似文献   

17.
盛夏季节,记者随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司令员金云辉、兵团副司令员伯塔依等一行到南疆阿克苏、农一师、喀什、农三师、和田、和管局和北疆博州、农五师等地县、市、团场调查采访。历则近一个月,行程4000余公里。在这期间先后发稿15篇(其中消息9篇、现场特写3篇、通讯1篇、内参1篇、图片1组),可谓品种齐全,收获颇丰。 纵观南疆之行采写这组报道的前前后后,联系见报后的社会效果,我以为,记者跟随主要领导下基层调查,一定要在“走马观花”中用心思考,变“随行”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操作好整体报道。  相似文献   

18.
郭梅尼 《传媒》2000,(7):26-29
《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是1983年3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这篇通讯是中国青年报关于张海迪战役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张海迪这件工作的一部分.张海迪的宣传在社会上的影响,是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社组织这次大战役的结果,这篇通讯起了一定作用.这里,我仅就在采写这篇通讯中一些想法和做法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需要经过记者的采写和编辑的编辑,才能与读者见面。而在这一环节中,记者的采写是基础,其中的采访又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的质量决定着稿件的质量,它也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记者只要做好了采访工作,新闻报道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现在很多报社每年都会新进一批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