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儿时的我,基本上是在姨父家度过的,因此跟姨父的感情特别深。姨父是那种不苟(gǒu)言笑的人,因此给人的感觉很严肃,不可亲近。但我却跟他特别亲,没事的时候,我总爱用嫩嫩的小手抱着他的脖子,用甜甜的童音给他讲幼儿园老师讲的故事。一次,我和姨父去乡下玩。乡下真美啊,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恍若一个世外桃源。那天我玩得特别开心,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戴着小草帽,穿着花衣裳,一路唱着“小燕子,穿花衣”的歌。当时的我好单纯啊,认为姨父是最伟大的人。我仰着小脸问他:“姨父能钓鱼给亚亚吃吗?”姨父抱起我,笑了,轻轻…  相似文献   

2.
他笑了,心里想,老师老师,我没名字啊,我就叫老师啊!他翻出日历,笑着在10月1号上面画了一个重重的记号。 所有青春的重量,汇聚于此。  相似文献   

3.
前两天,朋友问我:“你有没有谈过恋爱啊?”当时听了好尴尬,脸一下就红了。确实,这是个羞于启齿的问题。在这个90后都在谈论自己性经历的时代,我这个勉强扯住青春尾巴的80后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4.
柴静 《大学生》2012,(18):66
2000年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做一个新闻记者。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陈给我打电话。他说,我是陈,然后留了一个停顿,希望我发出一个仰慕的尖叫。我说,谁?中央台陈啊,我没给你讲过课吗?我说,你哪个栏目的啊?他就"啊啊啊啊,我东方时空!"他说"我们想要做一个节目,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  相似文献   

5.
I人     
I人是我初中时代母校饭堂的一个打菜工。之所以叫他I人,是因为他长得特别像印度人,而且很像会做薄饼的,所以我就取了Indian的首字母I做他的外号。我想当时在饭堂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就只有I人了,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我的朋友璐璐最先和他相识,据说是I人觉得她很有个性,就特别乐意为她打饭,菜还特地盛得很多,临走不忘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啊?”“这么早啊!”“哟,怎么这么迟!”大概是由于我经常和璐璐在一起打饭,I人渐渐也就和我熟了起来,是他主动问:“唉,那个小姑娘怎么没来?”我只好告诉他璐璐今天回家吃饭了。这样一来二去的,他在打菜…  相似文献   

6.
<正>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如果真的让你原封不动地再来一遍,估计没人会愿意。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不愿承认,当年我竟干过那样的事。我干吗啦?我追男孩儿了。然后呢?然后练就了一身武艺,受用终生。从小学说起吧,当时班上有个男生长得非常好看,我特别喜欢,全班女生都想嫁给他。在完全无法用容貌引起他注意的情况下,我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决定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入手,占得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在长垣县樊相镇一中教书的老同学突然给我发来一条信息:"你初一时在我们学校上过学?""是啊,上了几天就转走了。"我漫不经心地回复了他。"真的啊!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个牛志岭老师说当时教过你,他还记得你是当年全镇第三名呢。"当年我只在樊相镇一中上过半个月的课,居然会有老师记得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我当时的名次!我努力寻找着关于当年的记忆,可是最终只记  相似文献   

8.
搬到这个小区不久,遇到了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王宁。王宁当时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从来没有让老师省心过。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跟同学打架、欺负女生等等,都是他惯常的行为。这次遇到他,是他初中毕业八年之后了,见到我,他一下子就叫了我一声"陈老师"。我愣住了,在脑子里回想着,他说:"我是王宁啊!"我很吃惊,眼前这个衣着精神、举止得体的大小伙子,  相似文献   

9.
珍惜青春     
12月12日 晴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这是萧伯纳说过的一句话。是啊,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无论如何,我们都该好好珍惜。  相似文献   

10.
思枫 《学子》2004,(5):28-29
认识他是在梅雨季节里。那天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前,因为我的一篇《足迹》刊登在那里,所以我在那儿自我欣赏着。当时还有我班的两位女同学与他在一起,他说:“那篇《足迹》比一等奖好多了(我只获了三等奖),老师真是慧眼不识丁啊!”当时,我的同学指着我说:“这是她写的。”我很不好意思,低下了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一切都没有记忆。有时我甚至以为很多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不然为什么它们消失得那么快,很多东西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还有那叫做青春的东西,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对它陌生了的呢?或许我从来就没有感受过什么青春,却也间接策划了一场“残酷青春”的闹剧。我没有青春,却有着所谓的青春情节,我一直认为14岁是青春,15岁是青春,17岁是青春,16岁就不是。在我和浩波第一次见面时,他问我多大,我骗他说“17”岁,其实我是15岁, 快到16了,但我不想说我16岁,也不想把我的年龄说得小一些,于是我说我17。后来我也向他坦白了我的这个想法。在我拼命做一些事…  相似文献   

12.
世间美丽的词语千千万万,最美丽的一个也许属于"青春"。一首题为《致青春》的小诗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我曾在远方看见过你向我招手,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是啊,青春人人都会有,但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如夏花般绚丽。透过这些青春岁月里的故事,你或许会思考:我的青春之花该在哪里绽放呢?  相似文献   

13.
廖梦 《中学生百科》2014,(Z3):15-17
青春样板现在想起来,那都是高一的事了啊。高中毕业后我甚至几乎忘了自己曾经有过这个念头。就像小时候很喜欢吃的那种软软的像云朵一样的棉花糖,稍微长大一点就对它完全不感兴趣了。有些事情,你当时不做,那种心境过去了,就永远都不会想要去做了——  相似文献   

14.
小温,一个特别的孩子.班里所有任课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 他会用种种特殊表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在校内班车上,他与学生吵闹,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啊?"他头一歪,说:"我天生就是一只猴子,就喜欢这么上蹿下跳不老实啊." 对他,我采取过多种方法——找家长谈话,没效果;各科老师轮番教育,他满不在乎;单独放一桌,冷淡他,他变本加厉.任课老师跟我说:"咱班要是没有他,就老好了."是啊,这我知道,但我更知道我们班不可能没有他.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青春     
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子问我.什么是青春?这个问题多傻啊!他现在拥有的不就是青春吗?青春是胆子既大,胆子也小。你会大着胆子谈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爱一个所有的人都认为你不该爱的人。  相似文献   

16.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春叛逆期?怎么一点预兆都没有,这青春叛逆期怎么说来就真的来了呢?我觉得突然,并惊慌失措。但这件事任其发展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中国小男生,顶着一头粉红色的头发,不要说我看了发怵,就是学校和老师也不会让他开这样的先河呀!看来,我还不能躲避,一定得正面相对。“贝贝啊,你跟我讲讲,为什么粉红色的头发好看呢?”  相似文献   

17.
读了阜宁县实验小学谈开彬校长的一组文章,特别感佩他的不甘平庸的精神,如果小学教师、校长中多一些不甘平庸的人,中国的小学教育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啊!?我认识谈开彬二十多年了。1981年,他刚分配到阜宁师范附属小学任教时,我就认识他了,因为当时我的父母亲就住在附小的校门边上。后来去阜宁,曾多次到  相似文献   

18.
终于笑了     
大侄子14岁,大概正处于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对大人的一切都看不惯。不知为了一件什么事,他和我哥嫂好几天都没说话了。中秋节,他勉强随了他爸妈到爷爷奶奶家吃饭。但来了后,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听mp3,对谁都不理不睬。我哥摸出50块钱,小声说:“你们谁要是让这小子笑了,这钱就归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过去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他摘下耳机,问我:“二叔,什么事啊?”我说:“听什么歌呢?有没有齐秦的,让我听听。”他说:“齐秦是谁啊?不认识,没他的歌,我只听周杰伦的。”说着又戴上耳机。我没趣地退回来。我弟弟上前,拍了拍他肩膀,他又摘下耳机问:“三叔,什么事啊?”我弟弟摸了摸他的T恤,讨好地说:“你这衣服好像土了点啊,过几天三叔给你买件名牌的。”他不屑地翻了翻白眼,说:“三叔,你那品味能买什么衣服啊?要买就给我买阿迪达  相似文献   

19.
时光裂了一条缝,随着夏季的蝉呜,我轰轰烈烈地向远方,奔赴着我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过往的青春里,倾泻过风雨,也照进过阳光,而他,就是我青春里永不黑暗的暖阳光。他叫陈辞,不是本地人,却总是喜欢用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喊我小鬼,他脸上没有深深的八角纹,他不爱笑。可每每他叫我小鬼时,我总觉得他脸上有  相似文献   

20.
小温,一个特别的孩子。班里所有任课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他会用种种特殊表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在校内班车上,他与学生吵闹,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啊?"他头一歪,说:"我天生就是一只猴子,就喜欢这么上蹿下跳不老实啊。"对他,我采取过多种方法——找家长谈话,没效果;各科老师轮番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