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几种方法内蒙古/王树义一、从三类词的意义上辨别这三类词的概括意义不同: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和心理活动的;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从这三种词的概括意义上看,对...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语法学习是一个难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学习汉语的经验主要谈一谈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划分的标准及其运用,以供考生参考。划分词类仅从意义上分辨是远远不够的,通常大多数人认为它们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上来判断分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亦是如此。这三种词的划分看似简单,因为它们都是实词,并且有实在意义。但实际上也有许多词看似名词又好像是动词,很难判断到底要把它们归在哪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日常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因此掌握这…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里,实词经常活用。下面仅简要介绍一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几条规律。(一)在意义上不表示实在的动作行为,而是代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意义上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而是代表与性质、状态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4.
词性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之一.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词,学生经常不能正确区分名词与动词、动词与形容词.现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区分它们.  相似文献   

5.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前面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或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动词是表示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多能带宾语,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那些特点,反倒具备了动词的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1.名词后带宾语,该名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相似文献   

6.
根据文言语法关系的定位分析,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宾语以及定语的中心词。如果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的中心词,那么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作名词了。动词活用为名词,其具体规律有以下五条: 1.如果把一个动词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那么该动词就活用为名词。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动词“伏”因在句中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又  相似文献   

7.
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词叫形容词。一般置于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前作定语,或连系动词之后作表语。1.形容词作定语(1)大多数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其位置在被修饰的名讧可前面,说明名词的品质或特征。如: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下面着重谈谈这两个问题。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行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下面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9.
杜蕾 《成才之路》2009,(35):62-63
一、词类 ①名词n.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China、boy、the Great Wall。②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者事:a、an、the。③代词pron.用来代替名词,形容词和数词:he、she、we、us、this、that、it。④形容词adj.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食物的特征:big、small、old。⑤副词adv.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early,only,quite。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和副词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发现,初中学生晟容易混谱的形容词和副词就是那些常用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和运用它们,本从词形、词根和词义三方面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短语,是中学汉语知识新教学体系所采用的一个新渺念。它相当于过去所说的词组。因为到短语这一级,汉语的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几乎都具备了,所以怎样分析短语是汉语知识教学中的一个最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感到分两个步骤分析短语,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一步,找出短语的中心词。这是从短语的性质和作用来进行分析,中心词是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短语分别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词、形容词短  相似文献   

13.
词的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 ,因此 ,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加以鉴别。其鉴别的方法 ,主要是看一个词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 ,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与它相结合 ,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 ,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以及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总之它们都是活用为动词 ,都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略作说明。一、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不存在并列、同位或修饰关系 ,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两个名词连用 ,有时是并…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下)(试用)(二)语法知识应用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教学词类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词的特点,以便准确使用。(1)确切理解、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对表达语义至关重要。这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要注意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说:“不论我们要说的是什么东西,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与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与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应该苦心搜索,非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这种搜索困难,随便用个词语来塘塞了事。”同时代的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嘱咐作者要“寻求唯一可用的词和它们唯一可以排列的次序”。他们所说的“搜索”“寻求”就是精心选词炼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动名兼类或形名兼类应当是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失去了动词或形容词的某些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名词的某些语法功能.一般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只是列举某类词的典型功能,同时又很少指明某项功能是某类词所独有,这就会使兼类词的判断存在一定困难.从语法功能的角度确定词类,划定动形与名兼类应该找出一条或几条析取性的标准,但只要确定了一条,就有与跟这一条标准接近的其他标准,这样推而广之,大多动词、形容词都可以看作兼属名词,如此一来,动形与名兼类的数量就相当大了.动词、形容词到动名词、形名词再到名词的过渡应当是一个连续状态,如果真要做切分,实际上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7.
【技法指津】一、怎样辨析易混淆的几种词类在汉语词类中,有几种词极易混淆,像动词与介词、副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1.动词与介词动词是实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发展变化等;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是虚词。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朱德熙先生说:"临时量词是借名词当量词用",但在语料中,还有借自动词、形容词的临时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义与其作临时名量词都有一定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单音节形式是它们作临时名量词的优选形式。  相似文献   

19.
动词与动物     
<正>有些同学说,动词与动物有关,是“动物的词”的简称。这么说对不对呢?熊猫、小狗、兔子、骆驼、东北虎等,都是动物,它们相对应的这些词,可以说成“称呼动物的词”,但它们绝对不是动词,而是名词。到底什么是动词呢?动词一般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听、说、看、哭、  相似文献   

20.
朱德熙先生说:"临时量词是借名词当量词用",但在语料中,还有借自动词、形容词的临时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义与其作临时名量词都有一定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单音节形式是它们作临时名量词的优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