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迈进。在实施质量工程、提升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是影响和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瓶颈,大多数高校在快速发展中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如何进一步增加高校投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成为高校、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收费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压力剧增、个人成本负担偏高、生均教育经费偏少、高校负债办学等问题.为此,需要中央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能力原则"合理确定个人成本分担比例、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以及通过以外汇储备支付给商业银行的方式消除高校债务等途径解困,以保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问题已日益突显,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文章从地方性高校债务产生的根源、办学债务形成的根本因素入手,就偿还债务的责任和化解债务的机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位居全国后1/3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收费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压力剧增、个人成本负担偏高、生均教育经费偏少、高校负债办学等问题。为此,需要中央政府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根据能力原则合理确定个人成本分担比例,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同时通过以外汇储备支付给商业银行的方式消除高校债务,以保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负债办学发展到高校债务危机,是政府、高校、银行、三者利益纠结在一起产生的结果,其中政府投入不足是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背景、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从政府、高校、银行三方面共同努力,化解公立高校债务危机的一些思路,以期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担负着社会文明和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也根据对高等教育自身的资源多少而定.当前由于巨额债务使高校的办学经费捉襟见肘,资金短缺已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调查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校的财政经济管理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县域办学是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调整的重要体现,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县域办学现象以鲁苏浙三省较为突出,通过对三省高校县域办学的比较发现:山东县域高校集中在省会下辖县域大学城及东部沿海城市的县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发展较快;浙江县域高校集中于省内四个都市圈,办学类型多样,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至今发展迅速;江苏县域高校以高职院校为主,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发展较快。三省县域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县域办学的制度供给不足、部分高校发展战略定位有偏差、县域民办高职院校师资不稳及生源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持续优化县域高校办学布局,明晰高校县域办学战略定位,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县域高等教育制度及政策供给,多渠道拓展生源等路径,促进县域高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债务是我国高校债务的主体,其化解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地方高校债务化解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考虑欠妥,衍生了诸多风险。通过系统基模分析技术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的衍生风险主要包括舍本逐末风险、饮鸩止渴风险和富者愈富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必须进行系统思考,统筹规划,严格控制高校新增贷款;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强化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节流”途径;积极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债务化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债务化解衍生风险的基模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债务是我国高校债务的主体,其化解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地方高校债务化解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考虑欠妥,衍生了诸多风险。通过系统基模分析技术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的衍生风险主要包括舍本逐末风险、饮鸩止渴风险和富者愈富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必须进行系统思考,统筹规划,严格控制高校新增贷款;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强化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节流"途径;积极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债务化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严重的高校债务危机已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现有的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债务危机.面对困境,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国退民进,改变办学单一的状况,让民间资本进入高校,可实行债转股、TOT融资、高校转制等策略来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大多数高校在负债的情况下办学力求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利用化解债务的方式解决高校资金上的问题。政府化债后期,高校应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加强资金管理,建立有效的债务偿还机制,使得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国目前存在四个亟待解决的教育投入与需求方面的基础性问题:教育财政投入需求理论研究存在缺失,财政实际供给能力不足;教育投入落实的责任不明确;对高等教育债务的认识不到位,缺少可操作的高等教育债务化解政策与方案;对教育资金总需求模糊不清,科学的生均教育成本、高等院校年经费开支标准难以出台.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正确认识、深刻反思教育投入与需求的基础性问题,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尽快化解高校债务问题,支撑教育强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地方合并型多校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清 《教育学术月刊》2006,(11):36-37,62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大发展战略,扩大招生规模的必然产物。高校多校区办学开拓了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不足.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在看到多校区办学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高校多校区办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促进多校区高校健康发展。本文拟对地方合并型多校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债务在逐年加重.目前,还本付息的高额债务已成为一些高校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高校债务的产生有其客观背景,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积极稳妥地寻求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可行途径,化解高校债务,为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5.
沉重的债务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的反“金融危机”、振兴经济措施有利于高校缓解其自身的债务难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加快发展、加强管理,降低办学成本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资金不足,利用银行贷成为高校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办学资金不足的矛盾,但银行贷款增加,必然导致高校负债运行,影响学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分析,结合江西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之前,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享受着事业单位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待遇;改革开放以后,为缓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大量需求,中央政府以国家为债务主体身份开始从世界银行贷款,有选择地建设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建阶段,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国内银行以校办产业为债务主体开始参与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法》颁布以后,高校开始以单位法人身份自行贷款,大量举债运营并短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档案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四种:档案普通高等教育、档案成人高等教育、档案广播电视高等教育、档案自学教育,其中档案普通高等教育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中的主体骨干。为探求联合办学在高校档案教育中应有的地位,笔试对高校档案教育中联合办学的可能性。必要性及一些设想作一些浅述。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遵循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责任安排。这一安排在克服原有的体制弊端,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表现为:中央与地方高校获得的财力支持整体上差距较大、中央与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支出水平差异明显、地方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对此,本文根据公共财政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财政均等原则、受益范围原则,提出完善我国中央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扩招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求强劲,而同期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贷款收益和风险不对等,财政教育资金使用缺乏绩效约束。要科学解决高校债务问题,政府、高校、银行应共同努力,合理分担责任。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应完善高校贷款管理办法,加强财务监管;高校应开源节流,积极筹措资金还贷;银行应积极参与债务重组,减免贷款本息;教育主管部门应推动高校转变办学理念,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