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文字中的"(麇)",即古文献中所说的麒麟,单称麟或麐.麒麟身上有铠甲式的外表和圆泡钉式的纹斑"肉甲",这也是古人之所以称之为"麐"(麇)或"麟"的原因.麒麟头顶部只有一只角,古人认为其与鹿属动物相似.根据头上独肉角、铠甲式外表、圆泡钉式"肉甲"与马蹄类圆蹄,可知其原型实为印度犀牛.麒麟古代被视为四灵兽之一,其特点与印度犀牛的生活习性有关.麒麟虽为庞然大物,但不好斗,故被视为"仁兽".在古代,印度犀牛因气候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南移,中原已很少见到,偶尔来到中原,便被认为是因圣王"仁德"而来,这便是麒麟被圣化为灵兽的重要原由.  相似文献   

2.
东采西摘     
1.麒麟亦作"骐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鱼鳞皮,一个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现实中的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人们把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穿山甲近些年来倒了大霉,别看它披一身铠甲威武雄壮,狮子老虎都无法下口,又有穿山的英名,冠以"甲"的名号,可一旦被人逮住,就会被活活地扒了皮,将鳞片入药,将肉做成滋补菜肴。其实,它的"药用"价值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噱头。  相似文献   

4.
<正>王英芝在其论文《印度佛教中的龙文化》中指出,印度佛教中,那伽(梵语作Nāga)被视为龙经历了一个过程。古代印度人并没有关于龙的观念,印度佛教出现"龙"的观念应源于中国龙崇拜,印度人对其进行了再创造,而在再创造之前的龙形物种便是Nāga。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欧美地区,月圆之夜总是与某种不祥联系在一起。例如,传说有一种狼人,他们平时从外表上看与常人并无什么不同,但一到月圆之夜就会变身为狼。变形之后,他们会难以自制地想吃活人或是动物的肉,并且会对着月亮长嚎。又如,在德国乡村,人们认为月圆的晚上是鬼魂出来转悠的时候,因此家家户户都对圆圆的月亮有着一种恐惧感,其影响延续至今。当然,所有关于狼人、鬼魂的传说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不过,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世界     
《少年月刊》2023,(6):36-37
<正>印度孔雀之国全称:印度共和国首都:新德里官方语言:英语、印地语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身毒、天竺等。还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一行的目的地吗?没错,他们历经磨难最终到达的神秘国度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圣河”恒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德干高原,是印度文明的摇篮之一。恒河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恒河水可以洗去人身上的罪孽,一个印度教教徒一生中至少会去恒河沐浴一次。  相似文献   

7.
<正>1.关注古诗文阅读教学"以言代文""以讲代学""以高考题定一切"的现象仍然严重困扰着古诗文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有研究者深入阐释了"因声求气"对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因声求气"既是古文诵读的一种方法,又是对文本进行审美的一种技巧;诵读可以通古人神气,因气而通其文法、句意和修辞,进而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体会古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无声的阅读和解剖式的研读,更应当将其定位为对美感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弹歌》一直被视为描写远古人狩猎的歌谣,但这种解释难以成立。《弹歌》之"续竹"不可作"属木","逐害"不可作"逐肉"。《弹歌》非为黄世歌,《弹歌》只能是后世追记或臆测古代情形而形成之作品,其产生不会早于周代。《弹歌》的主题不是猎歌,而是孝子驱赶禽兽的悲歌。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3,(1):53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奇数里最大的数字"九"代表阳气最盛,故而古人对"九"这个数字特别重视。除了这个原因,古人还认为"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盛极必衰,而"九"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呈上升趋势,故"九"为至尊之数。此外,"九"还因谐音"久",有"长长久久"之意,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在语法习惯、字词含意方面的确等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相距甚远,但是正所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话语之间,是有着紧密关系的.而且,"千古情怀,古今如斯",古代作者、读者与现代作者、读者在情感上、心灵上是相连一体的,不会因岁月的风霜而蒙上尘土,而是可以跨越时光的隧道在一起促膝谈心.我以"促膝谈心式"的教学总是比"居高临下式"的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1.
犰狳     
如果你第一次见到犰狳,一定会被它那可笑而奇特的怪模样所吸引。因为它活像一个"古代武士",全身披挂,坚甲护身,因而又有人称其为"铠甲鼠"。犰狳身上的鳞片是由许多细小的骨片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的鳞甲,这就成为它抵御敌人的防护壳。有的犰狳凭借自己坚硬的骨甲,把身体紧紧地蜷缩起来,形成一个球形的铁甲团,这一绝招就连大型的食肉兽也别想伤害它一根毫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齿咬不破,用拳打不疼,用脚踢不伤的家伙。  相似文献   

12.
古人如何坐     
张勇 《高中生》2015,(7):47-48
踞和跪古人认真礼貌,即使独处,仍得谨慎。有一天,孟子要休妻,孟母问其故,曰:“踞。”意思是:娘子竟然伸开腿坐。箕踞而坐在孟子的时代被认为是难看兼失礼。好孟母,却这样教育孟子:乘人不备,乱闯人家的私人空间,这才真正是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东汉的《说文解字》里面清楚地写着古人是如何从坐姿去辨别一个人的身份和性别的。古代东面的“夷”被视为非我族类,原因就在于他们坐得太不像话。亚圣孟子,巴不得天下人皆循礼而  相似文献   

13.
西方表现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将直觉视为艺术表现的中心,是他们面对那个使他们憎恶的社会和习见的生活现象做出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被他们视为表现主义文学艺术的本质。而中国古代诗学则提出"情志"说,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本文主要分析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瞎子摸象”作为中国经典成语之一,其发祥地原本为印度。随着佛经的翻译,由古代西域高僧从梵文译成的汉文译本传入中原。它的深刻寓意不仅被佛教徒所认可,而且还被伊斯兰教苏菲派教徒和诗人所青睐。文章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证,从而解释“瞎子摸象”故事在丝绸古道上诸民族间文化交流中的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易水 《高中生》2012,(21):59
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世界上虽然并没有龙这种生物,然而有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肯尼迪政府时期,第三世界成为美苏争夺的重点,被视为"民主橱窗"的印度成为美国优先援助的对象,战后对印度的开发援助达到高潮。肯尼迪政府对印度的开发援助,更多是从意识形态、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视角来考量。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古代农民身份的工匠一般被称为"博士"(把式),他们在务农的同时,也受雇于人从事一些手工业劳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农民的"兼业"。这一现象一般认为在中国宋代才出现,但敦煌唐代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说明敦煌唐代就出现农民工匠兼业。这与敦煌的地理位置、生存条件及政府的管理不是太严格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外表来看,印度人的肤色普遍较黝黑,但大多数却并非黑色人种。此外,作为我国的近邻,印度人又并非与我国一致的黄种人。据考古发现,古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尽管印度的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都是崇山峻岭,其余地方则被海洋环绕,使印度与外界隔离,但是,由于古代印度分裂多、统一少,北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间仅有的几处山口,就成了外部人骚扰印度的通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印度曾屡遭异族的入侵和占领,不同人种先后进入印度,并不断彼此融合,  相似文献   

19.
陈子昂127首诗歌中近体诗有53首,学者评论有褒有贬,尤在格律上存在分歧。作者对陈子昂近体诗歌的格律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发现其57%的句式是完全符合今人总结的唐律句式,93%的诗歌采用了粘式律,其中不乏格律谨严尤为古代诗评家推重之作。但也有一些不合"正规"之处。进一步详考之下作者认为造成失范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很多被视为违拗的句式其实可以当做"变式",在唐人的诗作中多能找到应用;第二,陈子昂后期的复古思想是其主要诗歌旨趣,使得他在作诗时不拘泥于近体的种种限制;第三,写作空间的限制从客观上造成了诗歌格律上的疏于苛求。  相似文献   

20.
古人的文字记载,虽为传说,或与神话相间杂,其中原有一定的可靠部分。但长期以来或被误解,或遭曲解,或因古今文字变化识解困难等,既有考古学的成果可用,文字记载便被置于不闻不问的境地,这是一项极大的损失。古人文字记载中可信的史实,如人与地的名号及各部族间的关系等,都是地下考古所不能解决者,予以考定,与地下发现者同样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