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经多方面协商,决定召开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分享发展中的华人数学教育成果,凝聚华人数学教育力量,商讨华人数学教育发展事宜,激发起世界性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2.
正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引言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数学上也曾作出辉煌的贡献。进入20世纪以来,华人在科学上的成就,数学也许是最高的学科之一。像陈省身、丘成桐以及华罗庚、许宝騄都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与此同时,华人地区的数学教育成绩,也令世人刮目相看。让我们来看以下三件事实: ▲中国大陆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连获佳绩。1990、1992、1993年均获总分第一名,1991年为第二名。▲ 1981年第二次国际数学教育调查(IEA)的结果表明,日本在初中组名列第一,而香港在高中组位居榜首,领先于第2名的日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22~23日,"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分享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反思其现状与不足,对其焦点、方法和趋势达成共识,并基于"国际视野"和"华人传统文化"的视角展望其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等和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进行深度对话,以期凝聚华人数学教育的力量,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并对当前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暨数学教育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云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地三百多位海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一线教师。与会人员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课标教材、测量评价、数学文化、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国际引领深入,本土研究规范,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创新活跃,展现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了华人数学教育正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9.
<正>一、背景介绍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简称IEA)组织和发起的国际性教育评价测试,主要测量各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的学习成就,研究各国在课程、教学等背景因素上的差异.1995年,IEA组织并发起了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测评(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这次活动简称为TIMSS,共有41个国家或地区的50万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师》2014,(15):17-25
<正>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学认知领域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对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数学教育实践有什么启示,如何看待华人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为此,北京师范大学脑与数学认知研究中心周新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何小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国立台湾嘉义大学杨德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和来自各个学校的其他教师一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组织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比较研究(简称TIMSS)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是当前国际间最著名的学生评价项目,它们所提供的指标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这些评价项目关注数学、科学等领域,代表国际上学生评价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Jon  R.  Star  Kuo-Liang  Chang  朱迅宇  李俊 《数学教学》2008,(9):35-36
2004年8月《华人如何学习数学》的英文版率先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在新加坡出版,时隔一年,该书的中文版也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由华人为主要作者,以西方研究方法研究华人数学教育,向世界数学教育界揭示华人数学教育的专著.出版至今,反响热烈,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Alan Bishopz在亚太教育杂志特意为该书撰写书评(译文见《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本刊2005年第8期也刊登了张奠宙、赵小平两位先生在此书诞生时的感想.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国际数学及科学研究是一项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办,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长期追踪研究,这项研究由纸笔测试和录像研究两部分组成.这项研究对华人地区课程改革的启示有:虽然华人地区数学教育遭受各种批评,但从研究结果看,华人地区的数学教育并不差;我们应该仔细讨论TIMSS测试本身,分析它是否符合我们的数学教育目标;虽然华人学生相对负面的数学学习态度似乎没有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负面态度本身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22日-23日.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 大会主要有6个议题:1.华人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反思;2.202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走向;3.1~6年级、7~9年级和10-12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4.脑、认知科学与数学学习;5.数学学习与教学评价;6.民族地区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厘清当下学测背景与目的1.学测背景。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或组织对教育质量进行了跟踪监控。著名的有国际数学与科学评价项目(TIMSS)、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美国国家教育成就评价项目(NAEP)、国际成...  相似文献   

16.
普朗普(Tjeerd Plomp)博士是荷兰特温特大学教授,1982-1985年任特温特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1990-1998年任课程系系主任;1989-1999年任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主席,担任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小组负责人,主持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和第二次教育中的技术国际研究(SITES)项目。他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SITES 2006研究项目的主任,领导了对学校以及数学和科学教师在学校中使用ICT及其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普朗普与人合著、主编多本著作和会议论文集,其中包括:《国际教育技术百科全书》(第2版,1996)《教育中的计算机政策与实践》(1996)《教育技术经典著作》(1996)《世界范围学校教育与ICT使用:来自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SITES 2006项目的研究结果》(2008)《跨国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政策与实践》(修订版,2009)以及《教育设计研究导论》(2009)。访谈者于2010年6月在荷兰特温特大学与普朗普教授就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评价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地交谈。  相似文献   

17.
肖兵 《班主任》2005,(11):45-45
10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卢乃桂出席了国际教育研讨会,他就"华人品格教育"这一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今华人社会的品格教育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是一种基于畏惧而衍生的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20日,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卢乃桂在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就"华人品格教育"这一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今华人社会的品格教育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是一种基于畏惧而衍生的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下面的情形我们并不陌生:一个朋友或同事的孩子十分优秀,那么周围的人,十有八九会去主动取经:"你的孩子真优秀啊!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大多数情况下,被询问到的人会自豪地介绍几点他(她)的教育经验供大家借鉴。同理,华人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总是取得好成绩——"1990年代开始,华人的数学学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国际数学教育测试(IAEP,TIMSS,PISA)一再证明了华人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十分优秀。"  相似文献   

20.
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组织的大型国际教育评价研究项目。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各国中小学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的发展趋势,研究各国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同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帮助各国提升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