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伶  赵洪 《精武》2012,(1):80-81
本文就辽宁省在举重项目上所获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我省在举重项目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归纳,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胡克军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4):18-19,23
女子举重是奥运会新增设的一个项目,一些国家的女子举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女子举重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暂时处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女子举重这一项目的科研工作上的投资还很少,研究的也很少。基于本项目的热心与忠诚,通过几年来训练工作,访问调查了一些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总结出这一女子举重训练中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身体素质是各运动项目的基础;而力量素质为身体素质之首。力量素质在竞技举重中更为重要,因为决定比赛成绩的力量比重在各运动项目中竞技举重为最大。举重运动的力量训练,尤其专项力量的训练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运动成绩的高低。故此,本文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举重力量训练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举重力量训练的特  相似文献   

4.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5.
前言举重是我国重点开展的一个运动项目。解放后近三十年来,在党的关怀下,我国举重运动获得了蓬勃发展,曾三十次创造世界纪录。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举重运动又展现出新的跃进面貌。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我国举重教练员和运动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但不足的是,对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使之上升为规律性的东西,对举重技术的基本原则,也未曾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概括。在一些举重书刊与讲义中,对举重的基本技术原则,纷说不一,有些提法在概念上很不确切,似是而非,片面性较大,对举重技术训练特别是对青少年新手的培养,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此不一一例举)。这说明,在举重项目中,科研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已经落在实践后面,直接影响到举重运动的大治快上与赶超世界水平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举重运动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曾成为我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同时也展示出我国运动员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然而,随着世界举重水平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举重上挺动作成功率却偏低,原来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挺举,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为此,我国举重教练员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举重项目发展的历程,以2000年-2008牟间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奥运会举重比赛成绩为依据,综合分析我国举重项目整体实力,以促进举重项目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挺举的上挺部分近几年一直是我省不少举重运动员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一些少年举重运动员上挺更不理想。本文通过对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对比实验分析 ,采用借力推、半挺、胸上负重预蹲三个项目综合训练 ,来提高上挺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举重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举起重物,用以发展力量,增强体质的运动项目。早在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举重就是正式比赛项目。回忆我国体育史,第一个在国际上为新中国争得荣誉的项目也正是举重:广东著名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一九五六年六月七日,第一个打破世界轻量级挺举纪录,从此,我国运动键儿在世界体坛上开始引起了震动。利用举重确实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而且是发达肌肉,增强力量的最佳手  相似文献   

10.
八二年九月在南斯拉夫举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苏联运动员尤里克·萨尔基斯扬一举夺得六十公斤级世界举重冠军,抓、挺举两项成绩都平了这个项目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