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合成平衡法当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时,常常根据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求解,即将三力平衡,化为二力平衡的问题。例1如图1—1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斜面上匀速下滑,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方向。解析如图1—2所示,物体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2和摩擦力F1。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指的是F2和F1的合力F,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F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mg,方向竖直向上。1.相似三角形法如果作图得到的是普通平…  相似文献   

2.
一、判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试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物体所受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N)力如图1所示。假定斜面光滑,则物体会在大小为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作用下滑动,所以...  相似文献   

3.
姚雪荣 《高中生》2009,(16):41-42
1.一个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当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现用沿斜面向下的力F推该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如图1所示,此时地面施给斜面体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2.如图2所示,斜面的θF图1A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受到压力.这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并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G应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中学习的摩擦力有两种: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其中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同学们存在的疑问较多,本文试从以下这两类问题的分析中探讨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判断方法.一例、1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物体A静止斜面上,已知斜面倾角θ及A的质量m,试确定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解析: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分解重力:G1=mgsinθ,G2=mgcosθ.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知:f=G1=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例2图1图2如图2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A、B质量分别为mA、mB,斜面倾角为θ,求A…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两物体紧靠在一起,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在M上,使它们一起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1.用斜面顶起重物 例1如图1所示,立柱上方有一重物,重量为G,立柱下方有一斜面体,倾斜角为口,在斜面体的右侧施一水平力F,就能将立柱上的重物竖直向上顶起,求力F的大小.(不计摩擦及斜面体、立柱的重力)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物理中动态平衡问题通常会有"缓慢"这样的词语,三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处理相对简洁,常见有以下几种情景。一、三个力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一个力的方向确定,判断这个力的大小及第三个力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  相似文献   

10.
求功的方法     
一、利用公式 W=Fscosa 求功公式 W=Fscosα为恒力做功的计算式,公式中的F 表示力的大小,s 表示力作用点的位移大小,α表示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利用该公式求功的关键是找准位移 s 和夹角α。例1.如图1所示,重为 G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现使斜面体匀速向右移动 s,求物块所受的各个力做的功。解:物块受重力 G,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 处于平衡状态,则 N=Gcosθ,f=Gsinθ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学题通常要建立坐标轴.从理论上说,坐标轴的建立是可以任意的,但是,坐标轴选得是否巧妙,往往会影响解题的繁简.现例谈在三种情况下怎样巧选坐标轴. 一、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问题中 在此类问题中,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确定x轴方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此时应规定加速度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例1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沿水平方向加一个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如图1所示,求F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力的分解中有一种方法叫图解法,每届讲完后考试中正答率都不高,还易混淆,因此归纳如下:这类题的特点是:物体处于动平衡状态,受三个力,一个力不变(大小方向确定);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改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均变.一般问的是力的定性变化,不需要计算出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分解为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料面的分力,这是讲述力的分解的一个重要例子。用板书作图虽然能得到结果,但两个分力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只能从理论上讨论。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这个变化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设计制作了活动投影片《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制作方法:一、制单片:投影片由四层单片叠成,各片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厘米,比例尺为1:4。图中线条可手工画制,也可复印或激光打印(图中字母abCd为组装记号,不必画出)。图1为固定片,可以保持重力大小方向不变。图4为旋转…  相似文献   

14.
题如图1所示,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为D、E、F,在三角形内任意取一点O,如果OE、OF、DO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考查点1 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例1(天津理综第1题)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睡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相似文献   

16.
1.理论探究 例1如图1所示,已知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N=μmg cosα(μ为动摩擦因数,N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试推导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动态平衡问题就是对所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某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极其缓慢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其特点是稳中有变,动中有静,在中学阶段常常遇到的三个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其中一个力(F)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力(F1)的方向确定,大小可变,第三个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刚接触力学的初二同学来说,应该知道,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因此力的合成与分解就不是简单的数学加减关系。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如果两个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我们应注意两个力的方向是同方向,还是反方向。两个力同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如图1),F合=F1+F2,F合与F1(或F2)同向;两个力反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如图2),F合=F1-F2,F合与F1方向相同,与F2方向相反。图2如果两个力的方向互成一个角度,我们就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题源"。寻找题源,挖掘规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下面以摩擦力复习为例进行分析。一、平衡中的静摩擦力大小例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  相似文献   

20.
模型1: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及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