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掀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知识观,这对教师的传统知识观提出了严峻的挑夏。本主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传统知识观的弊端和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的基础上,从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异化问题和后现代主义对知识的看法三个角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知识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派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从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实践、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多个侧面批评了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中的弊端,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有其利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归结为文理分科的教育弊端,实质上是知识课程观自身的局限所致。新课程观作为一种更为进步的课程观,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已经确立了在文理分科实施条件下,超越因知识课程观所致教育弊端的可能性,如何使新课程观从理念更好地走向实践,是实现文理分科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因知识课程观造成的教育弊端、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理分科的反思与发展路径——基于课程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有其利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归结为文理分科的教育弊端,实质上是知识课程观自身的局限所致。新课程观作为一种更为进步的课程观,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已经确立了在文理分科实施条件下,超越因知识课程观所致教育弊端的可能性,如何使新课程观从理念更好地走向实践,是实现文理分科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因知识课程观造成的教育弊端、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视角下多尔的4R课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及机械主义弊端日趋明显。多尔对现代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实证方法论、科学化课程思想和泰勒原理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的4R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开发应该体现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他认为知识是动态的,课程计划应带有模糊性,提倡探索的课程氛围,教师要放下传统的权威角色,平等地与学生开展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影响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知识观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传统知识观的弊端,澳大利亚学者高夫从生态政治角度提出了新的知识观。通过分析生态政治知识观的背景和观点,该知识观对课程产生的影响有:课程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课程具有生态性和整体性;课程具有生活性和经验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及机械主义弊端日趋明显。多尔对现代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实证方法论、科学化课程思想和泰勒原理进行炙思和批判,提出了他的4R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开发应该体现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他认为知识是动态的,课程计划应带有模糊性,提倡探索的课程氛围,教师要放下传统的权威角色.平等地与学生开辰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课程观与教学观的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教学改革的先导是课程观与教学观的改革。本文针对传统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认为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变革将有力地促进学校教学乃至于整个教育的深刻改革。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知识观要求建立一种追求"误构"的知识合法化模式,对于课程发展提出了文化性、多元性和动态化的要求。传统的外语课程存在"重工具、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化","重西方、轻本土"和"重技术、轻对话"的弊端,亟待改革。因此,外语课程应当按照后现代课程观,实现课程整合、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开发本土文化与构建外语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体育课程和运动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逆人本价值取向的弊端,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知识观和课程观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现代体育精神的缺失。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高校体育课程和运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开发相应的体育课程和运动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王红宇近些年来,随着思想界对主导于工业社会的科学理性主义的反思,在教育领域,西方一些学者对承袭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的知识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彻里霍姆斯(Cherryholms,C.H.)、多尔(Doll,WE)、阿特金斯(Atri...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日益呈现出工具主义及机械主义的弊端,多尔就此提出了以4R理论为核心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开发应该体现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知识观要求建立一种追求"误构"的知识合法化模式,对于课程发展提出了文化性、多元性和动态化的要求.传统的外语课程存在"重工具、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化","重西方、轻本土"和"重技术、轻对话"的弊端,亟待改革.因此,外语课程应当按照后现代课程观,实现课程整合、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开发本土文化与构建外语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知识为本"的知识观有着诸多弊端,需要改革.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我国教育界正在形成新的知识观,它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变革性、整合性及个体主观体验性.在此影响下,新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它强调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多元性,并以此指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主要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教育内容;(4)评价教育效果。课程评价是由课程计划评价、课程资源评价、课程实施评价组成的有机整体,教学评价则是课程实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开展的评价。传统的课程开发观念认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首尾相接的线性程序,当代课程开发观则认为,这三者并非线性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循环互动流程。(见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成性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为是对学习理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是针对预设课程在当代所显现出来的弊端而言的,在学习观、知识观、师生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对现实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成性课程教学理论与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契合的,它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从本体论的层面上认识教学交往观与生成性课程的哲学意义,并提出实施策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7.
麦克·扬是全球知名的教育社会学家,终身致力于知识、课程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提出了理想型的知识与课程的"三种未来"。这三种"未来"的课程观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在起源、认识论本质、社会公平预设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其中"未来一"和"未来二"分别代表传统精英主义和技术工具主义的课程观,一个过于僵化、忽视学生经验及背景;另一个过于强调学生经验与建构主义,易走入相对主义;而"未来三"则有望克服前两者的弱点,从学科知识的内在价值出发,引领课程向同时重视"概念"、"技能"、"内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改革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基本没有动摇。以知识观的演变过程来考察课程观的发展,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种种弊端,并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依托,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批判开始,如对现代教育总体性、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知识观中弊端的批判.要克服这些弊端,使新课程理念能真正落实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新课程培训者应具有几种具有建设性的后现代意识:去中心化意识、对话意识、建构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地理学一级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传统地理学教学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2)重专业课,轻基础课;(3)思想、知识和方法教学相分离;(4)课程结构雷同,课程间的交叉关系不明确。文章在遴选改革依据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个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