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原文渊阁本《日知录》抽毁稿与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影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日知录》以及康熙34年吴江潘氏遂初堂刻本《日知录》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日知录》一书所受到的抽毁和删改的状况。有助于对《四库全书》和《日知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瑞 《兰台世界》2009,(3):67-68
文章对文渊阁四库全书《明文海》、《日知录》抽毁本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从九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材料丰富,可供研究《四库全书》编修史、中国图书发展史和清廷禁书毁书史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文渊阁四库全书<明文海>、<日知录>抽毁本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从九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材料丰富,可供研究<四库全书>编修史、中国图书发展史和清廷禁书毁书史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河南省图书馆珍藏的四库全书《日知录》、《明文海》抽毁本多角度论证其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图书史、四库全书编修史和清廷禁书、毁书史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编选的《明文海》,共482卷,收录明代近800位作者的4500多篇文章,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文总集。清修《四库全书》,《明文海》被收录其中。据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仅31部,《明文海》即为其中之一。但《四库全书》的编纂,既有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影印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出版,化身千百,分享学林,众多图书馆竞相购藏,"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2000年12月27日报载,某业绩斐然的从事影印线装古籍出版的文化产业集团"正在酝酿谋划着新的发展蓝图,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等传统经典,从而为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事业谱写新的篇章!"传承文明,古为今用,本是大好事.然而,<钦定四库全书>有无必要再度影印,值得商榷.笔者则持否定态度.近日读浙江教育版<蔡元培全集>,收录有1933年8月5日,时任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蔡元培先生和副馆长袁同礼先生,获悉教育部决定影印<四库全书>后会呈的建议.<建议>对于涉及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的问题有着透辟的阐释,时至今日仍颇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未能将现存的存目书《石云居文集》(15卷)收录进去是一个明显的失误。《石云居文集》(15卷)是一部典型的遭抽毁的《四库》存目书原本,内容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影印《四库全书》到底正式开机印刷了,这是我们从《人民日报》11月12日“大地”副刊的一篇文章“从《二十五史》的畅销谈起一访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长魏同贤同志”中得知的。这次影印《四库全书》每套定价五万元,据说全国已征订了七百多套,总金额接近四千万元。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力印行这部大书,其价值与必要性是值得很好研究的。特别应当考虑到的是:这次影印所据的底本是几年前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而这个影印本内地已用两三千万元购进了二百多套,此外还购进了一百多套缩微品。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除去全毁书、戏曲、通俗小说、释道经典等不在收录范围者外,仍有万种以上,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者3461种(依中华书局影印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附统计数据),收入《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者6793种,合计10254种。所谓“附存目录”,即仅仅保存目录,不收其书。就是说,列入《附存目录》(简称《四库存目》或《存目》)的6793种书,虽然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提要,但《四库全书》中没有这批书。当时把这两部分书分别称为“著录书”、“存目书”。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它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古代文献资料。"南三阁"《四库全书》历经太平天国战争,仅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源于浙江士人发起的补钞。也正因补钞,文澜阁《四库全书》具有现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孙麒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142-146
通过对《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进行校勘与研究,发现《四库全书》本之底本为原藏内府之明万历十五年王元贞刻本。底本进呈之时已经过校勘加工,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在誊录过程中,均再次经过校订与复核。两相比较,文渊阁本校订颇为精细,非敷衍了事者,而文津阁本多臆改,文渊阁本优于文津阁本。  相似文献   

12.
主父志波 《图书馆杂志》2005,24(7):80-80,41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37册,自齐鲁书社影印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欢迎,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最重要的提要式目录。但这部《续提要》杂出众手,未经统一笔削,讹误较多。兹将平日翻检所见,条举如下,以供四方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七则●修世平(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下称《四库》)附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下称《总目》)著录书中,有的与《四库》存异。检核中华书局1965年6月版《四库全书总目》(下称书局《总目》),有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相较于《四库全书总目》的优长状况及程度的认知,尚多属臆测.本文在系统比勘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和相应文渊阁本书前提要的基础上,录列书前提要优长处多则,并作辨证,以见《总目》之误.经统计,两种《易》类提要差异间所呈现之正误状况,亦略可确知.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充分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的精华,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著作。学界一般认为其体例简明,几乎无瑕可指,实际其文字也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其文渊阁、文津阁两钞本、《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所收书,可订正其经部易、书、诗、礼四类的各种讹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齐鲁书社影印稿本《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原稿正文中存在的讹误、抵触及重复等问题,举出13条,逐条进行考辨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影印《四库全书》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被冷落了二百来年的《四库全书》突然走了“红运”,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不知为何热了起来。先是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全部影印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仅大陆就购进了230套之多,每套定价12—18万元,为此,国家花费了近300万元的外汇。紧接着他们又征订了100多套《四库》缩微胶卷。前者刚刚出齐,上海古籍出版社就又以台湾影印本为底本,再次影印这部传世古籍中卷(巾夫)最为浩繁的鸿篇巨(巾夫),并将此举自诩为出版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庞大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由于卷帙浩繁,最终清廷组织人员缮写了七套分置各地,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也称为北四阁和江南三阁。现在七阁藏书中仅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和文澜阁,四阁中又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最为坎坷,其间出现的众多护书英雄至今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据中华书局1965年据浙江刻本影印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其集部总集类存目提要中存在的某些讹误与疏漏之处分别进行考证及订补,凡得十七则。  相似文献   

20.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共收入古籍三万三千余种,数量远远超过了《四库全书总目》。自齐鲁书社影印问世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由于该书未经最后整理,讹误不少,本文即笔者对平日所见错误的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