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什么是分析化学? 什么是分析化学?簡言之,分析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組成的科学,它的任务是要知道物质中有哪些元素或化合物存在,存在的量有多少。比如,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一种矿石里有哪些有价值的元素,含量多少,值不值得开采,都必須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来解决。工业上的原料、材料、产品、半成品、廢  相似文献   

2.
包围在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一种含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和水蒸气等的混合物。在这些气体中,氧是一种在化学上很活泼的物质,也就是它能与很多的物质起化学作用。因为空气是在到处包围着我们,所以日常我们所见到的化学现象,很多是与氧有关系的。炭的燃烧,铁的生锈等现象都是与氧发生化学作用的结果:炭在燃烧时变为二氧化碳气,铁在生锈时主要是生成氧化铁。像这一类的化学变化叫做“氧化”。相反的情形,例如煉  相似文献   

3.
物质是由什么作成的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说过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的科学。要澈底了解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物质本身的构造:知道它们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是怎样构成的。知道了物质的构造,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因为一种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构造所决定的。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研究它们的变化,才能进一步地掌握它们变化的规律,利用它们来增加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物质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现在知道,所有各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不管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还是物理化学都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配合,分析试验在整个化学研究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对化学分析允许差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就其在化学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企业化学分析允许差规范进行总结和探讨,结合金属分析试验实例来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说明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化学分析的实质就是采用一定的化学技术手段以及方法等测定相关的物质当中的化学成分的一个过程,我们对这个过程中测定出来结果在客观上存在一定误差应该有所关注。因此,笔者在文章中就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允许差"的概念和分类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行业中,所谓的化学分析工作就是指借助于化学方法来测定物质化学成分的过程,而在进行化学分析的工作中,分析人员要想得到最终的数据,一定要使用容器、量器、仪器和设备等工具,同时也会使用相关的化学试剂,在一系列的操作后就可以得到数据了。而仪器、试剂、量具以及容器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甚至是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的数据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是很难避免客观存在的误差的。而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应对误差的来源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化学分析工作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正>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目前化学科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切技术领域,它在为人类提供丰美的食品、丰富的能源、品种繁多的材料、治疗疾病的医药,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人类生活坏境中的物质,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脚下的泥土  相似文献   

8.
分析工作对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就象眼睛对于人一样。无论是寻找矿藏,或者冶炼金属,提炼石油,合成新材料,诊断疾病……,都少不了分析。但是要分析某一物质的成分,一般都很费事。为了提高分析工作效率,科学工作者都响往着借助仪器来进行分析,只要把待分析的混合物送到仪器里,在记录仪上就立刻现出它的精确成分来。这样的仪器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近年来就制成了一种分析仪器。它能在极短时间内确定极微量的物质,不仅能指出混合物的成分,而且还能确定每种物质的数量,精确度还很高。这种仪器名叫毛细管色谱仪。  相似文献   

9.
陈平 《科学中国人》2005,(11):58-59
序 《宇宙物质的本质》论证思路我们知道宇宙物质很多很大,但是在宇宙中如果有一种元素或一种柱子或一种东西消失后,整个宇宙物质也随之消失,那么我们的整个宇宙物质是不是由这三种的其中一种构成,看来只要找出这三种的其中一种就能知道宇宙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相似文献   

10.
生命无时无刻不与水有关,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是水,其中各种蛋白质与组成生命的物质都在其中,并依靠水为载体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链接。水是生命之源,它使没有生命的星球诞生了生命的基本单元:蛋白质。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成分是水,不提别的,光是成人身体就含65%的水。人在出生之前,受精卵细胞中97%是水,即使之后随着人的生长,这个比例会有所降低,但临终前水仍占到人体体重的50%。在所有的已知液体物质中,水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多,而了解得最少的物质。直到今天,我们还无法解释为什么4℃时的水比2℃时密度要大。先前认为水是由一个一个化学式为H_2O的分子组成,但是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它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分子团组成,因此,水才有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特性:在0℃以下还保持液态的过冷水,-110℃下成为极端黏滞的玻璃水,在500℃才会发生汽化的聚合水……一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竟然有如此多的未知。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学科,是在本世纪初随生产的需要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至今还在迅速发展着。它的研究领域很广阔,已出现了好些分支学科。这里只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概貌。揭露地球物质的微观世界人们很早就想知道自己居住的地球是由什么物质成分组成的,也很想知道这些物质成分怎样分布,分布量  相似文献   

12.
从第一讲里我们知道,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了物质的性质,知道它们是能够互相变化的。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化学变化,种类很多,比如光亮的铁可以变得长上一层褐色白铁銹,坚硬的煤块可以因为燃烧而变成灰烬。如果要将这些成千累万的不同物质的变化,一一的把它们用文字描写出来,实在  相似文献   

13.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方法测定物质化学成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人员通过仪器、量器、容器等工具,使用有关化学试剂,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而得到化学分析测试数据。由于仪器漂移、量器、容器、试剂纯度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即使是技术很熟练的人,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样品仔细地进行多次分析,也不能得到完全一致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尽管这样,如果对误差来源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就会借以减小分析误差,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基因研究使人们对遗传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要想知道未来的情况,只要看看你亲属的过去和他们的病史就可以了。这样,你将会知道有哪些遗传病可能在你身上表现出来。 下面介绍几种我们继承下来的健康危险,对它有一个清醒认识将是一种不可估价的工具,它能保护我们自己有一个健康、丰富和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研究的成果。由于有化学研究提供的不同性能的材料,人类才有可能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6.
人造元素     
关于化学元素的学说,构成了化学的基本内容,我们周围世界中所有的复杂物质就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在长时期内,人们一直认为元素是不可改变的,并且没有共同的联系。直到1869年,门捷列也夫才发现了所有化学元素的普遍规律性,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著名的周期系。这位伟大的俄罗斯学者的科学成就,标志着化学上新纪元的开始。门捷列也夫的发现的重要意义是:他确定了所有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它们原子量的增加的有规律的周期的重覆性。门捷列也夫把性质相似的元素一个个地上下对齐,这样就组成了周期表。他证明了,每一种化学元素的原子都有着一定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特徵不仅仅是由原  相似文献   

17.
不管你怎样使用与保管,只要钢材与空气、水和酸碱等相接触,它就要发生或快或慢的生锈与腐蚀现象。据试验,放置在露天的钢材,一个月,一吨钢材能腐蚀掉二公斤多,四个月,就能腐蚀掉15公斤。有人作过统计,世界上因腐蚀而损失的钢铁,约占每年生产量的40%。有些机器因部分的腐蚀,以至造成整个机器的报废,这种情形在航空与船舶方面造成的损失更是惊人。钢材为什么会腐蚀呢?简单的说,就是钢材受到水、空气、酸、碱等周围的介质作用后起了化学变化,把金属变成了另一种新物质。我们把钢材发生这种化学变化而遭到破坏的过程叫做腐蚀。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飞机都是由细长的机身和三角形或是梯形的机翼、尾翼、垂直尾翼等组成的。但是有一种飞机的外形却十分奇特,如果从上往下俯视,它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完全分不出哪是机身,哪是机翼。这种飞机,就是历  相似文献   

19.
地质矿物化学分析在地质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也成为了整个矿物质分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站在分析对象原理的角度上来看,地质矿物分析通常有两个内容,一个是非金属矿物分析,一个是金属矿物分析,而是否可以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到矿物质当中具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各个物质的含量就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地质矿物化学分析基本流程,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孙驰 《今日科苑》2006,(4):51-51
创可贴,顾名思义,有了创伤便可贴上,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但是,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它呢?恐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以至于经常发生创可贴越贴越坏的怪事。其实,只要认真地了解一下创可贴的结构、特点及用途,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