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孩子第一天迈进学校的大门时,做父母的就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家长签字"。"家长签字"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尤其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家长的督促,何况有些作业又必须让家长配合才能完成。如低年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常州市一所重点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教师校本培训学习日活动中,有几位听讲的小学老师向与会主讲的心理学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似乎越来越聪明,知识面比较广。而一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智力发展落后,不如别人,就硬要孩子吃市场上流行的脑保健品,压着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奥数竞赛题、名师编写的习题册和名目繁多的试卷。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要给小学生减负,可一些家长想方设法要给自己的孩子增加学习负担,觉得这是在开发孩子的心理潜能和大脑智慧。面对小学生的现实境遇,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小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课题,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常州市一所重点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教师校本培训学习日活动中,有几位听讲的小学老师向与会主讲的心理学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似乎越来越聪明,知识面比较广.而一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智力发展落后,不如别人,就硬要孩子吃市场上流行的脑保健品,压着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奥数竞赛题、名师编写的习题册和名目繁多的试卷.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要给小学生减负,可一些家长想方设法要给自己的孩子增加学习负担,觉得这是在开发孩子的心理潜能和大脑智慧.面对小学生的现实境遇,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小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课题,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于艳 《早期教育》2007,(8):4-25
孩子要上小学了,这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孩子自己角色的转变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跨入小学大门,去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听一听正在教小学一年级的于老师来谈谈这个幼小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巧用家庭的力量促孩子读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把每一位家长提到了教育教学的最高位置上。而当前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已是每位尽责家长的共识。针对孩子刚迈入学校大门,手足无措的家长最需要得到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学有着最美好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得也很强烈。对学校的好奇以及成为一个小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跨入小学的大门。可是,一个月以后,孩子的变化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对拼音的恐惧和厌倦使他们拒绝学习。儿童为什么对拼音学习产生这种“厌食”情绪?汉语拼音学习为什么会如此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作文题:眼下,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租下一所废弃小学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  相似文献   

8.
顾诗 《家教指南》2008,(3):28-30
孩子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往往如释重负:好了,教育孩子的难题总算交给了老师!好像自己成了教育孩子的局外人。其实,家长不应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而自己做“甩手大老板”。客观地说,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老师,实行家园共同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究竟怎样配合,也许下面的一组案例能给你某些警示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姚守亮 《湖北教育》2003,(23):20-21
组织小学生到学校住读,首先,可以为学生上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住址离校较远的学生,特别是家住城郊和农村的学生,每逢大风、暴雨、烈日的天气,往往不胜其苦;加之路远难行(偏远农村尤为突出),少则三五里,多则十余里,相当一部分学生每天上学都要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精力不支,更不必说出于安全考虑,家长们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往返数趟,费时费力又费心。如果让学生在校住读,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道德品质是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在学校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令人不安的也许是道德品质教育,教师们往往为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而烦恼,众多家长还常为子女们的道德品质成长而忧心忡忡,社会对小学生的思想面貌而多有责难。本文就对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某市有一名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他的孩子在该市城西一所学校就读,学校在大门南面的机动车道上画了一条横穿西行路的黄线,黄线内禁止学生家长停车,违反规定者,将扣除其孩子的班级积分,并影响孩子评选"三好学生"。他认为就算家长的行为有错,也不应该惩罚孩子!学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如果家长违规停  相似文献   

12.
站在校门口,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慢吞吞地下了车,然后由爸爸妈妈拿好书包,帮助孩子背上。有些家长还拿着早点,给孩子喂好,然后千叮嘱万叮嘱,看着孩子走进学校大门,自己才开始放心地离开。而孩子们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亲那种虔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站在校门口,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慢吞吞地下了车,然后由爸爸妈妈拿好书包,帮助孩子背上。有些家长还拿着早点,给孩子喂好,然后千叮嘱万叮嘱,看着孩子走进学校大门,自己才开始放心地离开。而孩子们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亲那种虔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家长因自己的孩子是学校中出类拔萃、具有各种特长的优秀学生而感到骄傲,这是人们能够理解的。但是,勿庸置疑,不少这样的家长是在利用自己的“家长特权”来强迫孩子成为各种优秀学生的,是家长个人通过孩子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缺撼,这种做法是我们的教育规律所不允许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把孩子送入职业高中,似乎是每个家长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可是,有一位家长却在他孩子仍有希望考取普高之时,将他送进了职业中学的大门。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他爸爸帮他分析了理由:你也许能考上普高,但决不能进重点;你也许能考取大学,但应该难进一本二本。现在解决大学生就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各地采访,记者不断被涌动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潮深深地感动着。如今,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孩子在少数民族学校学的那一点汉语知识了,而是从小就把孩子送到用汉语授课的汉族学校上学。少数民族教育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表明了少数民族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走进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小学,正值课间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玩耍。十几个维吾尔族小学生闯进了记者的视线,再往远处一看,一群维吾尔族小学生正和汉族小学生,还有柯尔克孜…  相似文献   

17.
考考家长?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大都是在模仿中得来的,关系越近、越亲,模仿得越多。上学后,家长的言行也无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影晌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许并未认识到,自己在有意无意中说的某些话,做的某些事,对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形象。下面这些言语和行动,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表现,请您对照一下,看自己做得怎样,给自己打打分。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小学生入学和“小升初”前夕,许多家长总是忙于“拎”着孩子到一所又一所学校“赶场”一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于是,重点学校的报名处人头攒动,一般学校的校园里冷冷清清,这已成为一道多年不变的景观。而几乎所有不甘于让孩子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家长们,都在如此这般厚此薄彼地择校,这正是我国以一贯之的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金海 《下一代》2009,(1):22-23
辽阳石化公司所在地——辽阳市宏伟区,有5所小学,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是辽阳石化生产一线员工。小学生放假后,出现无人监管的现象,家长上班后心里惦记孩子的安危。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丰富小学生的寒暑假生活,辽阳市宏伟区光华街道湖西社区关工委2006年率先成立了社区假日学校。每逢寒暑假、双休日及国家的法定假日,都有许多孩子来到社区假日学校,参加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你欣赏你的孩子吗?我问过不少家长,他们大多数“摇头”以答。也许你以为,这只是中国家长谦虚的习惯,不善在人前称赞自己孩子的优点。但笔者新近的一项研究令人震惊:据对杭州市4所小学500多名4—6年级学生调查。及对浙江省1000多封小学生信件分析,结果发现竟有80%学生为“父母不喜欢我”经常烦恼。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问:“为什么我小时候妈妈非常喜欢我,可我渐渐地长大了,妈妈也就越来越不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