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邦伦 《钓鱼》2011,(2):48-49
与众不同钓 人弃者我取 覃长才是我的同事,年轻时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我喜称他“高才”,因为在上百人的机关中,他的学历最高,研究生毕业。他喜欢钓鱼。但他钓鱼与众不同,喜大好粗,粗中有细。大者,大水域、大钩、大钓饵。粗者,粗线、诱饵粗粮(玉米、红薯、糙米之类),很少使用商品饵。现代电击网捕的人多了,别人选钓位、择塘口,  相似文献   

2.
一品野人 《钓鱼》2011,(7):46-48
“麻一条”的真实姓名叫麻景新,是我的铁杆钓友之一。前年,老麻粮油门市的生意清淡,于是他没心思钓鱼,但在我们的热情邀请下他还是出钓了三次。谁料想,三次钓鱼中,老麻每次都得了一条鱼。他之所以得了个“一条”的绰号,正是源于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三个关于“一条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我小时候住在黄河边上,钓鱼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钓鱼可以陶冶情操,也丰富了家庭的膳食,以后在喜好垂钓的同时又迷上了摄影,可谓鱼竿、相机两不误,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已在《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近百幅各类钓鱼照,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以前在黄河边上钓鱼、拍照,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4.
三哥王者兴,算得上是钓鱼界的知名人士了.他酷爱钓鱼,每时每地,说话的内容总是与钓鱼有关:钓鱼的技巧、钓鱼的经历、钓鱼的益处……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他的熏陶之下,我们心灵深处那点钓鱼方面的“慧根”也被他钓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5,(20)
殷学波,1968年出生,就职于南京钢铁集团。今年37岁的他,自幼于钓鱼结下不解之缘,从6岁开始就喜欢在河里摸鱼钓鱼。殷学波参加工作后,对钓鱼仍然痴心不改,赴珍珠泉,到龙池,奔金牛水库去钓鱼,可以说南京大大小小的钓场几乎都被他钓遍了。在别人眼里,钓鱼无非是休闲,亦或是一种“尝鲜”,而他却说:八小时之外感受钓鱼其时不在鱼,而在于过程,在于乐趣。他真正走上竞技钓鱼之路,是在1997年底。当时他的钓鱼技术并不是十分精良,通过近几年的磨练,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在南京、江苏地区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的钓手。不论严寒酷暑,他都骑着摩托车坚持到池塘练竿,正是这种不畏艰辛的锻炼,让他的钓鱼技术逐步提高和完善。最近几年,他在全国、江苏及南京市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常常名列前茅,为江苏省南京市及南京钢铁集团公司的钓鱼运动的开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闫斌同志是位老干部,今年90有1岁。他于1983年底离休后,从开始学钓鱼,到爱好钓鱼,迷恋钓鱼,成钓鱼迷,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他都去自费钓鱼。闫老钓鱼的足迹,遍布南京市郊区:江宁区的殷巷和上坊,六合区的葛塘,浦口区的胜利圩、汤泉、珍珠泉,还有八卦洲、江心洲,最近还去中保村,上新河,螺-桥,棉花堤等地。闫老外出钓鱼大多数是坐公交汽车去。只要有钓友陪同他去钓鱼,闫老是从不回绝的。他常说:“钓鱼是一大乐趣,何乐而不为呢。”笔者有几次陪同他去钓鱼,他的精神、精力、体质都比我这个76岁的人要强得多。有一次省级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钓鱼协…  相似文献   

7.
美国前总统布什也是个钓鱼名人,他在钓鱼方面有三个特点:一、钓龄长久布什总统是个综合性的体育迷,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比较多,有网球、游泳、慢跑、高尔大球、垂钓等。据他亲口对报界透露,在这么多他所多欢的体育项目中,他最最喜爱的还是钓鱼。因为钓鱼一要同鱼斗智斗勇,二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布什总统还o豪地说,他的钓龄特别长,差不多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大。原来,他在小小年纪仅仅3岁的时候,就兴致勃勃地跟父亲外出到白山黑水间,到碧波浊浪里去钓鱼了,可以说,他小小年纪仅仅3岁时已经对垂钓情有独钟了。所以说,他的钓龄仅…  相似文献   

8.
李寒停 《钓鱼》2012,(24):16-17
连续两届承办《钓鱼》杂志"读者杯"浙江站比赛的"郭大侠"感慨万千。这本技术性强的杂志在他学钓鱼时,给了他很大启发。入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伴随《钓鱼》在成长,这也是他对这本杂志情有独钟的情缘。作为一名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比赛的钓手,对冬季钓鱼的技术他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李寒停 《钓鱼》2011,(10):12-13
认识王永贵的钓鱼人都称他“阿贵”。由于钓鱼兴趣爱好广泛,各项钓鱼技能比较全面。竞技比赛,从手竿钓对象鱼、混合鱼是身怀绝技,休闲钓抛竿是他的拿手好戏。所以,谈到钓鱼,不管是竞技比赛、休闲野钓、钓鱼理念,他都能给予别人很大的受益。  相似文献   

10.
戏说大赵     
蔡孝良 《钓鱼》2006,(8):40-41
初识大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胶州湾同州一次钓鱼中,我俩成了钓友。那时我们都刚三十出头,身体结实,壮得像头豹子,当时他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钓鱼高手,我们志同道合兴趣相投,很快成了感情甚笃忘年之交的朋友。由于他淡水钓海钓都很在行,又爱交朋友,在周围的钓友中有很大的凝聚力,久而久之,自然地成了我们钓鱼圈里的“核心”人物,结伴外出钓鱼多半由他“指挥”。大赵钓鱼趣闻轶事很多,归纳起来是四个字:疯、钻、煽、热。一、“疯”大赵钓鱼非常投入,有时候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说他“疯”最有名的例子是“挑灯夜战云头崮”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莺飞草长,百花争艳的4月初,我受《中国钓鱼》编辑部委托,如约来到原中国排协副主席、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有关钓鱼活动方面的专访。邓若曾钓鱼的历史很长了。小时候他住在长江边,老家在四川,那里山青水秀,河流湖地很多。稍大一些时就开始和父亲一起钓鱼,父亲是个钓鱼好手。他那时候也钓,也用手抓鱼。50年代参加工作后,虽然从事排球运动,训练比赛很紧张也很累,钓鱼时间少了,但始终没间断过。“文革”期间,国家队的训练比赛都停了,没有什么事做,他又有了钓鱼的时间,兴趣也就格外地浓了。邓若曾参加钓鱼…  相似文献   

12.
钓友马师傅已退休多年,为人随和,爱聊天,快人快语,人缘特好,在密云石塘路附近钓鱼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就连十里八村的农民都跟他熟悉。他多年的钓鱼经验和对钓鱼的独特见解让我长了不少知识,也增添了许多钓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张仲斌 《钓鱼》2006,(3):27-28
选择快乐就是选择钓鱼,快乐地过一生,这才不枉做人。上海植物园的河边,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全神贯注的钓鱼背影,他就是患了4年“鼻咽癌”仍然在钓鱼的钓鱼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的钓手——吕伟明先生。他把钓鱼视作为人生“终身的追求”!4年前,吕伟明因为咽喉炎去医院就诊,不料医生却通知他:患了“鼻咽癌”!面对这突然的打击,这位自幼就跟着他父亲一起钓鱼的汉子,当时心里确实有点害怕。为了消除心理上的阴影,他每天坚持去钓鱼,利用钓鱼的快乐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随着岁月的流逝,恐惧渐渐地被消蚀了。他已经不把自己当着病人。因为他已不畏…  相似文献   

14.
郁文生 《钓鱼》2005,(17):41-41
何师傅的实名叫何志强,是一名技工,更是一名好钓手,师傅是人们对他尊称,他中上等身材,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年方40的他略显得有些苍老,但身体很结实。他十多岁就随父学钓鱼,脑瓜特机灵,做事特别专心。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比较注重钓鱼理论学习,常来我处借钓鱼报刊阅读,将所学知识全部应用于实际中。由于有了钓鱼理论的指导,此后钓技逐年见长。他每次出钓都能有不错的收获,现在是我们洪泽农场小有“名气“的钓鱼高手。他认为钓鱼主要在看、选、配、饵、逗、遛六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夫爱钓鱼,在钓鱼的季节里,每逢假日必去垂钓,每次垂钓归来就兴致勃勃地谈论他的钓鱼经过。他的那股高兴劲儿,渐渐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些心动,真想亲自去体验一番。 昨夜的一场雨使星期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夫说这是钓鱼的好天气,刚好下午我没什么事儿,便随他一起到汉河去钓鱼。  相似文献   

16.
李寒停 《钓鱼》2011,(24):6-7
李大毛对钓鱼十分执著,他的良好表现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场上,更加热衷于在自然水域的发挥。对于出门钓鱼看天选地、用竿配饵,他是样样在行。多年来参加全国各类钓赛,会天下高手,习不同流派,在技术上自成一家。谈到钓鱼,他是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7.
李震宇 《垂钓》2007,7(5):55-57
说起叶主席钓鱼,在我们厂里是有名气的,这倒不是说他钓得怎么好,而是他对钓鱼的痴迷和他研究钓鱼的旁门左道是谁也比不了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寒停 《钓鱼》2012,(19):16-17
凡是认识何海滨的人都知道,不谈钓鱼时,他的话不是很多:不钓鱼的时候,他似乎是个不爱动的人。要是让他和你说说钓鱼的那些事,他能说上个三天三夜,跟你没完没了。你要在钓场上看他那动作,流畅地让你眼花缭乱,那股杀气和霸气,与平时是截然不同。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做人要和气,钓鱼要霸气。”  相似文献   

19.
日本钓鱼人     
张莉 《钓鱼》2003,(23)
应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世界著名的钓鱼人小西和人先生的邀请,记者于金秋十月远渡重洋赴日采访,真切地感受了钓鱼王国日本浓浓的钓鱼氛围,“零距离”接触了——飞机上邂逅日本钓鱼迷10月14日,在上海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日本九州熊本市一株式会社社长松本先生和他的中文翻译沈先生。当松本先生得知我是《钓鱼》杂志的记者,此次赴日本是采访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赛时,同样是钓鱼迷的松本先生和我有了“共同语言”。松本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钓鱼,只是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钓鱼。不过每年度假,他都会带着家人去海边,让太太孩…  相似文献   

20.
木木 《垂钓》2013,(11):80-81
他敢打敢拼.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国钓鱼界响当当的渔具品牌“钓鱼王”;他特立独行,勇于创新,开辟了渔具经销的全新模式——中逵钓具连锁:他立在诚信。惜诺如金,所创的品牌信誉在行业内有口皆碑:他雄心万丈,志存高远,独家赞助斯洛伐克、比利时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为中国钓鱼人走向世界这一事业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