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隐含作者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不少的争议。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是否具有必要性,即到底存不存在隐含作者?隐含作者在文学批评中起什么作用?通过回顾、梳理这些争议,本文认为隐含作者在叙述交际中是的确存在的,不光如此,隐含作者概念在文学批评中除了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之外,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隐含作者”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叙述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支持与反对的两派一直相持不下。“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这两个概念难以互为涵盖或互为取代。在阐释作品的时候,他们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3.
“隐含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韦恩·布思于1961年在《小说修辞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叙事学概念。此概念自诞生以来在国际叙事研究领域被广泛运用,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隐含作者”来源于作者编码和读者解码的过程中,是作者构建与读者想象推导出的作者形象,它是一个与真实作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与真实作者之间呈现出相似性、互异性与对立性的对应关系。“隐含作者”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又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地阐释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用韦恩.C布思所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中"隐含作者"的叙述伦理进行剖析。笔者认为《爱弥儿》中"隐含作者"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爱弥儿的老师,即是作品中的"我",另一个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变换身份以及和社会环境互动来表达其内心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渴求,也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对封建旧制度的痛恨和希望迫切推翻其统治的愿望的叙述目的。  相似文献   

5.
隐含作者是作者在文本中所创造的隐含的替身 ,作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汇碰撞 ,与隐含读者的对话交流以及对现实人格的审美化理想化建构中完成其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6.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是小说叙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小说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小说译文应当实现目的语文本隐含译者和“源语文本隐含作者、隐含译文读者和源语文本隐含读者的等同,从而使译文与原文产生同样的叙事美学效果。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在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上的偏离。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叙事理论研究中,由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从小说叙事文本自身的内在构成和小说阅读活动两个角度可以发现,隐含作者具有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要挖掘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自然主义小说《新寒士街》背后的深层意图,可以从与自然主义方法具有契合点的修辞手法“隐含作者”入手.隐含作者的建构,隐含意义是关键.吉辛在《新寒士街》中通过对文学商品化背景下不同作家生存境遇以及文学价值的探讨,建构出隐含其中的文人知识分子形象,其意义最终指向人文精神的重建.《新寒士街》中隐含作者的建构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知识分子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银岛》和《退潮》分别是史蒂文森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两部作品中的隐含作者在宗教视角上既有关联,又有着微妙的差异.本文从救赎情节、典故寓意和信仰态度等方面解读两部作品的宗教细节设定,并结合史蒂文森创作历史语境阐释其不同时期作品中所表现的宗教书写异同.  相似文献   

10.
台湾林良的作品已伴随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并着意于在儿童心中留下"善"的种子。整体上看,林良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始终有着"隐含作者"的声音。这个"隐含作者"的声音时而出现在其作品的真实对话与想象对话中,时而由叙述视角的改变来展现,且在林良作品的不同文体之中有不同指向。借由对话、叙述和文体的变化来控制"隐含作者"的失声与发声,林良成功地将冷冰冰的教育以快乐、自然的形式传递到每个读者的心里。  相似文献   

11.
在巴金不同时期的家庭题材小说中,隐指作者的人格特征出现了明显转变。《激流三部曲》中的隐指作者主要还是一个启蒙主义者,他的核心观念是青年人要获得自由、幸福,就要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接受新思想、新思潮的洗礼。可是这种观念被此后同类题材的小说逐步颠覆了,其所呈现的隐指作者也逐渐转变为感伤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演讲稿的写作过程及成稿文本研究和分析表明,学生演讲中存在清晰的隐含作者。由于演讲是一种公共传播行为,学生演讲中的隐含作者与媒体叙事中的隐含作者较为相似,表现为更优秀、更强大的“第二自我”和文本所体现的、同时也是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两个层次。真实作者(学生)与隐含作者的互动、互融过程,就是学生进步、提高的过程。在演讲教学中正确运用隐含作者的作用,将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叙述中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事技巧,"双重"叙事者亨伯特以自我辩解的语言在读者中制造同情,导致了道德判断上的含混;纳博科夫同时运用隐含作者的声音制造出反讽的叙事效果,表明《洛丽塔》并不是一部主动放弃道德判断的作品,而是有着多重叙事效果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世纪中叶的作者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创作观念和思潮,影响了世界几代电影创作者。然而在当下大众文化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作者电影处境尴尬,逐渐呈现出式微之像。中国第六代导演路学长的创作历程——他对于作者电影的追求以及始终难以企及的距离,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横剖面。然而即便如此,作者电影仍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自出版50多年来,《洛丽塔》就像万花筒一样,不同时代的读者都从这里看到不同的图景:对《洛丽塔》叙述主体分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揭开小说隐指作者建构的秘密。形式分析也许会帮助我们照亮《洛丽塔》接受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罅隙。  相似文献   

16.
叙述、隐含作和接受,共同生成了小说本的声音效果。其中,叙述站在一个“美”的角度,用审美的语气奠定了全的艺术基凋;隐含作作为一种隐蔽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倾向,与叙述重合或对立,决定接受在本语音中的不同参与方式。小说作品在三不同的设置方式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