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诗经》三首》集中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从一本诗集里同时选取三首作品来学习,在教科书的编排中是极少见的,如果都采用同一教学模式,学生既不能充分感受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艺术魅力,也不能很好掌握这三首诗不同的思想内容.因此,宜分别采用下述三种不同的课型.  相似文献   

2.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三位诗人生活的年代不同,所咏之物不同,但三首咏物言志诗都有着同样的灵魂——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相似文献   

3.
第七册第29课三首古诗,前两首是五言绝句,后一首是七言绝句。各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诗是作者柳宗元被贬在柳州时  相似文献   

4.
省编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三课集《咏柳》《游园不值》和《春日》三首颂春诗于一篇,这样的辑合,有利于启发学生去学习、鉴赏。把三首诗作一比较,便可发现,诗的内容,虽然都是描写和赞美万紫千红的春天,但由于选取材料不同,写作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竟能表现出那千姿百态的春色。  相似文献   

5.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三位诗人生活的年代不同,所咏之物不同,但三首咏物言志诗都有着同样的灵魂——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习,为学生体验古诗情感和领悟古诗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把握诗意,想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之第十二首当分为两首历史上早有议论,但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无论从不同文献的反映还是从诗本身观察,这首诗都应该分为两首,而第五首与这首诗下半部分的特殊关联更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王娟 《儿童音乐》2016,(4):78-81
[教材内容]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游子吟》 [课 型]综合型歌唱课 [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新编苏少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而创作的,是谷建芬为孩子们创作的20首古诗歌曲中的一首.歌曲2/4拍,慢速,共有四个乐句,节奏较为规整,旋律优美舒缓,第三、四乐句通过不同的旋律重复演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歌曲情绪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游子和慈母间深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5课《古诗四首》,第一首是唐诗,其余三首都是宋诗。为什么把这四首七言绝句编选为一组呢?揣度编者的意图,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组古诗,从不同的时节和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光,表达了珍惜春光、赞美春天的喜悦心情。第一首描写翠绿玲珑的柳树,它是早春景色;第二首描写鲜红浓艳的杏花,它是仲春景色;第三、四首都是描绘暮春风光:前首写的是菜花黄、蝴蝶飞的江南农村小景,后首写的是泗水边沿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艳丽春色。这四首七绝的共同主题,就是描绘绮丽的春色,歌唱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1772年,19岁的莫扎特仅用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他人生仅有的五首小提琴音乐作品,其中《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稍显稚嫩,到后面三首小提琴作品的音乐逐渐走向成熟,莫扎特也在不断创作中体现出他小提琴创作的基调与特点.本文将以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主体,并对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1.
《杕杜》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唐风.杕杜》、《小雅.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孔子诗论》第十八简、第二十简所论之《杕杜》应是总括这三首《杕杜》,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  相似文献   

14.
王建平 《阅读与鉴赏》2009,(5):28-28,27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多数体现在形容词的使用上。高中语文第三册节选了几首近体诗,其中几首诗很讲究炼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字——“空”,但境界各异,感情不同。  相似文献   

15.
梁衡 《科技文萃》2005,(8):178-181
泸定县,因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而名扬天下,在县城边为纪念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建一纪念公园,园内有一"四歌亭".亭内立一四面体石碑,碑的三面各刻有一首歌,连词带谱.这三首歌说出来都是赫赫有名.第一首是<歌唱二郎山>,第二首是<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第三首是<康定情歌>.  相似文献   

16.
《三首浪漫曲》是舒曼在1849年为管弦乐所作的著名曲目之一,它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演奏舒曼《三首浪漫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三首曲子的不同,本文通过介绍《三首浪漫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及对演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分析,探讨演奏者在该曲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解决的多种技巧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熊菲 《教育艺术》2007,(2):72-74
[教材赏析] 《出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二十一课《古诗三首》,选编的是三首唐诗。这几首诗的内容都是写边境上的战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体裁都是五言古体诗。它们都具有形象鲜明,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感染力的艺术特色,是我国唐诗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14课《古诗三首》,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编者把这三首七言绝句编为一组,列为讲读课文,揣度其意图,是教育学生: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特征。第一首写出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第二首描绘深秋山村的特色,“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三首展现了一幅夜泊枫桥的幽静孤寂的画面。这三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编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可谓是别具匠心,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们可以从这三首诗歌中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概况,了解他伟大而又悲情的一生,欣赏杜甫诗写实手法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感受杜甫诗歌满腔爱国主义之情.这相当于一个杜甫专题学习,学生们可以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杜甫.我认为"忧国爱民,沉郁顿挫"这八个字可以全面概括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现结合这三首诗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