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古汉语“声义”的研究,建立并逐步完善汉语的声义系统,同时通过声训联系一组或一批同源词,从而获得共同的概念,以便有助于古代汉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曾莉 《现代语文》2013,(4):127-130,2
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双宾语句比较,发现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都有表"给予""告示"和"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其中"服务"义双宾语句在古汉语中主要表"为动"服务义,在现代英语中主要表"制作"服务义;而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表"获取"义的双宾语句在现代英语中却基本没有。从动词的及物性强度、介词与动词的语义重复这些角度可以解释双宾语句在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里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古、今偏仪复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前提,主要从判认的依据、偏指义、词序等方面,对古代汉语(文言)偏义复词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差异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指出古代汉语偏义复词还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词汇现象,只是一种临时性修辞现象,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以古代汉语以偏义复词为基础,已发展凝结成一种较为稳固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充分注重并运用好古今对照联系法、中外参照联系法、纵横贯通联系法等联系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古代汉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黄薇 《丹东师专学报》2011,(6):59-61,80
古代汉语是一种具有修辞性特征的民族语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汉字形、音、义的解析以及对语言结构规律的把握上,还应该紧密结合修辞进行古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本书专收录古代汉语中的描绘性词语,根据其声义相通的各种情况而加以遭释。作者认为,这类词语在古代汉语词类中自成一类,并定名为貌词。请参阅附录一:《论古代汉语词类中应立貌词“类》一文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词汇知识的欠缺是文言文学习的制约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古代汉语以单音节单纯词为主以及汉字字符的表意性特点,通过古文字形体的分析,探索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即传统训诂学中的形训方法。实践证明,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词义的把握,加深相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提高古代汉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和方言学联系起来、实施导师制、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推动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词义之间的认识“联系”,而不是派生、转化等等,两个词义在认知范畴和格式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理据认识,形成引申根据,然后两个认识结合成理据认识对,形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的沟通联系实现能引词义向所引词义的引申。在这种理论模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古代汉语单音名词“事物”义之间的互补认知格式的引申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1.
学习古代汉语,除语法外,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使绝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古今词义的差别,而我们熟悉的是现代义,对古代义陌生,如果在阅读古文中不注意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用现代义去附会古代义,以古释今,就会产生误解,因此,学习古代汉语突破词汇关是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3.
刘晓欣 《文教资料》2013,(32):141-142
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之间有同义、相对、相关等关系,同时从名与字的关系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4.
努力改变电大《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被动局面,着重从学生自身古代汉语基础、对古代汉语的印象、对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内容、课时安排的意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阅读先行、联系古今、利用多媒体手段、文选通论相为表里、合理设置课程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5.
温美姬 《现代语文》2015,(1):115-116,2
讲授古代汉语,要注意讲授的对象是当今的学生,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环境。从与今天现代汉语有联系的角度来讲授古代汉语,能使学生感觉古代汉语并不遥远和古老,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的声母系统不同于古代汉语,但其间有一定联系。古代汉语的声母曾经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汇和汉字形声字。考察其间的联系,可以开拓汉语教学的空间,使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和中古语音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7.
词义和字义     
对词义和字义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词义和字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对它们的区别给予充分论证,认为:词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而字除了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可能有假借义和通假义。对教材中的个别论点进行质疑,给出看法。对教材提出修订意见,对古代汉语字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释“极”     
“极”在古代汉语里有“疲惫”和“穷困”义,人们多不知道,往往误用今义“极点”、“极限”、“极尽”去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使用《古代汉语》教材过程中,发现课本对"旋"、"以"等词的"旋"有"改变"义."以"通"有",也有"使"义.  相似文献   

20.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