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古代私学与家训的发展对《颜氏家训》影响很大,《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私学和家训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与私学和家训的发展密不可分。《颜氏家训》是此前私学教育和家训集大成的标志,从《颜氏家训》之中,可以看出我国私学和家训教育发展的大致特征。同时,从私学的发展特征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读过很多励志书,最喜欢的要数《哈佛家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令我折服;一次次富有哲理的透彻分析,令我重燃斗志;一句甸温暖友善的话语,使我纠结的内心归于平静……《哈佛家训》像老师,给我谆谆教导,《哈佛家训》像朋友,和我倾心交谈;《哈佛家训》是甘泉,滋润心扉,《哈佛家训》是良药,苦口婆心。它重新燃起了我对幸福、对人生、对事业的更多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家训类著作源远流长。南宋刘清之博采经史群籍,编纂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家训总集──《戒子通录》。本文简要论述了家训著作发展的三个阶段,在考证了刘清之的生平事迹、《戒子通录》一书的版本源流基础上,指出了该书在我国家训文献的校勘、辑佚以及家训思想发展变化的研究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颜氏家训》被公认为是古今家训之祖,是家训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作为一名传统士大夫,《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特别注重子孙后代的学习问题。他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对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研究家庭教育发展规律的宝贵资料,也是我们今天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借鉴。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记载古人家庭教育的情况、内容、原则和方法的专著很多。《家训》一类的著作,是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读本。据《中国丛书综录》一书中《家训》部分所列的书目,就达一百一十七种之多,有《家训》、《家诫》、《家范》、《家教》或《教家》、《训家》等名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家训诗文书法美育思想述论陈水根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清王朝的大臣,曾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政治上需要批判处很多。他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教子书》、《与弟书》集中反映了他的家训思想。在他的家训思想中,有很多关于诗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家训在家庭教育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规或家诫,是封建士大夫阶层教诲其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做官处世的教育读本”,家训的出现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东方朔的《诫子书》、刘邦的《手敕太子文》、郑玄的《戒子益恩书》、三国曹操的《诸儿令》、诸葛亮的《诫子书》及陶渊明的《与子俨比疏》。在家训中,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始祖。  相似文献   

8.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著有《中国家训史》等书。家风、家训、家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看待过去的家训、怎样创建未来的家训是我们面对的课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国重视家教、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本文从《诫子书》的人文教育思想和自我教育思想着手探究,对《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方面的观点进行提炼、归纳、分类和整理,解析人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涵、意义和方法,使这些教育思想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使这些教育思想更好服务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建设,为当今教育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阅曾国藩家书及日记,有感于其家训思想是可育人,特取其精华,以飨各位。本文从持家、治学、修身三方面论述其家训思想,并将曾氏家训与《觑氏家训》作比较。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三国时期的子书《诸葛子》,至迟于宋初亡佚。该书的作者当为东昊诸葛恪,而非诸葛亮。清人周广业、严可均、马国翰、王仁俊四家辑有《诸葛子》,文本各不相同。该书撰人或阙名,或题诸葛恪,王仁俊辑受目录《诸葛武侯集解》的影响而径题“汉诸葛亮撰”,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方法,对佚文进行整理和解读对推进三国诸葛家族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震与朱熹同出于徽州,又各领时代风骚。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和理学家的大力提倡,却遭到戴震的猛烈攻击。有人认为,戴震早期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晚年转而攻击理学,是忘本。我们在考察戴震评价朱熹的大量具体材料后认为,学界对戴震与朱熹理欲观的对立方面注意太多,未能看透戴震对朱熹的态度是真正地“批判与继承”,所以造成了学术理解上的视差和误读。戴震对朱熹的态度看似很矛盾,但只要抓住戴震治学“实事求是”、空所依傍的特点,就能理解其中原由。朱子对戴氏有深刻影响,戴震对朱熹有公允评价,并且态度始终如一。本文力求公正地看待其间的传承关系,从而纠正那些认为戴震思想有前后期的不同以及晚年竭力诋毁朱熹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朱有燉系明初杂剧大家,曹雪芹以《红楼梦》名世。二者相去甚远,似乎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朱有燉杂剧在清代宫廷有着广泛影响力,曹氏家族与宫廷关系密切,故曹雪芹对朱有燉杂剧当不陌生;朱有燉贵为王侯,周藩系中原名藩,及至清代则风光不再,曹雪芹由朱有燉及周藩遭遇引发身世之痛,曹雪芹对朱有燉的接受存在事实依据;朱有燉喜好、对女性态度与曹雪芹很近,《红楼梦》中有所体现;朱有燉度脱剧封闭式的结构与《红楼梦》以神话开篇又以神话终结也颇为一致,种种迹象表明,二者之巧合看似偶然实有必然,虽无铁证,但合乎常理,与那些按图索驹式的考证、索引相比,更接近事实。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与宋濂名份上虽为君臣,学识上却实为师徒,宋濂传授的儒学思想和文章之道对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和文学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辅佐之下,朱元璋得以凭借帝王之尊引领元末明初文风的嬗变。事实上,朱元璋欣赏的是宋濂的儒家学识,并不看中他的文学才华,但在长期的君臣文学交往中,又深受宋濂文学思想和文法的影响。基于儒家文学观念的共识,朱元璋一再提升、褒奖宋濂,从而奠定他"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坛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可看到"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该文以此为视角来探讨、研究朱光潜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在功过考     
朱在卖了朱熹领头所创武夷精舍(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书院),颓其家声。朱在知平江府(今苏州)其官风亦有惭其父。然朱在新修白鹿洞书院,其功不可湮没。  相似文献   

17.
在《诗经》阐释史上,对毛诗序传进行系统全面清理与批驳的,首倡者郑樵,响应者朱熹;弃《序》说《诗》,以己意为之序,在解《诗》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消除毛诗序传的影响的首推郑樵,继以朱熹;对《诗经》作声歌还原说解和将郑卫之诗多视为男女淫诗的同样是郑樵前呼,朱熹后应;郑樵作《诗传》《诗辨妄》,朱熹作《诗集传》《诗序辨说》。郑樵《诗》学的创新观点经朱子发扬光大,开拓了《诗经》宋学的崭新疆域。  相似文献   

18.
刘备"三顾茅庐"实有其事,《魏略》及《袁子》所载诸葛亮择主的异闻并非信史。刘备、诸葛亮的相互选择各有原因:与荆州士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支持刘备;客居荆州的刘备通过诸葛亮与荆州士族结盟,因为诸葛亮既能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同时,客居者的身份又不至于危及自己的根本。双方利益的诉求决定了"三顾茅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朱瑞是我军著名的炮兵专家,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被任命为延安炮校代理校长,为人民军队培养了一批炮兵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朱瑞总结出一系列适合我军作战的战术原则。这些战术原则,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人民炮兵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对于其外祖父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张之洞的,有说是张之洞哥哥的,而朱湘本人在诗文中也并未提及。从朱湘母亲的生父入手,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与考辨,可以认定朱湘的外祖父是张之洞二哥张文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