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七百多个,曹雪芹为他们拟定姓名可谓独具匠心。仔细揣摩就会觉得趣味无穷。首先,《红楼梦》的取姓涵义具有多义性。以“贾”为例,其谐音为“假”,意在说明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道:“贾不假”,并谓系“俗谚口碑”.既如此说,贾家应是有来历的.七十年前,胡适先生考证道:“书中的贾府和甄府都只是曹雪芹家的影子”,“贾宝玉即是曹雪芹”“贾政即是曹(兆页)”,“贾母就是曹母”,这些论断,为搞清贾家的来历作出了贡献.奈其不知曹雪芹是“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在愚公之谷的葫芦庙“试遣愚衷”(引文着重号为引者加.后同)及巧借佛家三谛“从空入假观”,为己之笔法,即从空入贾:“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故抓住的事实极其有限,说服力亦不够大.以后六十年,虽然不断有新材料发现,但“贾不假”的研究却无重大进展.俞平伯先生把《红楼梦》比作“梦魔”,说是“越研究便越觉胡涂”,临终时竟遗言:“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致使许多人对《石》评(“统以脂批称之”是错误的)产生怀疑,则认程甲本为《红楼梦》真本.悲哉!红学.“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看来竟成真理了.老实说,吾并不赞成“自叙传”说.但搞清“贾不假”这个“俗谚口碑”的虚实,却很有必要:这与迷信“自叙传”说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为此,下面将着重对贾家三代主要人物进行一些历史的(原型)探索,以  相似文献   

3.
贾母称荣国公为“他爷爷”,标志着贾母为荣国公遗孀。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在贾家家谱四代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代”字辈,将贾母由荣国公遗孀改为贾代善遗孀。从而为贾家家谱设计出五代方案。贾母成为贾代善遗孀,这是《红楼梦》贾家家谱五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由此可见,贾母名分的演变过程,乃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第四回中,“葫芦僧”给贾雨村一张“护官符”,介绍了金陵地区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相似文献   

5.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里描述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显赫之势的“护官符”可谓在众多红楼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我们已不陌生,而主宰保险行业的“四大专业家族”大家又知晓几个呢?  相似文献   

6.
翻开周人的诗歌总集《诗经》 ,“君子”一词频频出现 ,尤其在《风》、《雅》中出现较多 ,而《雅》中又以《小雅》为盛。粗略统计 ,《风》中有 2 0余篇 ,《小雅》中有 30余篇 ,《大雅》有近 10篇提到“君子”一词。对“君子”具体含义进行归纳 ,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 )对天子的尊称。如“假乐君子 ,显显令德”(《大雅·假乐》)、“君子万年 ,保其家庭”(《小雅·瞻彼洛矣》)、“既见君子 ,孔燕岂弟”(《小雅·蓼萧》)等。《假乐》为周宣王行冠礼的冠词 ,《瞻彼洛矣》、《蓼萧》均为诸侯朝会天子的祝颂诗。所以 ,诗中“君子”当为对天子的尊称…  相似文献   

7.
邢夫人原是贾敬夫人,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石头记》将她改为贾赦夫人。这是《石头记》贾家家谱四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传奇》恢复《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敬夫人。《红楼梦》否定《红楼梦传奇》的《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由此可见,邢夫人由贾敬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的反复过程,就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红楼梦》中“家的”“三曹对案”“通书”的含义,并由此对《红楼梦》的作用、源流及其艺术创造作了阐说。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4,(9)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该书通过对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从盛到衰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程伟元和高鹗改《石头记》为《红楼梦》。“红楼”即“朱门”,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这样给书命名,不仅体现出原书的内容,而且更能揭示朱门贵族的显赫最终无非是一场春梦。《红楼梦》名称由来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政治历史小说”一词风靡一时。如“《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李希凡:1974年重印的《红楼梦》一书序言);“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来分析,《红楼梦》所表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主题,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孙文光:《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原载《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陈熙中、故经之、侯忠义:《〈红楼梦〉——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原载1973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等等,不胜枚举。最近,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第十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小说.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过程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耻、必然败亡的命运.就其概括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我们可以把《红楼梦》看作是封建社会的一部形象的历史.但是,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一直为地主资产阶级的“红学”家们所践踏.他们从人性论出发,避而不谈《红楼梦》中揭示出来的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总是把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孤立起来,抽去它具体的阶级内容,并把它夸大为全书的主题,称《红楼梦》是什么“忏悔情场”之作,是“爱情的青春的颂歌”.把《红楼梦》看成是谈情说爱的小说,还是看成是反映阶级斗争的形象的历史,这是长期以来《红楼梦》  相似文献   

12.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赏兴儿运用俗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六十五回),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凤姐的性格特征,但却不一定注意到贾母随口说出的一句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对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甚至主题思想的揭示所起的作用。可是《红楼梦》的男女主人公贾  相似文献   

13.
一、“真事隐去”和“假语村言”——《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第一回中题作“缘起”的一首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了这部伟大作品,在开头特地写下这首诗,寓意是十分深长的。在清王朝严酷的政治压迫和思想统治的那个年代里,曹雪芹由于环境所迫,不能够直接表白自己的心迹,但又深恐别人不能理解他这“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的深意,只好  相似文献   

14.
凌尔 《华章》2011,(2):53-53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中总共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人称《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解读这些人名的含义,对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中总共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人称《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解读这些人名的含义,对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作者最憎恶的是哪些?憎恶他们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看法和我们今天的看法有哪些差距?说明了什么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曹雪芹的生活态度和美学思想.一般地说,他对那些“皮肤滥淫之蠢物” 的“须眉浊物”——如赦、珍、蓉、琏乃至贾环之流——及“嫁了男人,比男人更可杀” 的女人——如邢夫人、王善保家的、赵姨娘之流——都是憎恶或没有好感的.我们说,《红楼梦》里的人物,好人为必全好、坏人未必全坏,是指其中最主要人物尤其是“好人”方面而言,它有着相对的性质.具体到某些“坏人”身上则并不完全适合.例如贾赦、“邢夫人及赵姨娘、贾环这样人物,就找不出“好”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17.
冯守卫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2):69-72,90
对《红楼梦》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十六字的含义,及其与《红楼梦》主题的联系,提出了商榷看法。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小说全面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以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该书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并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和国界,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王国维说,《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张放先生的曹雪芹“不大可能写出《红楼梦》来”、墨香“假曹雪芹之名”作《红楼梦》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评,认为这种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旧红学”的“抉微”和“索隐”《红楼梦》经程伟元和高鹗订补刊行之后,象插上了翅膀一样,很快“遍于海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研究《红楼梦》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从《红楼梦》问世到“五四”运动这一个半世纪中,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对《红楼梦》从不同角度作出种种评论。人们把“五四”前的这一个半世纪中的《红楼梦》研究统称为“旧红学”。旧红学家,有案可稽者不下二百。他们或谓《红楼梦》为“经书”、“情书”,或谓《红楼梦》是“传己”、“传人”,各执一词,聚讼纷纭,从而形成种种派别。先是评点派苦心孤诣,要抉剔出作品的“微言大义”和“千里伏线”;而后,索隐派广征博引,想从作品中求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