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课程标准》指山:“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山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而。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不仅是学生步人科学殿堂的“敲门砖”,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铺路石”,它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玉明 《科学课》2009,(10):57-59
提出问题不仅是学生步人科学殿堂的“敲门砖”,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铺路石”,它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动力、起点,科学探究活动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面实施科学新课程的今天,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知识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初中《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认识和解决自然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与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教育部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新课程的改革中。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也应顺应新课程的改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李凤娟 《新疆教育》2012,(21):85-85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审视传统的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大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正像李正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予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中学生物教学应当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此谈谈本人的点滴尝试。  相似文献   

9.
周小凤 《广西教育》2007,(6B):21-21
在现行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非常弱,没有问题意识,不知如何提,或者是不敢提、不想提,科学探究的问题大多是由老师提出,学生再进行猜想和探究。学生是光“究”不“探”,学习模式是被动的、接受性的。这样的教学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人参加了多年的课改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思考并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物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明确指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据笔者了解。目前的探究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能力已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